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
香口乡香口乡李师关村六组,是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2002年5月,发现黄龙洞遗址。
2004年5月,在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的文物调查中,在湖北省郧西县黄龙洞遗址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
2004年6~8月、11~12月两次试掘中,共有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和大量动物化石被发掘出土。
2006年10月21日~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西县文化局共同对黄龙洞进行了第3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1件古人类打制的石制品与6件骨制工具、1500余件动物化石以及其它古人类活动证据。
遗址特点
黄龙洞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地理坐标为110°13′04.3″E,33°07′62.8″N,海拔约601米。黄龙洞处于秦岭东段南麓丘陵山地,发育于上震旦系陡山沱组细晶灰岩和泥灰岩地层中,周围地貌环境是以中、低山山地为主,间杂河谷、断陷盆地等。
黄龙洞为大型管状溶洞,洞穴平面主轴近东北—西南向。洞口原始宽度约27.8米,高约11米。初步探明洞穴水平深度约400余米(未到尽头),宽度11~117米。洞口朝向东北,洞口前有发源于秦岭的大水河(汉江支流),洞口高出河水约7.8米。洞口前是顺大水河发育的狭长平川,洞穴后是绵延的黄龙山。洞内原生堆积深厚,堆积物顶部普遍发育钙板层。堆积物在洞口处位置较低,向洞里逐渐抬升,与洞穴顶部间距渐小。堆积物结构简单,自然分层较清楚,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层,顶钙板层、棕红色粉砂质黏土—砂砾层、红色粉砂质黏土层、碳酸盐岩风化碎屑堆积物层和红色黏土层。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绝大部分动物化石都发现于红色粉砂质黏土层中(第3层),其中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发现于该层底部。
文物遗存
动物化石
黄龙洞遗址出土动物化石1700余件,经初步鉴定为11目50种。1.灵长目,硕猕猴、猕猴、灰叶猴;2.十足目,重石束腹蟹;3.无尾目,蛙;4.食虫目,微尾、刺猬;5.翼手目,普氏蹄蝠、大马蹄蝠、马铁菊头蝠、皮氏菊头蝠、大耳菊头蝠、印度假吸吸血蝠、鼠耳蝠、白腹管鼻蝠;6.兔形目,鼠兔;7.啮齿目,苛南绒鼠、变异仓鼠、灰鼯鼠、红白鼯鼠、赤腹松鼠、侧纹岩松鼠、毛耳鼯鼠、华南豪猪、中华竹鼠;8.食肉目,云豹、最后鬣狗、豺、狼、猪獾、果子狸、大熊猫巴氏亚种、黑熊、柯氏西藏熊、华南虎、野猫;9.长鼻目,东方剑齿象;10.奇蹄目,中国犀、基氏贝尔格犀、华南巨貘;11.偶蹄目,野猪、香麝、赤麂、獐、水鹿、梅花鹿、青羊、羚羊、苏门羚。
人类化石
2004年,发现人类牙齿化石共5枚,分别为下颌左侧第二或第三臼齿、下颌右侧第二臼齿、上颌左侧犬齿、下颌右侧第一或第二门齿、上颌左侧第三臼齿。牙齿呈白色或黄褐色,有一定程度的石化。除左上颌第三臼齿齿冠咬合面磨耗较轻,可能代表着年轻个体外,其余4枚牙齿磨耗均较严重,属于壮年以上的个体。初步观察显示下颌门齿舌侧面呈明显的铲形,但无常见于直立人的齿结节和指状突。与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牙齿测量数据对比,黄龙洞牙齿尺寸比以周口店为代表的直立人牙齿要小,处在晚期智人牙齿尺寸变异范围之内。结合洞穴时代、动物群及年代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在黄龙洞发现的人类牙齿代表着晚期智人,简称“郧西人”。
