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又称云南黄蜡石、龙陵玉。黄龙玉属
宝石级别的黄蜡石,色调主要以黄色、红色、白色以及这些主要颜色的混合色、过渡色为主,其中以黄色和红色为极品。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将黄龙玉确定为玉髓的一种,黄龙玉的玉石身份得以确立。
宝石简介
黄龙玉主要产自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
苏帕河流域,距离缅甸
翡翠产区非常近,同属于
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而成的滇缅
宝玉石成矿带。
黄龙玉是2004年在云南龙陵被发现的一种新玉种。其主色调为黄、红两色,兼有
羊脂白、青白、黑、灰、绿等色。有“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之称。具体说:黄的有金黄、蜜黄、蛋黄、鸡油黄、
橘黄、
枇杷黄等深浅不一的黄色。红的有
鸡血红、
朱砂红、
猪肝红、
玫瑰红、浅红、
水红等;白的有雪白、冰白等。
黄龙玉的主要成分有
二氧化硅白云母等,另含有铁、铝、锰等
金属元素及40多种微量元素,但和水晶不同并非
单晶体,而是类似翡翠及和田玉的
多晶复合体。硬度与翡翠相当,摩式硬度为6.5-7,韧性好于翡翠,略低于和田玉。
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黄龙玉具有很高的硬度、好的韧性、好的油性(温润度好)、丰富的颜色(尤其明黄色和
正红色,可媲美顶级田黄和
鸡血石)、致密的质地(种很好)、很好的水头(
通透度优良)、美丽的光泽。
在
中华传统文化中,“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黄色在中国文化中为最尊贵和最神秘的色彩,为皇室与宗教专用。中国人一直致力于黄色玉石的寻觅,几千年来却一无所获,以至于
田黄石一出世即被封为
石帝,黄龙玉是继新疆
和田玉、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优质的玉种,一种品质极高的玉种。其硬度堪比翡翠,其质地细腻且晶莹剔透,为皇家和显贵专宠,而田黄石一直未被称为玉,是因为其硬度远远低于传统意义上玉石的硬度,即要高于
摩氏硬度5,而田黄的硬度只有2.5左右。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从古至今缺少黄、红色玉种的缺憾,集富贵、图腾、华美于一身,尽显
王者风范。“盛世兴,美玉出”,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与国旗、国徽颜色不谋而合的黄龙玉惊艳问世,更有着特殊的
象征意义,注定为华夏
玉文化的发扬光大开辟一片新天地。黄龙玉的发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白,圆了中国人万年的梦想。
黄龙玉是一种极具收藏和投资的玉种。在黄龙玉收藏界中有收藏石料雕刻的,也有收藏天然原石的,虽说“玉不琢,不成器”,但是经历几亿年漫长岁月大自然打磨出的精致美丽,是人类艺术加工永远无法比拟的。古人
李白有句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玉石的原石赏玩就是贵在自然天成,这便是玉石玩赏的最高境界,在黄龙玉的天然原石中也出现过极品奇石。黄龙玉作为原石观赏的价值便在于:一是其本身具有极高的观赏及把玩价值;二是可作为上等玉料传世。
黄龙玉继
蓝田玉、
南阳玉、
和田玉、
岫玉成为中国第五大玉种。
主要特征
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是石英,副矿物包括黄铁矿、高岭土、白云母、绿脱石——含铁蒙脱石Na0.33Fe3+2[(Al,Si)4O10](OH)2nH2O 等五种矿物,少数情况下可有水晶、 玉髓、玛瑙、蛋白石、碧玉等。
物理特性
黄龙玉的硬度:6.5~7(摩氏);密度:2.6~2.9g/cm3;折射率:1.54;透光度:微透明~半透明。部分有荧光效应,极少部分还呈现“猫眼”的特殊光学效应。
化学特性
