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鹀
鹀科鹀属鸟类
黑头鹀(学名:Emberiza melanocephala):是雀形目鹀科的鸟类。体重27-35克,体长180-188毫米。是一种体型略大并具褐色斑纹的鹀。头顶和前头黑色;上体后颈至背部呈鲜栗色,腰和尾上覆羽淡栗色,颈侧黄几环绕全颈;下体鲜橙黄色而无纵纹。繁殖期雄鸟头黑,但冬季色较暗,背近褐而带黑色纵纹,腰有时沾棕色。雌鸟及亚成鸟皮黄褐色,上体具深色纵纹。嘴短,呈圆锥形,坚实而尖;切缘微向内曲。鼻孔半遮以短额须。翅颇发达,第一枚初级飞羽常退化,第2-5枚近乎等长。爪弯曲,后爪短于后趾。与褐头鹀关系甚密,在伊朗北部的分布重叠处有混交。虹膜暗褐色;嘴铅蓝色或蓝灰色;腿和脚暗肉色。
形态特征
黑头鹀雄性成鸟春羽:顶、眼先、头侧和耳羽均黑色;颊和颈侧鲜金黄色,延伸至后颈,而形成项圈,并杂以桔栗色和黑色;上体余部桔栗色,腰部色淡而微黄;尾上覆羽灰白具黄色羽缘;小覆羽与背同色而具灰色羽缘;翅上覆羽和飞羽均黑褐,具淡黑褐色宽缘;而中覆羽和初级飞羽羽缘较白、内侧次级飞羽呈棕色;尾羽暗褐,外缘白褐而内翈白色;下体鲜金黄色,大腿羽灰而微沾桔栗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黄色。冬羽:与夏羽的主要区别是各羽全具灰色羽缘,因此头的黑色和部分桔栗色均被遮盖;下体黄色部分同样由于灰绿而呈暗色,特别是两胁更为明显。
雌性成鸟夏羽:头顶和背面淡灰褐色,微具橄榄色,具暗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淡棕黄色,腹部污黄色,在喉和体侧微具淡褐赭色,颊和耳羽灰褐或褐灰色,具小斑纹,飞羽和尾羽褐色,翼上覆羽暗褐,缘以污白色。冬羽:头顶、背、翼和尾羽具宽的亮赭色边缘;腹面羽毛具有淡赭色镶边。
虹膜暗褐色;嘴铅蓝色或蓝灰色;腿和脚暗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29-35克,♀27-35克;体长♂185-188毫米,♀180-184毫米;嘴峰♂10-14毫米,♀10-13毫米;翅♂86-100毫米,♀80-92毫米;尾♂65-78毫米,♀63-71毫米;跗蹠♂19-23毫米,♀18-23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树丛和灌木丛中以及路边、旷野、果园、农田地区。
生活习性
迁徙时分成雌雄群。除繁殖期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集成大群,休息时停歇在草茎或灌木顶枝或电线上。常在电线上鸣唱,特别在雌鸟孵卵附近树上叫的更是十分悦耳动听,悦耳的加速鸣声似黍鹀,由高栖处作叫。飞行叫声为深沉而生硬的“tchip”似黄鹀叫,或为金属音“tzik”。声似“zip-zip-zip”,随即为一短的颤音做尾音,并重复2-3次。
多在草丛和灌木上觅食,也吃灌木、浆果、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间也吃大量昆虫。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埃及、格鲁吉亚、希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黎巴嫩、马其顿、黑山、尼泊尔、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欧洲区)、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英国。
游荡: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奥地利、文莱达鲁萨兰国、中国、捷克、丹麦、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利比亚、马来西亚、马耳他、摩洛哥、荷兰、挪威、帕劳、波兰、斯洛伐克、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典、瑞士、泰国和突尼斯。
繁殖方式
黑头鹀在中国新疆天山的繁殖期为5-7月。到巢区后,雄鸟即开始鸣唱,很快便成对。它的巢和一般鹀的巢不同,多筑于高约1米的小灌木和各种小果树上,或在25-30厘米的低草上,有时也在植被遮盖下的山坡地区上。巢大而简陋,由各种植物的细茎构成,内垫细草和毛、羽等。巢的大小:外径11.5厘米、内径7.5厘米、深7.5厘米。年产一窝,每产4-5枚卵,也有6-7枚的,卵色变化较大,由浅蓝到白色或鸽蓝色,有时带绿,具暗褐和灰紫色两种斑点,在钝端形成环状。平均大小为22.4毫米×16毫米。由雌鸟孵卵,孵化期约14天。幼鸟离巢后呈家族群,然后多半分散生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2年8月青海省林草局,在全省鸟类保护管理新闻发布会上公布,青海省存在野生鸟类保护动物黑头鹀。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5: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