2006年,发现人类化石2枚,1枚上颌右侧中门齿及1枚下颌右侧侧门齿。上颌右侧中门齿,除齿根尖端区缺失及齿根近中侧靠近齿冠部分表面略破损外,整个牙齿保存完整。牙齿呈乳白色,有一定石化。牙齿咬合面有一定磨耗,齿质呈条带状暴露。根据牙齿磨耗相对较轻的情况,估计该牙齿所代表的个体死亡时的年龄不超过25岁。齿冠舌侧面下凹显著,呈明显铲型。齿冠唇侧面近中和远中缘均呈脊状隆起,使得整个齿冠唇侧面下凹。齿根呈圆柱状,较粗壮,向根尖方向,逐渐变细。牙齿齿冠近—远中径宽8.5毫米,唇舌径6.5毫米。下颌右侧侧门齿,完整,仅齿冠咬合面远中端略有破损。牙齿呈乳白色,略有石化。牙齿咬合面磨耗较轻,仅呈现轻微的条状齿质暴露。估计该个体死亡时的年龄在20岁左右。齿冠舌侧面及唇侧面均是轻度铲形。齿根唇舌方向扁状,齿根近中及远中面呈凹陷。牙齿齿冠唇舌径5.8毫米,近—远中径6.1毫米。这2枚人类牙化石与前两次发现的5牙一样,总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Homosapiens)接近,牙齿尺寸也在现代中国人牙齿变异范围。同时,这2枚牙齿都具有明显的铲形结构,呈现出现代东亚地区蒙古人种的典型特征。
石制品
古人类制作和使用的石器及其副产品,多为古人类制作石质工具所产生的断块和石片。经加工成型的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和石锥。刮削器,是数量最多的器类,原料选用脉石英和燧石,系将石片薄锐的边缘用石锤打制出锋利的刃口,以供刮削、切割之用;手镐,原料为质地较粗的粉砂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原坯为卵石块,系将一端打制出突起而厚钝的尖刃,以利挖掘。其中2件制作精良、规范,在尖部从卵石原有的弧面上向一面加工成可供使用的尖刃,相对一端则敲打变钝,适宜抓握,持握手中舒适而适用;石锥,用脉石英石片制成,加工出的两条薄锐的刃缘交汇成龟首状的短而钝的尖刃;砍砸器系用碧玉裂片制成,在多个边缘有加工和使用的痕迹,修整随意、粗糙;此外,原型为卵石的石锤上出现一个集中分布细碎疤痕的凹陷区域,显系砸击生产石片和敲砸坚果所致;几件石片和断块上有不规律的疤痕,应是未经加工而偶尔被作为工具使用的结果。
从有限的材料来看,古人在此采用了两种技术剥离石片、生产石器,即锤击法和砸击法。前者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被广泛采用,而后者多出现在北方的遗址中。该地点石器加工多简单、粗糙,采用砾石作原料者占较大的比例,一些石制品粗大,显示南方砾石石制品的鲜明特点;但加工成型的石器多为个体较小、以石片作毛坯的刮削器,加之砸击技术的采用,使该遗址的文化面貌又兼有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风格,显示一种交融、过渡的属性。石锤、石片、断块的存在表明古人类在遗址中从事过制作石器的活动,而部分伴生动物化石上出现锋利的石器刃口切割留下的条痕,说明古人曾在洞中使用石器,消费过动物食物资源,进而证明黄龙洞是一处史前人类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场所,即所谓洞穴之家。
骨制品
骨制品主要为骨器,包括骨尖状器、骨刮削器和骨铲等。骨尖状器,原料均为大型哺乳动物管状骨骨片,其中一件骨壁很厚(14毫米)。骨刮削器,原料为大型哺乳动物骨片,两端均经过打击修理(截断),并留下较为平齐的断口。骨铲,原料为大型哺乳动物管状骨骨片,有使用痕。
研究价值
通过初步动物群分析、石制品研究和年代测定显示黄龙洞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对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和现代智人起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黄龙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2022年1月,黄龙洞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黄龙洞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
香口乡李师关村六组。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黄龙洞遗址,路程约28.8千米,用时约4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