黄龙玉是宝石级别的黄蜡石。黄蜡石是由
石英族矿物(石英、玉髓、蛋白石等)组成的岩石或矿物集合体,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含量达到80%以上。因自身所含的黑灰色硫化亚铁(FeS2)中的二价亚铁离子(Fe2+),受到氧化后生成了三氧化二铁(Fe2O3),产生三价色素离子,从而将灰色的石英脉/玉髓脉氧化转色以黄色至橙色调为特征而成。此外,也可以由溶解于地下水的外来色素离子对石英族矿物、岩石反复的浸泡、渗透而形成黄色至橙色的黄蜡石。无论由“内”、“外”这两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黄蜡石,都因普遍多呈现黄色并具有腊状光泽而得名。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百分含量变化于82.80%至97.75% 之间。由于产地、样品的不同,各微量元素及各稀土元素略有不同。其中:Li、Ti、Cr、Mn、As、Sr、Mo、Cs、Ba、W相对含量较高。
宝石特性
黄龙玉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认定标准 不同的宝玉石检验所检出的结果差异非常大。结论为石英岩玉者有之,玛瑙者有之,玉髓者有之。虽然它们成分相同,都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但生成环境不同,其结构就有所不同,不同结构就会出现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就成了另外的物质。
地质成因
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分布着多期侵入的复杂花岗岩体。在花岗岩岩浆侵入活动的后期,地质运动异常剧烈,在花岗岩体里形成了延伸百米至千米的断裂和大型节理裂隙,当花岗岩岩浆再次侵入、冷凝的晚期,便分异而形成了富含二氧化硅(SiO2)的残余含矿热液,并沿断裂和大型节理裂隙,进行多次叠加式地灌入与充填,进而沉淀、凝结,形成了深灰色-浅灰色-灰白色-乳白色的多期石英脉,以及最晚的也是最重要的玉髓脉,进而形成了黄龙玉(黄蜡石)。也是国内仅见的如此大规模达到玉石级的黄蜡石。因此黄龙玉是属于
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由于受多期地质构造作用和多期热液侵入作用以及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雨林地带,黄龙玉品种的变质程度较高,其表面有一层葡萄状风化淋蚀构造,部分出现钟乳状构造,有的形成条带状色带。有学者初步研究表明,黄龙玉经风化淋滤作用而成。
黄龙玉分为原生矿与次生矿两种,前者主要以脉状产于粗粒花岗岩中,后者存在于残、坡积物及洪积、冲积物中,黄龙玉原生矿储量相对集中在龙陵小黑山一带,次生矿零星分布于周边山地及水域地区。
黄龙玉为低温热液成因矿床,形成温度300℃至500℃,压力小于107Pa,深度在浅地表范围内。黄龙玉矿体产于花岗岩受构造运动产生的大型张力裂隙中,成矿时经历了多期热液的交代蚀变,为风化作用、淋滤作用、沉淀作用等多种过程协同而成。次生黄龙玉受地表-近地表的生物风化,化学风化及水体作用(机械搬运、化学作用等),使原生黄龙玉的外观发生多种变化。矿体产于三叠系公养河群板岩与花岗岩接触带上,区域构造属于花岗岩的内接触带,矿体呈脉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黄龙玉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环带状构造,在张性裂隙中的沉淀作用使部分黄龙玉具有钟乳状、葡萄状构造,成矿时经历的风化淋滤等作用使其出现了形态各异的表生构造,如熔融再生构造,具方向性的鱼鳞构造和磨蚀痕等。
黄龙玉的花岗岩围岩呈现粉红色,具特征判断为深成侵入而形成的岩体。硅含量超过65%,最低石英含量20%。呈粉红色的钾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比斜长石(富含钠)多,次要矿物主要为白云母,暗色矿物极少,不含或极少含有角闪石。花岗岩围岩表面及内部经常可见微粒黄铁矿、白铁矿晶体分布。有时花岗岩和糖块状石英角砾粘结在一起,呈现出石英砾岩的特点,被黄龙玉包裹形成核部。
