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鱼(学名:Alepocephalidae)是黑头鱼科鱼类的统称,又称平头鱼。共100余种,体侧扁,较延长。头大。眼大。上颌缘主要由前上颌骨构成,上颌稍突出。懿裂长,鲤耙多而且长。无鳞或被鳞,被鳞则易脱落。具侧线。背鳍基短,位于体后部,起点几与臀鳍起点相对。胸鳍短小,不具脂鳍。
体长在200-500毫米之间,个别长达1.5米。柔软的梭形鱼类,有点侧向压缩,很少伸长,鳗鱼状或深体。头部小到非常大,口鼻从短、钝到喙状或管状不等;嘴巴大,上颌骨比眼睛直径长,有些很长,眼睛中等偏大,大多数有较大的无晶状体间隙(椭圆形瞳孔在晶状体前延伸)。颌骨通常与一些眶周骨重叠。牙齿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鳃开口通常很宽,鳃耙长,数量众多,两个后鳃弓的上部元件在两侧形成一个膨胀的囊(皱襞器官),用于捕获食物颗粒;没有肩囊装置。背鳍和尾鳍通常在身体后面很远,背鳍很少在尾鳍之前,腹鳍在腹部,尾鳍分开,分叉,前鳍延伸到尾梗上,脂肪鳍缺失。鳞片摆线,多变,头部通常裸露,覆盖着光滑、薄黑的皮肤;身体裸露或有大而薄的摆线鳞片;存在于少数属中的发光体。
黑头鱼栖息在
大陆坡、
洋脊和所有海洋隆起的中深层和深海水域。已知有一种来自表层带,少数物种生活在深海平原。一些黑头鱼生活在靠近海底的地方,而另一些则生活在离海底几百米的地方。黑头鱼的生活深度在100-5900米之间,大多在500-3000米之间。
黑头鱼有四个属的成员可以生物发光,发光体的数量和分布因属而异。生物发光被认为是固有的,因为发光细菌与光合点无关。许多黑头鱼生活在小群体或大群体中。黑头鱼没有鱼鳔,依靠柔软、水汪汪的肉来浮力;少数物种可能进行日间迁徙。人们对黑头鱼生活习性知之甚少。据报道,它们以大型浮游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水母、鲈鱼、火小体和栉水母。少数物种是捕食性食肉动物,以鱼类和头足类软体动物为食,一些较小的物种可能以中上层甲壳类动物为食,例如euphausiids、
十足目(decapods)和
糠虾目(mysids)。
42种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7种为数据缺乏(DD),35种为无危(LC)。
黑头鱼的商业重要性不大,也没有专门的黑头鱼渔业。然而,它们在深海拖网渔业中被作为副渔获物捕捞,一些温带和亚热带物种的数量足以进行商业销售。黑头鱼富含蛋白质、18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非常适合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及贫血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