黄河镇,隶属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位于东丰县中北部,介于东经125°65'—125°71',北纬42°89'—42°83'之间,东南与梅河口市和东丰县城相邻,西与辽源市接壤,北邻朝阳山镇,全镇总面积204.77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太和区。
1956年,设黄泥河小乡。
1958年,设红星公社。
1961年,更名黄泥河公社。
1983年改黄泥河乡、中育乡。
1992年,撤销黄泥河乡,设立黄河镇。
2003年,撤销中育乡,并入黄河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黄河镇辖黄泥河村、东山村、洪岗村、丰源村、红星村、一心村、福山村、文福村、新丰村、涌泉村、福泉村、均乐村、中育村、中胜村、新荣村、新合村、双阳村、凤阳村、凉水村、二道村、鲜农村共21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黄河镇辖2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黄泥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河镇位于东丰县中北部,介于东经125°65'—125°71',北纬42°89'—42°83'之间,东南与梅河口市和东丰县城相邻,西与辽源市接壤,北邻朝阳山镇。镇人民政府驻黄泥河村,距东丰县城28公里。全镇总面积204.7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87.4平方千米;水域1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河镇地处吉林哈达岭低山丘陵与辉发河宽谷区,辽源丘陵区与海(龙)辉(南)柳(河)丘陵台地宽谷区的交错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320~551米,平均海拔374米。境内最高点奔露头山位于黄河镇与沙河镇交界处,海拔551米;最低点大沙河出境口位于洪岗村。
气候
黄河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燥,夏季多雨湿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少雪严寒。冬、夏季稍长,春、秋季稍短。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适宜作物生长。
水文
黄河镇境内属松花江流域辉发河水系。全镇共有35条河流,市级河流2条,县级河流2条,村级河流31条,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塘坝7座,总控制面积340公顷,蓄水量530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黄泥河,长23千米,流域面积157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217立方米 /秒,主要支流有半截河等。
自然灾害
黄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旱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7年5月中旬至7月末,连续68天未降雨,农作物受灾面积6500公顷,占全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9.6%。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7月16日至8月21日,连续降雨,其中特大暴雨5次,降水量达910毫米。
自然资源
黄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石灰石、泥炭、花岗岩、白粘土等。
人口
2011年末,黄河镇辖区总人口251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00人。另有流动人口910人。总人口中,男性12691人,占50.5%;女性12439人,占49.5%;14岁以下2910人,占11.6%;15至64随20426人,占81.3%;65岁以上1794人。占7.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190人,占96.3%;有朝鲜、满、蒙古3个少数民族,共940人,占3.7%。2011年,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1.7‰。
2018年,黄河镇户籍人口2385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黄河镇财政总收入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万元,比上年增长36%。从各主要税种看 ,完成营业税67万元,增值税224万元,企业所得税18万元,个人所得税1.56万元,分别上涨16.5%、18.2%、14.3%、10.6%人均财政收入124元,比上年增长28%。
农业
黄河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家禽为主。耕地面积91920亩,林地面积8868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8亿万元,比上年增长45.6%,实现农业增加值8120万元。
2011年,黄河镇生产粮食8.1万吨,其中水稻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西瓜、香瓜等。2011年,大豆产量2000吨;西瓜、香瓜种植面积500亩,产量2350吨。
2011年,黄河阵牛饲养头量8500头,年末存栏4100头;生猪饲养量5600头,年末存栏2400头;家禽饲养量88.5万羽。生产肉类246.1吨,畜牧业总产值8900万元。
2019年,黄河镇粮食总产达到10.7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达到8.3万吨;水稻产量达到2.2万吨;大豆产量达到50吨;杂粮和薯类产量1950吨。黄牛饲养量达10000万头,年交易量达1.3万头。生猪年出栏5000头;家禽年出栏59000只;羊出栏年300头;梅花鹿年出栏350只;肉产量1999.5吨;蛋产量544吨。
工业
2011年,黄河镇工业总产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
商业
2011年,黄河镇共有商业网点361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3亿元。
交通运输
黄河镇境内高速公路(营梅高速)长9.5千米;一级公路(东那公路)长13.5千米;二级公路(足一公路)长27千米。县乡(镇)级公路1条,总长5.2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黄河镇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31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9年,黄河镇拥有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大院21处,实现了一村一图书室,全镇配备文化指导员21个。
教育事业
2011年,黄河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56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15所,在校生1288人,专任教师1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21人,专任教师8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9年,黄河镇共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47人,教师19人,小学2所,在校学生740人,教职工133人,初中2座,在校学生533人,教职工75人。
医疗卫生
2011年,黄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2个,村卫生所21个;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注册护士15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800人次。
2019年,黄河镇有卫生院2所,职工75人,开放床位60张。
社会保障
2011年,黄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9户,人数346人,支出95.5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230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90人次,支出28万元,比上年增长2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93人次,支出98.5万元,比上年增长31%;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0人次,支出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06户,人数1839人,支出354.4万元,比上年增长26%。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100人,紧急转移安置18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0万元,比上年增长32%。社会福利费329万元,比上年增长28%。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133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62人。
2019年,黄河镇21个村村民19836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贫困人口1398人(城市低保89人,农村低保789人,五保175人,建档立卡257人,优抚83人,孤儿5人)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基础设施
2011年,黄河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度125千米,投递点48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9万件,征订报纸0.51万份、期刊0.23万份,业务收入201万元。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65门,固定电话用户426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61.7%;移动电话用户2.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250户,比上年增加121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60万元。
2011年,镇区拥有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2台,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2.5千米。综合电压合格率92%,供电可考虑93%。
2011年,镇区热水供热管道总长度0.8千米,供热面积1.2万平方米,供热用户568户,供热普及率41%。
2011年,镇区公共绿地0.51公顷,绿化覆盖率8%。
历史文化
黄河镇民间唢呐艺术源远流长,据镇志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海成人黄文喜在黄泥河办“胜泰”鼓乐班,传到现在,仍有少数艺人从事唢呐艺术,用于为秧歌伴吹,婚礼、生日庆典和丧事。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