发展历史
云南省保山市
龙陵县是黄龙玉的产地,城西建有最大的黄龙玉交易市场。市场柜台陈列的既有原石毛料也有成品摆件和首饰。现在品级优良的黄龙玉价格以万元为单位计算,平均每天市场成交金额已超过百万元。然而,最初黄龙玉的发现却充满了偶然性。
黄龙玉最开始被称为云南黄蜡石,如果要探究黄龙玉诞生的关键因素,那么广西贺州石商的黄蜡石经营需求是第一推动力,在作为玉石原料开发之前,曾一度沦为两广黄蜡石的模仿品、替代品。
云南历史上并不产出黄蜡石,这种有着几百年赏玩历史的观赏石的传统产地是在广东潮州、广西贺州等沿海地区。2000 年至2003年底,可以说是黄龙玉的诞生期,只不过当时是以观赏石的身份问世的,价格低廉。 2000 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苏帕河上的几座电站面临建设,来自广西的工人将河水放干准备修筑堤坝时,在河道中发现了众多色泽莹润的石头,因其石质细腻,色泽金黄,变化丰富,形状硕大,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于是一些商人将这种石头当作奇石收藏,并悄悄运至广西、广东等地作为观赏石进行交易。
2003 年前后,龙陵黄蜡石迅速占领两广观赏石市场,原因是云南黄蜡石优势十分明显——价格便宜,加上运费还比本地石料便宜百分之五十以上。但是对于资深玩家来说,还是有几点不足令他们难以接受,因为云南黄蜡石往往需要打磨抛光,这是犯了观赏石不可施以人工雕琢的大忌,况且他的视觉感官与传统黄蜡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虽然云南龙陵黄蜡石与传统观赏石审美标准很不吻合,也令许多藏家深感遗憾,可是聊胜于无,两广黄蜡石资源的稀缺是观赏石市场严酷的现实,从业的石商们清醒的认识到如果货源断绝,恐怕会丧失整个黄蜡石市场,而云南龙陵的黄蜡石则有效地支撑了中低端市场。
2004 年前后,云南黄蜡石几乎占到了整个黄蜡石市场的半壁江山。慢慢的人们渐渐发现,其实云南黄蜡石也具备自己的个性之美,如“铜钱花”、“水草花”等品种以其富贵寓意深得藏家喜爱,成为云南黄蜡石中的精品,于是这一年云南黄蜡石市场异常火爆,云南黄蜡石货源一度供不应求。但是好景不长,伴随着两广地区销售看好,云南产地石农拉网式搜索地表石源,更有甚者竟将自家房舍拆毁以求石料,黄蜡石产量日益减少,成交量开始逐渐萎缩,加上观赏石市场行情短暂上涨之后突然转冷,许多石农和从业者开始集体转行,云南黄蜡石开始走向低谷,业内已经出现流言,大家纷纷议论云南黄蜡石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从此淡出观赏石市场,云南黄蜡石的市场神话就此将戛然而止。
2004 年,是黄蜡石的转折点,一位芒市商人在龙陵收购了几块黄蜡石,将其中一块色泽上乘的石头加工成了一只手镯,并转手卖出了800元,创造了黄蜡石能做成首饰并高价出售的奇迹。2004 年年下半年,越来越多的石商,来到龙陵采购大量黄蜡石毛料,边卖石边将部分优质的石头加工成貔貅、观音、菩萨等把玩或雕件,获取了意想不到的经济利益。黄蜡石(当时还没定称为黄龙玉)的发展由此展开。
2006 年,受利益驱动,龙陵县大量百姓沿着苏帕河寻找黄龙玉,并在小黑山地区发现原生矿,于是进行疯狂挖采。据资料显示,2006 年下半年,仅龙陵县地区每天的黄龙玉交易额高达数百万元。疯狂的采挖致使龙陵市场乱象重重,直至2006年7月,龙陵县政府将黄龙玉界定为国家稀缺资源,封掉小黑山矿区,这一乱象才得到控制,但就是这一纸公文成了黄龙玉价格暴涨的引擎,其价格一度涨至万元一公斤。
2007 年夏,黄龙玉疯长的势头开始有所减化,价格停滞、原料石堆积,购买玉石的商人也有所减少,这让不少原料石商不知所措,这突如其来的寒流据说仅仅是因为几位外地实力雄厚的玉商假期返乡,中止黄龙玉交易引发恐慌的连锁反应所致。据了解,在这一时期,龙陵县黄龙玉的交易额逐步下降,投资商人日益减少,当地居民的原料石大量囤积,并不得不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这一时期持续了将近一年。
2008 年下半年,黄龙玉市场结束低迷状态,市场恢复运作。黄龙玉价格再次回升,投资商、交易额都有进一步的提升,黄龙玉市场再次呈现出一番繁荣景象。这段时期,可以认为是黄龙玉发展的缓冲期,为之后更加迅猛的发展做足了准备。
