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壳虾
匙指虾科虾类的泛称
黑壳虾(学名:Atyidae)是匙指虾科虾类的泛称,中小型甲壳类动物,成虾体长2-3厘米,体色多变,会随环境而变色。有两对小鳌钳,鳌两指内面凹陷,略呈匙状,匙指末端有刷状从毛。下颌骨有触须,磨牙突短与切牙突没有明显分离;第一触角柄末两节长宽约相等。大颚无触须,门齿部及臼齿部不完全裂开。
动物学史
指虾科物种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15318-16430 bp,AT含量为62.20-70.19%;24个匙指虾科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基因的组成和排列模式保持一致;线粒体基因组差异位点分析显示,nd5和nd4基因变异位点比例较高且变异位点数最多;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除Paratyinae亚科为单系群外,Typhlatyinae和Caridellinae亚科均为非单系群,三者亲缘关系较近且聚为一大支,与单独成为一个类群的Atyinae成姊妹关系;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推测,Paratyinae、Typhlatyinae和Caridellinae亚科物种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出现在石炭纪中期到二叠纪时段,Atyinae亚科物种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出现在二叠纪早期到侏罗纪时段,随后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现代特征的匙指虾科种类。研究表明,nd5和nd4基因可作为匙指虾理想的分子标记进行物种遗传分析,Typhlatyinae和Caridellinae的单系性仍存在争议,地理板块运动对匙指虾科物种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形态特征
中小型甲壳类动物,大型物种,如匙指虾属可长度可达12厘米。大多数物种只有大约2-4厘米长,通常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喙,如果存在,不灵活地附着在甲壳的其余部分;甲壳无纵向外侧脊或缝合线,后缘无心脏切迹;眼睛既不特别长,也不隐藏在甲壳下;前叶有2根鞭毛,均无副枝;额角发达。下颌骨有触须,磨牙突短与切牙突没有明显分离;第一触角柄末两节长宽约相等。大颚无触须,门齿部及臼齿部不完全裂开。第二颚足末节连接于末2节的侧面。第2上颌骨末端发达,舟状颌骨近叶逐渐变细,带有一系列长毛,并延伸到鳃腔;第1上颌骨,外足终止于睫毛中,而不是宽的、部分分离的叶;头两对步足具螯,指内凹略呈匙状,末端具一簇长毛,用以收集食物。步足具或不具外肢。螯足及步足具肢鳃。
栖息环境
黑壳虾除极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栖居于盐淡水中。在户外湖泊水塘随处可见,适宜温度10-28℃。其中,米虾属(Caridina)幼虫的发育需要高盐度水体,其幼虫孵化后进入浮游期,被动漂流在海洋中,蜕变后又迁徙到淡水栖息地。
分布范围
黑壳虾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温带的淡水和海水环境中。
生活习性
黑壳虾多生活在水草茂密的水域,以藻类和动植物尸体为食。大多数物种通过使用第一腿和第二腿爪尖上的刷状刚毛从岩石和植物上收集食物残渣来进食。群体间一般无明显的争斗性。
生长繁殖
黑壳虾的繁殖通常每30-45天进行一次,具体繁殖周期根据种类以及饲养条件而略有不同。黑壳虾的繁殖类别一般可分为大卵型和小卵型,大卵型繁殖的种类卵粒较大,一般卵粒最宽处直径可以接近或超过1毫米,雌虾抱卵量一般在100粒以下,同时卵的孵化时间也相对较长,出生的幼体发育较为完善。形态上与成虾已十分接近,可以直接行底栖生活,而小卵型繁殖的种类卵粒则较小,但数量较多抱卵量一般在200粒以上,孵化的幼体与成虾有较大区别,行浮游生活,经过数次蜕壳变态方可发育成为与成虾,形态上相近的幼虾而变态次数需根据具体种类而定。大卵型和小卵型的区分可以方便爱好者较为形象地认识各种虾的繁殖方式和生存策略,但事实上这种区分只是相对而言的,其中还是有不少渐进性的种类。
下级分类
黑壳虾有45属,大约有526种。
参考资料
保护现状
444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1种为灭绝(EX),24种为极危(CR),10种为濒危(EN),61种为易危(VU),15种为近危(NT),145种为无危(LC),188种为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黑壳虾在沉积物分解、颗粒有机物处理及生境底栖生物群落组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对抑制鱼缸内藻类的泛滥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黑壳虾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水景缸清洁工”。
饲养技术
黑壳虾是草缸虾类中最容易饲养的品种,除藻能力很强,极易繁育,性格非常温和,不会对鱼缸内的任何鱼类进行攻击。无须特地喂食,对温度要求不高(但是要尽量避免高温,高于28℃会停止繁殖)。
参考资料
Atyidae.gbif.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3:38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