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痣薮鹛
画眉科薮鹛属鸟类
黄痣薮鹛(学名:Liocichla steerii)因胸羽呈黄色而得名,仅分布于台湾境内,是中国鸟类特有种。由于主要栖息活动于树林底层,经常飞抵林缘山坡地的番薯园活动觅食,因而它们又被生动地称为“番薯鸟”(番薯即地瓜或白薯,在台湾被称为番薯)。
形态特征
雌雄鸟同色。额黄黑杂纹,头顶至後颈石板灰色。各羽羽轴灰色。过眼线黑色;眼前下方有橙黄色斑。背、颈侧、肩榄黄色,腰石板灰色。覆羽榄黄色;初级飞羽外缘榄黄色,内瓣黑色;次级飞羽外侧榄黄色,先端黑色,末端白色;三级飞羽赤褐色;尾羽中央1对榄黄色,其它尾羽外侧黑色,内侧榄黄色,末端白色,其内为黑色。腮、喉、前颈石板灰色,胸、腹榄黄色,脇石板灰色。尾下覆羽鲜黄色,羽轴黑色。喙、跗蹠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8~34克,♀27~38克;嘴峰♂12.5~14.5毫米,♀12.4~14.5毫米;翼长♂73~78毫米,♀72~77毫米;尾长♂83~92毫米,♀77~85毫米;跗蹠♂29~32.5毫米,♀29~31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黄痣薮鹛栖息于海拔1200~2600米处的阔叶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常在灌丛下层活动,或在藤蔓上跳跃,亦常见于森林旁、长着杂草的开阔地或杂草丛生的山沟中。
生存习性
该鸟性情稳重,不怕人,可容人近至咫尺。每日清晨曙光初露,它们便开始鸣叫。其活动地点常处于两种不同植被的交界带,停留的位置有85%是低于2米的中、下层植被或浓密的草丛中。因其常出现在草丛中,故而被称为“薮”鸟。傍晚到天黑前,它们便减少活动,寻找合适的栖所过夜。
黄痣薮鹛是杂食性鸟类,食物范围十分广泛,从植物果实、昆虫、其他无脊椎动物到人类丢失的各种食物残渣,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美餐。尤其是在冬季,由于自然界中的食物来源逐渐减少,游客丢弃的食物反而成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其取食行为因食物质地和大小的不同而异,一般直接取食质地较柔软的食物,如浆果、毛虫蛋糕;对于较大的食物,如蚯蚓,它们会借助树枝或枝条,先将其摔昏或摔死,再用爪踩住,然后从头部开始分块依次啄食,或将喙伸入昆虫体腔内将内脏拖出啄食;如果食物过大,它们会先将食物拖到隐秘处,再用爪按住,慢慢地撕裂吃掉;它们也在飞行时捕食飞虫。因食物范围很广,黄痣薮鹛对森林砍伐后的新环境也能适应。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台湾境内。
繁殖方式
黄痣薮鹛的繁殖期在3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5~6月为繁殖高峰期。繁殖初期通常都是成对活动;至3~5月,因配偶之一在孵卵,单只活动的情况较常见;雏鸟孵出后,可见亲鸟带领幼鸟一起活动。非繁殖期季节会聚集成大群,最多时可达二三十只,但配偶间的关系依然存在。在清晨或下午阵雨过后,一处处静水或小水洼地都是它们嬉戏洗澡的场所。它们一般先将身体沾湿、抖羽,然后张开羽毛梳理。理羽时用喙整理全身其他羽毛,整理头和颈部时则用脚,有时雌雄鸟也相互理羽,这一般发生在孵卵期巡视领域时的空当,或与邻鸟打斗之后。
黄痣薮鹛在打斗前常出现对峙行为,对峙的姿势是双翅朝下,身体向前倾,脖子向上伸,冠羽竖起,身体向前倾斜鞠躬,然后雌雄配偶轮流从彼此身上跃过,此时对方也做同样的动作,直到一方转过身来,或双方各自离去为止。真正打斗时,它们会用喙、翅和脚直接攻击对方。
由于游客多、干扰大,生活在旅游区内的黄痣薮鹛通常选择位置较高且非常隐蔽的地方筑巢,甚至有人在高达14米高的台湾杉枝条或12米高的竹子上发现过它们的巢。在台湾中部中高海拔地区,因游客少、干扰小,它们常筑巢于林道旁浓密的草丛中。
黄痣薮鹛的巢呈碗状,一般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的巢材较柔软细嫩,以禾本科植物的花穗柄最为常见;外层的巢材则比较粗糙,由竹叶、树皮、树叶、树根和草叶片等构成。巢高70~85毫米,外径120~150毫米,深40~55毫米,内径50~70毫米。每窝产2~3枚卵,呈淡绿色,缀以暗红色或褐色斑纹。卵平均大小为18.5×25.0毫米,重3.8克左右。
雌雄黄痣薮鹛共同承担筑巢、孵卵、育雏和清洁巢等的工作。在孵卵和育雏期间,夜间的工作由雌鸟单独承担,白天时雌雄鸟轮流替换。可见雌鸟在繁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动态
全球种群未量化,但被描述为常见物种(del Hoyoet al. 2007)。台湾的黄痣薮鹛估计有10,000~100,000繁殖对(Brazil 2009)。由于栖息地的持续破坏和碎片化,该鸟种群可能处于下降状态。
发现经过
1873年,美国学者史蒂瑞(Joseph Steere,1842-1940)博士在台湾历时半年的采集中首次发现了黄痣薮鹛,并将采得的一些标本交给当时已成为台湾鸟类学权威的英国人斯文豪(Robert Swinhoe)鉴定。斯文豪发现其中一只标本为新种,1877年将其发表在英国鸟类学杂志“Ibis”上,定名为Liocichla steerii,其种加词“steerii”就是为了纪念史蒂瑞对该种发现所做的贡献。
斯文豪在论文中记述道:“史蒂瑞近年在菲律宾所获得鸟类新发现(共53种鸟类新种)受到世人瞩目。他探访了福尔摩莎(即台湾),深入南部山区我所未至之处。在他给我检视的标本中有1只像Liothrix的鸟类,是我未曾见过的。我将标本示予推代尔爵士(Lord Tweeddale)(英国鸟类学家、收藏家)过目,他也不认得,但他认为这是福尔摩莎与喜马拉雅地区曾经紧密关联的另一证据。我将之命名为'Liocichla steerii'。”
可惜的是,史蒂瑞并未记载其发现的时间、地点和详细经过。根据史蒂瑞在台行程推测,日月潭、埔里、和社和大武山区等地都有可能是发现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6 14: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