2009 年,黄龙玉市场出现疯狂飙升的现象,这新一轮的暴涨比此前2006年的暴涨来的更加猛烈。越来越多的人士投入到这场疯狂的价格战役中,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交易额直线提升,在各种各样的玉石展中,越来越多的黄龙玉雕件作品捧回奖项,更是创造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千万级的价格传奇。
2011 年至今,黄龙玉上涨势头大减,甚至出来了价格回落的现象。据相关认识介绍,初期进入黄龙玉市场的多为玩家、收藏者,市场主要交易为高端的黄龙玉雕件,而进入2011年,随着人们对其关注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投入到黄龙玉市场,消费性群体的进入,使得饰品成为主要的交易品种,其价格上涨了50%左右,而像印章、佛像、摆件等大型雕件价格则有所下调,因此从总体来看,目前的黄龙玉价格虽然依旧是居高不下,但已有趋于平缓的趋势。
分布区域
黄龙玉主产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怒江支流苏帕河边。小黑山是黄龙玉最主要的产地,产量巨大,储量也最大,所占面积可达到四十多平方公里,其中优质的黄龙玉矿产可占1/20,也就是二平方公里左右。小黑山产地位于龙陵县中南部,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地上,这里出产的黄龙玉品种多样,其原料也有好几种,如草皮料、洞坑玉、山流水等,有差不多7个以上的矿带。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黄龙玉的地方距离缅甸翡翠产区非常近,同属于
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而成的滇缅宝玉石成矿带。
分类
按产状分类
黄龙玉分为山料石和水料石两大类。
山料石包括洞坑石、鸡窝坑石、草皮坑石三类。洞坑石指山上原生或准原生的黄龙玉矿石。鸡窝坑石是指黄龙玉中的原封石或包浆石,这两种矿石是“无根石”,与矿脉不相连接,其分布往往是没有规律的。草皮坑石(也叫草皮料)是指地质作用使原生矿脉散落,而堆积于山地浅表的矿石,这类石头长期被风吹雨淋,经受日月精华的洗礼,是山石料中玉质最好的。
水料石包括山流水和籽料,山流水是指黄龙玉山料滚落河中,被河水搬运的距离不长,虽然外形已被冲磨平整,但整体形状保持着山料的特点。山流水石质的温润度、成熟度等都强于草皮料,其价值略低于籽料。籽料石是指黄龙玉山料被水搬运距离较远,其外形已被冲磨成卵石块,黄龙玉籽料是其中质地最好的。
按色彩分类
黄龙玉按颜色分类分为五类,单色(净色)类,即玉料呈单一的某种颜色;混色类,即玉料具有两种以上颜色混生者;间色类,即玉料具有两种以上颜色呈较规则的相互平行纹带产出者;俏色类,在主色的局部出现较显眼的艳丽或与底色反差强的色块者;水草花类,指黄龙玉料由铁锰质扩散晕沁润生成黑色水草花、棕褐色或金黄色水草花色斑或色块。
按纹饰分类
按纹饰分类主要指按黄龙玉的内部纹饰和次生表面纹饰分类。按内部纹饰分类有,彩云纹、朝霞纹、墨纹花、铜钱花、兽皮纹等;按次生表面纹饰可分为哥窟纹、指甲纹、粗皮纹、书生面等。这几类按照纹饰区分的原料一般不再进行过多的人为加工,至多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纹饰进行简单的雕琢即可。较为常规的方法就是开料、设计构图、磨平、抛光即可,直接就可以作为观赏石进入市场。当然也有根据其独特的纹饰制作成山子、摆件、人物甚至礼器、水具的,这种石料在市场上也是比较常见,价格一般不再按照石质优劣评定,人文价值因素更大一些,成交量远不如其他玉器品种,属于非主流产品,主要因个人喜好而定制者居多。
按矿石结构类型分类
黄龙玉按矿石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匀色隐晶质结构,混色隐晶质结构、色带隐晶质结构、包皮隐晶质结构、包绕隐晶质结构、糖粒状显晶质结构。其中,作为玉料以前三种为优,后两种质地一般,最后的糖粒状显晶质结构质地较劣。
按质地和透明度分类
区分玉石品质一般用颜色、透明度、质地、净度、光泽等几大指标。基于质地(结构特征)和透明度,黄龙玉大致可分为四类:
