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城
潮剧大小生奠基人之一
黄清城(1929年—),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人。自幼随父从艺,16岁进潮剧老玉梨香班主演小生,得名艺人林如烈先生传教。饰演过《扫窗会》的高文举、《孟姜女》的万杞良等。戏路较广,除主演文武小生外,还常饰演旦角,深受观众的喜爱。
人物经历
黄清城(1929—),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名潮剧小生,潮剧教育专家。男,潮剧生角。自幼随父从艺(纸影),潮阳关埠人。童年随其父亲演纸影戏,唱演小生行当。14岁开始舞台生活(业余剧团),演小生。16岁进潮剧老玉梨香班主演小生,得名艺人林如烈先生传教。1999年退休。
在家乡做过纸影,学会唱曲、打鼓,还会用三支筷抽纸影,也在乡里参加过“竹囊戏”(即现在的业余剧团)。1943年潮汕闹饥荒,霍乱流行,又逢日本鬼子来犯,民不聊生,萌发加入戏班的念头,就这样当了童伶。
饰演过《扫窗会》的高文举、《孟姜女》的万杞良、《反朝歌》的黄飞虎、《孟丽君》的皇帝、《铜网阵》的白玉堂、《红鬃烈马》的苏龙等。与潮剧名丑陈大白同台演过林如烈编写的《洞庭湖》,在剧中扮一歌女,其出色的表演,深受观众的喜爱,被誉为唱做惧佳、文武兼能的演员。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受旧潮剧童伶制的限制,曾改演老生,主演过《王和买父》的八贤王、《反朝歌》的苏护、《刘明珠》的春兰,由于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出色的表演技巧,所饰演人物性格鲜明,同样受到观众的赞赏。建国后废除童伶制,再度主演小生,坚持以演技为先,以艺取胜,赢得观众的欢迎,为潮剧改革作出贡献。
1943年因家庭困难进入正式剧团做小生,签订4年多合约。解放后合约到期,国家宣布废除童龄小生。
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曾随团二次晋京、三次出国访问演出,主演《槐荫别》的董永、《芦林会》的姜诗、《陈三五娘》的陈三等角色,均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好评,《陈三五娘》一剧还摄制成潮剧艺术影片。
1973年汕头戏校复办,调到学校当教师,担任唱念教学和排戏课。教学内容一律以“样板戏”为教材,传统的东西还难以沾边,后来恢复古装戏,才担任了古装剧目的排练教学。
1990年退休。
1991-1999年,应学校的邀请,返聘继续任教到1999年,70岁才正式退下来。
2003年广东潮剧院举行“中青年演员继承传统艺术”的活动,黄清城与老同事吴丽君一起把《槐荫别》传授给青年演员王美芳林燕云陈立君高树洪
艺术评价
文武兼备,唱做俱佳,音域比较宽,适应性强,嗓音华丽,行腔委婉,表演细腻,戏路宽广,形象外秀内慧,温文质朴。
认为改革要保留传统,去掉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在潮剧改革过程中,潮剧工作者不仅需要有一种胆魄还需要有一种豁达的胸怀,能容得下观众的各种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在潮剧“改制、改人、改戏”的大潮中,敢于顶住来自观众习惯势力的指责,亲自登台,以自己的唱腔艺术和表演艺术征服观众,改变了观众的观念,成功地把潮剧小生原来同童伶扮演改由成年男人扮演,是潮剧“大小生”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品
潮剧电影《荔镜记》的陈三,潮剧《芦林会》的姜诗、《槐荫别》的董永、《江姐》的甫志高等。
参考资料
黄清城.潮剧大观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4:3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