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处长
黎明(1926年-1996年),原名王吉林,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北炉上村人,1938年5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活动。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迅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先后任胶东军区四旅政治部宣传队队员、山东军区二十六师政治部《火线报》记者、第三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部《胜利报》社记者和采通主任、新华支社编辑主任、新华社三野总分社记者。新中国成立后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处长。1996年11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黎明早年务过农,当过学徒,1938年5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过小学教师、校长,1942年肄业于胶东公学师范。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在山东军区胶东东海区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入伍,先后任胶东军区四旅政治部宣传队队员、山东军区二十六师政治部《火线报》记者、第三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部《胜利报》社记者和采通主任、新华支社编辑主任、新华社三野总分社记者。此期间,参加过平掖保卫战和白马关、孟良崮、济南、淮海及解放上海等数十次大小战役,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在战斗中既参与抢救伤员, 又担负战场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
1948年3月,在胶河、周村战斗中,他只身一人攻入敌人地堡,俘敌11人,缴机枪1挺、步枪7支。在淮海战役中,他被敌人猛烈的炮火震坏了耳膜。在战争岁月里,写了不少通讯、特写、散文,如《白马关前挫“金刚”》、《智勇协奏曲》、《揭开决战胜利的序幕》等。每次火线采访,都与突击队在一起,亲历战斗全过程,蜚声全国的通讯报道《十人桥》,就曾被指战员誉为“淮海大战的第一发信号弹”,受到新华总社的通报嘉奖。
1949年9月1日,九兵团的《长江报》发表了《是记者也是战斗员》的文章,同一天南京《新华日报》也发表了新华社三野总分社《在战斗中学习报道战斗,在工作中学习报道工作——记模范前线记者黎明同志》的文章, 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勇敢的战斗员和政治工作者”。
1952年6月调总政宣传部工作,先后任新闻处编辑、《星火燎原》编辑部编辑,参与编辑出版了《志愿军英雄传》(三集)、《星火燎原》(十集),其中《志愿军英雄传》的第一篇文章《黄继光》应人民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之约,由他改写成长篇传记小说《祖国的儿子黄继光》和儿童读物《黄继光》,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他也因此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4年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接受了创作讴歌红军长征电影剧本的任务。为写好剧本,他历尽艰辛,用了两年的时间两次重走红军长征路,考察当年的战场,与其他同志合作,先后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四渡赤水》、《历史的选择》和《会师陕北》。
1978年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处长后,主持召开了全军电影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加强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解决边、海防及分散执勤部队看电影的问题,改善部队看电影的条件,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3年,《四渡赤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该影片以磅磷的气势,再现了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妙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北上抗日的历史画卷。该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开创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角的先河,并选入文化部、总政文化部百部优秀影片奖。
1993年至1996年,先后出版了通讯报道集《战地黄花》和长篇小说《驱虎记》、《红泉》等,共100多万字。
1996年11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主要作品
电影文学剧本:《四渡赤水》、《历史的选择》、《会师陕北》(合作)
通讯报道集:《战地黄花》
长篇小说:《驱虎记》、《红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1:3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