冻蜡:结构细腻,亚透明至透明,质如凝脂,精光内蕴,滋润柔和,醇厚无比,冻感明显,呈现油脂光泽。黄色冻蜡黄龙玉外观酷似“田黄”,故有“硅质田黄”的美称,为难得的珍品。这类原料基本不加人工即可作为极品或孤品典藏,具有极高的经济和收藏价值。
胶蜡:结构细腻,半透明至亚透明,状若蜂蜡,敦厚纯和。黄色者,具有古色古香之感,品级仅次于冻蜡。这类原料既可以不加人工当做观赏石收藏,也可加以细工制作成精品,但多以小件雕件为主,具有较高的经济和收藏价值。
晶蜡:微晶结构,较冻蜡、胶蜡结晶颗粒较粗,微透明至半透明,呈蜡状光泽,易见类似沙金现象。大部分黄龙玉山料属于此类。此类原料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制作成所有类型的玉雕产品。
粗蜡:为显晶质结构,晶粒粗大,玉化程度很低,仅作为观赏石。
品质分级
2009 年 7 月 1 日,云南省开始实施地方标准的《黄龙玉分级》,《黄龙玉分级》根据黄龙玉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质量等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分级方法。2009年的《黄龙玉分级》标准参照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2003《珠宝玉石鉴定》以及 DB53/T102-2002《翡翠饰品分级》中的有关规定、术语和方法。该标准分为九部分,确立了黄龙玉的术语定义、黄龙玉化学成分、结晶状态、常见颜色、光泽、解理、摩氏硬度、密度、光性特征、多色性、折射率、双折射率、紫外线荧光、吸收光谱、放大检查、特殊光学效应等17 种质量指标;根据黄龙玉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质量等因素而制定了相应的分级方法。同时,根据颜色变化将黄龙玉饰品划分为5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S1、S2、S3、S4、S5;根据黄龙玉饰品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征,将黄龙玉饰品的光泽划分4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G1、G2、G3、G4;根据黄龙玉饰品透明度的变化,将其划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5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表示为T1、T2、T3、T4、T5;根据黄龙玉饰品净度的变化,将其划分为极纯净、纯净、半纯净、欠纯净4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J1、J2、J3、J4。
人工处理
随着人们对黄龙玉认识的不断加深,外加一些列的机缘巧合,黄龙玉极为优秀的玉雕加工性能逐步被人们发现。相比翡翠、软玉等高档主流石材毫不逊色的加工性能、丰富的矿石储量、相对低廉的原料价格和产地丰富多元的玉雕技术人才,都是黄龙玉一路崛起风靡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黄龙玉具备所有玉石材料的加工特点,所有流派的工艺基本都可以在这种石材上进行创作,这一点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黄龙玉雕刻艺术。
雕刻步骤
黄龙玉雕刻步骤按照工艺流程基本可以分为开料和原料处理、题材设计、雕琢加工、抛光、后期优化、配件装饰等几大部分:
开料和原石处理
所谓开料就是指按照设计需要,将不同品质的原石进行筛选区分,并将大块原石切割成方便加工、适当大小玉料的过程。原石处理是指按照加工的需要对黄龙玉原石中的一些有必要修补的裂隙进行灌胶填补或对原石内外部的沙层和脏物进行清理和去除的过程。
题材设计
