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创刊于1932年,创刊地在杭州,停刊于1937年8月11卷2期。杭州黄钟文学社编辑并发行。周刊,文学刊物。
人员编制
撰稿人有常惺、陈大慈、寒潮、刘延陵、白桦、李朴园等。
办刊宗旨
作品多为创作,也刊载有价值的译作,本刊以公开态度,共同研究的精神为宗旨。
刊登内容
《黄钟》是一份通过发表文学作品,来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刊物。该刊发表论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传记、剧本、小品、书报介绍及文学评论。
刊登内容多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文章。文中作者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激励全国民众来奋战,唤醒群众的民族精神。
刊登文章有李朴园《黄钟》、海波《留东日记的一页》、石尼尼《抗日残记》、忆初《民族主义的文艺方法论》、陈大慈《读书偶记》、刘延陵《九一八周年祭》、吴隼《值得歆羡的命运》、程一戎《黑暗中那一群》、白桦《远东的轮廓》等。《黄钟》报刊中刊登了很多对当时中国文坛的期盼——缺乏“呐喊”,多了些柔弱。例如常惺《呐喊着的中国文坛》。但是刊物中并不都是一些严肃性质的文章,还有一些也展示新时代思想的,例如王平陵《新时代的fashion model》,是通过作者自己家乡的变化如婚姻观念的改变,出现了“自由恋爱”,以此来十分鲜明地说明时代在向前进。
文化传统
附:《献纳之辞》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轮廓及其内容,历史固可一样样忠实地告诉我们,而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文学,无疑地,也同样能够具备历史所赋有的功能,这是一般文学者所公认的一件事实;然而文学的功能果真仅在于和历史一样地报告给我们以一个时代的轮廓和他的内容吗?而偶们敢这样勇敢的回答:不!绝不!
文学的功能,一方面固可代表一个时代,而另一方面,更可创造一个时代!……
所以文学家的使命是异常神圣,文学家的地位是异常崇高,文学家的力量是异常伟大!文学家应该认清时代,抓住时代……
……
从今以后,我们应当立即把旧有荒芜荆棘的文学园地毁弃,把广大膏腴的新壤重新开辟!我们拿悲壮慷慨的情调来唤起沉睡的民族之魂,我们以尖锐锋利的毛锥,给瘫痪麻木的民族病躯打上起死的一针!我们歌颂我们民族过去的光荣,而我们诅咒我们民族现在的消沉,我们指示我们民族未来的前程!我们有笔如刀,我们有纸如盾,我们不信我们长期血泪的奋战,便没有凯旋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