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鳌
中国工程院院士、烧伤创伤专家
黎鳌(1917年5月4日—1999年8月21日),湖南浏阳人,烧伤、创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原副校长。
人物生平
1917年5月4日,黎鳌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谱名升旭。
1935年8月,黎鳌听从父亲意愿,报考了国立上海医学院。
1937年7月,因战乱原因,黎鳌转入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就读。
1939年9月,国立上海医学院迁到昆明,黎鳌回到国立上海医学院就读。
1941年,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赴南昌中正医学院任外科助教。
1954年,随第六军医大学去重庆并入第七军医大学,在第一附属医院主持普通外科工作。
1958年,黎鳌意识到烧伤是威胁民众生命健康的大患,于是放弃了自己为之奋斗多年的普外专业,提交了一份烧伤防治研究的请战书。第三军医大学当即决定由他牵头在普外科组建烧伤救治小组,致力于中国烧(创)伤医学事业。
1959年,在上海举行的烧伤经验交流会上,黎鳌报告了《30例大面积烧伤经验的总结》。
1966年,四川合江32111钻井队发生井喷,数十人被烧得面目全非。黎鳌率领一支救治小组赶赴合江,他几天几夜没合眼,硬是将烧伤的钻井英雄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1994年,获得美国烧伤协会“伊文斯”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
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1999年8月21日,黎鳌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黎鳌于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提出重视扶植机体抗病能力的观点,总结了简化隔离与清创、输液公式,早期防治败血症及内脏并发症等系列烧伤防治方案,多年来救治了万余例烧伤病人,治疗水平长期居世界先进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主持开展了吸入性损伤、肠源性感染的研究,完成了多项研究项目,对其发展机理和临床早期诊治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黎鳌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14部。
根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黎鳌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
人才培养
黎鳌创建的全军第一个烧伤中心和第一个烧伤研究所,获批了全国烧伤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他还参与创建了中国烧伤学科,总结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有独创性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黎鳌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创伤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常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国际烧伤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荣誉委员,中美国际烧伤创伤会议第一、三届主席、第二届副主席。
个人生活
黎鳌与同胞兄弟黎介寿黎磊石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称“黎氏三兄弟”。其中大弟黎介寿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弟黎磊石是中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创始人,国际著名的肾脏病学者,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评价
黎鳌是中国烧伤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大胆创新,用暴露疗法,救治了许多烧伤面积超过80%的病人;经过10年的攻关,对吸入性损伤这一世界难题提出了创造性的救治原则,令国际烧伤学界刮目相看。黎鳌为科学事业和国家进步而孜孜以求、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守护。(新华网评)
黎鳌院士系中国烧伤学、创伤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为中国烧伤医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和声誉。(中国工程院评)
人物影响
黎鳌烧伤医学奖是为纪念黎鳌院士而设立的奖项,旨在鼓励为中国烧伤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黎鳌烧伤医学奖设“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创新奖”各一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每个奖项评选1人。1998年首届黎鳌烧伤医学奖颁发。
2017年5月29日,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原所长、第三军医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黎鳌同志诞辰百年的日子,经第三军医大学校党委批准,西南医院举行系列学术活动,缅怀黎鳌院士、弘扬黎鳌精神,旨在为转隶重塑和军改强院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资料
黎鳌经历.中国院士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13:5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