题材设计就是根据原石的外形特征、品质、颜色特点,结合市场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传统造型内容或现代造型内容,并确定运用恰当的加工工艺的过程。题材设计是整个加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直接决定了后续加工过程和作品最终的价值品质,对设计者的玉料分析能力、文化修养、绘画造型能力和玉雕加工技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雕琢加工
雕琢加工是玉料原石通过不同加工工具、加工工艺和加工技巧,从玉石到玉器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件作品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经过玉雕师长期的雕刻工作,逐渐改变石料原貌,直到使设计中的题材造型完美地展现出来,就是依靠这一过程,雕琢加工是玉雕制作最为核心的关键工序,玉雕师的加工技巧和加工经验直接决定着玉雕作品的最终品质。
抛光
抛光是指抛磨和光亮两个部分,这也是两道完全不同的工序。
抛磨是指使用中小号细砂针具按照雕件表面的纹理再次或多次打磨,使之细腻、平整且不留雕琢加工痕迹的过程,是为后续光亮工作奠定基础的必要工序。
光亮是指使用玉雕行业特定的抛光轮设备、砂纸、金刚石粉末和融合剂等对玉雕雕件进行磨光磨亮的过程。因设备和工艺的局限,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必须注意通风和相对开放的工作环境。
后期优化处理
黄龙玉的后期优化过程比较特别,主要包括清洗、上蜡擦拭和浸油等几个部分。
清洗是指将抛光后的雕件清洗干净,要求不能有绿粉即抛光粉和其他任何脏物残留。
一些价值较高或特殊需要的黄龙玉雕件,也需要像翡翠那样将蜡涂抹在烤热的雕件上,待蜡液冷却后用粗布擦拭表面,使雕件呈现晶莹光泽。
浸油是黄龙玉区别于其他玉石材料后期处理的最大特点,因为部分黄龙玉雕件或原石有“褪色”、“失水”的现象出现,也就是时间一久就会丧失部分光泽的现象,而且烤蜡过程很容易将黄龙玉烤裂、烤炸,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黄龙玉雕件都能够烤蜡,这样一来,浸油也就是无奈之举了。浸渍使用的油料一般采用柴油或机油、润滑油等挥发性较差的油料为主,至于黄龙玉“失水”、“褪色”现象也不是普遍存在,真实性和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调查。
配件装饰
配件装饰是指为玉器雕件搭配木座、架子、挂绳和包装盒等,方便人们运输、摆放、观赏、佩戴和把玩,另外一些木座、架子和包装盒也可以为玉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雕刻工艺
黄龙玉的雕刻技巧,因玉雕师流派不同有很大的区别。目前黄龙玉雕刻师主要聚集在龙陵、芒市、瑞丽及腾冲等地。玉雕工艺师则大多来自河南南阳、福建莆田、广东广州、福州寿山等地。由于玉雕师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各自流派多有不同,这极大的丰富了黄龙玉作品的设计、工艺及风格样式。
河南玉雕工艺
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国古典文化最悠久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河南工艺的专长就是制作仿古雕件,而其中制作古典礼器则是河南工艺的一大特点。
福建玉雕工艺
福建省是中国传统观赏石行业较早发展的基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宝玉石开采开发的历史。近代以来伴随着多种玉石资源的相继枯竭,福建玉雕工艺的特点逐渐偏向于一种薄意、写意、山子等等特别稀料的一种雕刻工艺。其中还包含了一些木雕的工艺技法,将这种混合的工艺运用到黄龙玉雕刻当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福建工艺的又一大特点。
广州玉雕工艺
广州的玉雕工艺目前是玉雕行业内公认最为优秀的工艺之一。广州工艺的特点是为传统玉雕加入了很多时尚、细致和创新的工艺技巧和设计创意。其中独到的设计理念和巧夺天工的细腻雕法是广州玉雕工艺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