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翔凤,字文卿,高要新溪中岗村(今高要莲塘镇石咀村)人。清代道光(1847年)丁未科及第进士,曾在清代肇庆府中任职。他一直以清廉方正而深得人们的传颂。早年兴建万福桥。
新兴江的一条支流,把莲塘上察乡的几个自然村分隔成两片,给人们的日常出田耕作、生活购物带来诸多不便,出入都要靠小艇渡河,乡民很希望在河上建一座桥。黎翔凤考上举人后,就在河上兴建了一座桥,名之为“万福桥”。万福桥的东西两岸为花岗石砌引桥,桥中间铺上可移动的大木板,人畜可从桥上过河,一般的小船可在桥下自由穿梭,有高桅杆的大船,可移动桥中间的活动木板后从桥下通过。万福桥建成后,人们出行不再受河水阻隔之苦。在万福桥的西岸,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乡民们把这个小集市叫做“万福桥墟”。
上察村、
察步村等几个自然村的人们在这里买卖农产品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人在这里开茶馆和医馆。这个小集市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民国时在这里兴建的万福堤围、万福窦及至解放后设立的万福小学等,都沿用黎翔凤始建的万福桥而得名。
黎翔凤看到新兴江沿岸民众在洪水灾害后的困苦生活,就在高要县与新兴县交界的地方始建了“新兴粮仓”。新兴粮仓是当时新兴江沿岸的一个官府的慈善性机构,粮仓每逢天灾缺粮时就会向灾民发放谷米。由于新兴粮仓当时是以黎翔凤的名义始建和发放救济粮的,有一些外地的灾民打听到黎翔凤的家乡是新溪中岗村,就冒称是中岗村的村民来领粮,使得当时只有二百多人的中岗村却有上千人来领粮。黎翔凤知道此事后,遂与乡亲父老商量后,把中岗村改名为石咀村,并把村中各户主的姓名造册登记,存放在新兴粮仓里,以便派粮时核对。
十八坊,是指当时的广塘、山口、镇塘、上龙湾、
下龙湾、
泥塘、
炭场、虾苟坪、蟠龙州、大山、
坎头、黄安塘、水藤根、坳边、岗头、上察、察步、乌榕等地处新兴江下游一带的自然村,一共是十八条自然村,所以称之为十八坊。
黎翔凤很重视培养人才,他自己就培育了两名举人,并编著了两本书。他晚年在自身的经历中,看到当时的私塾学校各种条件都较差,难以培养具有高学识的人才,就倡导十八坊乡政府建一所公立性质的书院。在召集十八坊主事人商议十八坊书院的建院地址时,各乡的主事人都想把书院建在自己的乡里,以方便自己乡里的学子进书院求学,特别是广塘乡和察步乡争持得最激烈。因此黎翔凤亲自主持召开各乡主事人及诸父老协商会,“咸议兴社学之举”,但仍争持不下,大家都以为黎翔凤一定会把书院建在自己的乡下,因为,他既有声望又有权力。但黎翔凤却认为:把十八坊书院建在山口村较合适。黎翔凤发言后,在场者都感到惊诧,山口村的人更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他力陈建十八坊书院是为十八坊培养读书人,要有利于十八坊的学子入学及与其他地方的学子交流学问,有利于读书与生活。由于当时陆路交通不便,人们出行主要靠水路,各乡学子要从水路来书院求学,而山口村位处十八坊的水路中轴线上的中点,紧靠新兴江边;当时西江南岸的商贸重点在新兴江口岸边,这里地势较高,夏季发生洪水时一般不会受浸,又有利于西江和新兴江的运输大船停泊,还有地方武装驻守,是当年肇庆到南岸的咽喉之地。且从江口北渡可直达肇庆文庙。肇庆文庙是当时肇庆的最高学府和试子会试之所,学术名气很大。所以,十八坊书院选址山口村最合适。
十八坊书院选址后,黎翔凤率先捐款筹建,不但身体力行亲自主建,还发动黎氏亲属黎师进、黎鸣凤、黎志仁、黎勉人、黎起凤、黎莲峰等人带头捐款。并令他的学生、广塘村的举人何凤飞负责募捐,光绪六年(1880年)动工兴建,到十年(1884年)书院主体工程完成,何凤飞再募捐续建了书院左右衬祠、围墙、台阶等。由何梧罔、黎文卿(翔凤)、陈小蓬、何签门等人任书院的绅董东,并制定了书院规条。十八坊书院从建成直至今一直是山口小学校址。1983年,因山口小学扩建,将十八坊书院左衬祠的一部分拆掉了,右衬祠由于年久失修而倒塌。只有书院正门上的“十八坊书院”几个大字还清晰地显露出当年的风采。书院左外墙上的几块碑刻,铭记着主建人和捐款者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