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岩鹨
岩鹨科岩鹨属鸟类
黑喉岩鹨(学名:Prunella atrogularis)是岩鹨科、岩鹨属小型鸟类,体长15-16厘米。头顶、脸颊、颏、喉黑色,眉纹皮黄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灰褐色,背具褐色纵纹,下体皮黄色,腹白色。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眼先、耳覆羽、头侧以及颏和喉黑色,前额至头顶暗褐色,一条宽阔的眉纹赭白色或皮黄色。后颈、背、肩棕褐色,在枕部常常缀有灰色,均具宽阔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纵纹,腰和尾上覆羽褐色或橄榄褐色无纵纹。尾褐色具有窄的淡色羽缘。两翅黑褐色,外翈具棕黄褐色羽缘,翅上覆羽褐色具淡赭色羽缘,中覆羽和大覆羽外翈具白色尖端,形成短的翅斑,最内侧次级飞羽深褐色。颈侧、胸、两胁赭皮黄色,或胸赭黄色、两胁褐赭色,羽毛基部黑色,两胁具暗褐色或褐色轴纹,腹、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到淡皮黄色。秋季换羽后上体淡色羽缘较宽,整个上体羽色变得较淡和较灰,眉纹几乎变为白色,喉亦缀有白色羽缘,因而黑色喉不甚明显。春季换羽后完全变为黑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或暗角褐色,基部肉色或角黄色,脚黄褐色或肉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褐岩鹨(Prunella fulvescens)和棕眉山岩鹨(Prunella montanella)喉均不为黑色,野外不难区别。
栖息环境
黑喉岩鹨主要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尤其喜欢在云杉林等针叶林栖息,也出现于阔叶林、次生林、灌丛,以及城市和村庄附近的果园与小块丛林中。在中国西藏栖息于3600米以上的山地。
生活习性
行为:在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其他季节多成小群。主要为地栖性,常在林下灌丛和地上活动,有时亦见站在树上或灌木顶枝上,但一见人,立刻下到地面。喜欢出入于河岸,性活泼,喜匿藏,遇 危险时常躲藏在灌丛中。
迁徙:黑喉岩鹨在中国为夏候鸟,每年4-5月迁来中国新疆和西藏部分山区森林中繁殖,10月开始南迁。
叫声:轻声的“trrt”及微弱而清晰的颤音“si-si-si-si”。
食性:主要以昆虫、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
分布范围
存在(居住地):中国(新疆西部喀什、天山、中部乌鲁木齐、博格多山、北部准噶尔盆地,西藏)、印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存在(繁殖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亚部分、中亚部分、欧洲部分)、塔吉克斯坦。
存在(非繁殖地):阿富汗、伊朗。
游荡(非繁殖地):科威特、阿曼。
游荡: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瑞典。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主要营巢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地针叶林中,巢呈杯状,由枯草茎、枯草树、树皮纤维、苔藓、松针等材料构成,多筑于灌木上或树上。每窝产卵4-5枚。卵淡蓝色,大小为17.4-21.3毫米×13.4-16.8毫米。这些卵由雌性单独孵化,孵化器为11-14天,雏鸟由雌雄共同喂养,但雌性喂养的更多(62%的食物被雌性带回巢中,而雄性则只有38%)。大约10天大的雏鸟每小时要喂食11-16次。雏鸟在孵化后11-14天起飞。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在欧洲,估计繁殖种群数量为1500-2100对,相当于3000-4200只成熟个体(国际鸟类联盟2015年)。欧洲占全球数量的比例5%以下,因此,估计该种群数量处于10000-9999只成熟个体之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6 14:3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