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缨菊
菊科黄缨菊属植物
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是菊科黄缨菊属植物,多年生无茎草本。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北部与西部)、青海(青海湖周围、东部与南部)和甘肃(南部)。生于草甸、草原及干燥山坡,海拔2400-4000米。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
根粗壮,直径可达2.5厘米,棕褐色。茎基极短,粗厚,被纤维状撕裂的褐色的叶柄残鞘。
叶莲座状,坚硬,革质,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 宽5-8厘米,羽状深裂,叶柄长达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中脉在下面突起,粗厚;侧裂片8-11对或奇数,中部侧裂片半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侧脉及细脉及中脉在两面明显并在边缘及顶端伸延成长或短针刺,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与中部侧裂片同形,边缘及顶端具等针刺。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蛛丝状绒毛,叶柄上的绒毛稠密或变稀疏。
头状花序多数,达20个,密集成团球状,花序梗粗壮,长5-6厘米,有1-2个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的苞叶。总苞宽钟状,宽达6厘米。总苞片8-9层,最外层披针形,长2-2.5厘米,坚硬,革质,顶端渐尖成芒刺;中内层披针形或长披针形,坚硬,革质,长3-3.5厘米;最内层线形或宽线形,硬膜质。
全部苞片外面有微糙毛,最内层苞片糙毛较稠密。小花黄色,花冠长3.5厘米,檐部不明显,顶端5浅裂,裂片线形。瘦果偏斜倒长卵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压扁,有不明显的脉纹,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顶端果缘平展,边缘全缘。冠毛多层,淡黄色或棕黄色,等长,冠毛刚毛糙毛状,向顶端渐细,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
花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云南(西北部)、四川(北部与西部)、青海(青海湖周围、东部和南部)和甘肃(东南部)。
生于草甸、草原及干燥山坡,海拔2400-40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主要价值
【藏药】江才尔:种子和根用于催吐《青藏药鉴》。江采尔那保永哇:全草治不消化症,培根病,疮疖,痈疽《中国藏药》。
【蒙药】主治吐血,崩漏,食物中毒《蒙植药志》。绎策那保当美:根、全草、种子托引“培根”,止血,催吐,愈疮;根治“培根”病,水肿,疮疖痈肿;全草用于凉血,止血;种子用于催吐《藏本草》。
参考资料
黄缨菊.植物智.
黄缨菊 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中国植物物种信息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19: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