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香禾糯,贵州省
黎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黎平香禾糯具有米粒大、色泽洁白、糯性强、口感好、香味特浓等特点,香禾糯富含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厚,历来为侗家人所喜食。
产地环境
黎平香禾糯产自贵州省
黎平县,黎平县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黎平河谷入口处海拔为贵州最低。黎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黎平县较大的河流有六条,河流总长3480千米,占地43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孟彦河、八舟河、洪州河,珠江水系有南江河、双江河、育洞河,适宜种植香禾糯。
历史渊源
宋朝,黎平县主栽香禾糯的地区,各类品种有上千种之多。
清光绪年间(1871~1908年),《黎平府志》记载:“香米俗名籼禾,味极香美。”
2013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人民政府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采用传统选育技术,大量种植香禾糯。
生产情况
截至2015年底,黎平县15个乡镇香禾糯种植示范区8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416.3千克。每亩香禾糯产值3000多元。
产品荣誉
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黎平香禾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黎平县
岩洞镇、
双江乡、
口江乡、水口镇、
雷洞乡、
龙额乡、
地坪乡、
肇兴乡、
永从乡、
九潮镇、
茅贡乡、
坝寨乡、
尚重镇、
大稼乡、
德化乡、
平寨乡、
罗里乡、
孟彦镇等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榕禾(侗语oux yongc),笾须禾 (侗语oux beens), 王禾(侗语oux weenh), 蛙禾 (侗语oux yeel), 雷株禾 (侗语oux lix jus),冷水禾 (侗语oux naeml liagp)等。
(二)立地条件。
选择保护区范围内海拔300米至800米,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冷、阴、烂、锈稻田和坡榜梯田种植,土壤主要为黄泥土、石灰土、潮土等。
(三)栽培管理。
水稻育秧、移栽:
(1)水稻育秧: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取湿润育秧、旱育秧均可。将秋收时预留种阳子经晒种1至2天,用泥水或盐水选种,然后用浸种、催芽后,即可播种。湿润育秧净播种量为15千克至20千克;旱育秧的净播种量为每667米(亩)60千克至70千克。
(2)水稻移栽:旱育秧的移栽叶龄4.5至6叶;湿润育秧的移栽叶龄6.5至8叶。栽插方式采取宽窄行或宽行窄株栽插,每穴2至3本,保证每667米(亩)落田苗达6至8万以上。
栽培模式:采用稻鱼鸭共育生态模式,在秧苗3叶期后进行放入15至20日龄雏鸭共育,每667米(亩)放养10至12只;每667米(亩)可放养4厘米长鲤鱼苗60至70尾。
水肥管理:
(1)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蘖、湿润灌溉”。总茎蘖苗达到适宜穗数的80%时,分次断水搁田。孕穗期保持浅水层,抽穗至成熟期采取湿润灌溉,收割前7天断水。
(2)施肥以底肥为主,少施或不施追肥,禁止施用化肥。翻耕前每亩稻田施用农家粪肥2000千克至2500千克作基肥,追肥宜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原则,可用农家肥、饼粕、沼肥、饼粕和生物有机肥;始穗期可用沼液喷施叶面肥。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在10至11月适时收获,将摘下的禾捆成禾把晾晒在禾晾上1个月左右,使水分含量≤14.5%。按品种单收获、单脱粒、单加工。
(五)加工技术流程。
稻谷→筛选→除杂→去石→磁选→打芒→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白米分级→抛光→凉米→色选→检验→包装→贮存销售
(六)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理化指标: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省黎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黎平香禾糯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