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是日本作家
德富芦花著长篇小说,1902年1月到6月在《国民新闻》上连载,次年2月,由警醒社以《小说黑潮第一篇》为题出版,作者计划写的其余五部都没有写出来。
内容简介
《黑潮》是由两条平行线索组成的,一是东三郎的政治悲剧,一是喜多川伯爵夫人贞子的家庭悲剧。
小说的故事开始于明治二十年(1887)四月上旬,在贵族聚会的
鹿鸣馆内,正举行由贵妇人组织的义捐演出,政府的要员几乎全部到场了,这时,赫赫有名的政府首脑、总理大臣藤泽伯爵来到会场,他还带着一个年近六十的连骨头都干瘪了的老头儿。那个老头左眼被缠在头上的绷带包着,光秃的头顶,还剩着稀稀拉拉的几根白发。人们不知道这位同总理大臣共乘马车来的乡下老头儿是谁,全场为之惊讶,窃窃议论。原来这个老头儿就是东三郎。他是被推翻的
德川幕府的旧臣,在幕府被推翻之后,曾组织过著名的“敌忾队”,同维新军血战,失败之后,身陷囹圄,侥幸逃脱杀头之罪后,瘸着一条腿,到富士见村隐居,先后靠课馆和积蓄生活。二十年来,他足不出村,把希望寄托在后来生下的儿子阿晋身上。他的一些旧友,早已同维新政府握手言欢,有的成为新政权的重臣。也有老友劝他重新出山,担任政府要职,但他拒绝了,只是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世事风云的演变,把十三岁的儿子也送到英国留学,以待复仇时机。这次是为治疗眼疾而来东京的,也要为阿晋的留学筹措经费,同时还想借此看一看京城二十年来的变化。他的昔日敌手,现任首相的藤泽伯爵把他待为上宾,劝他同政府携手合作。在东京的四十多天里,他出入贵族社会,却看到了明治政府的政治腐败,藩阀横行,世风堕落,崇洋媚外。他甚至把社会的某些前进也看作是倒退。东三郎的昔日好友,现在政府要员桧山男爵在向岛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首相及许多贵族都出席了。在这里,东三郎不仅拒绝了藤泽伯爵合作共事的邀请,反而舌战群儒,慷慨陈词,痛斥明治政府是“对陛下大不忠、对人民大不义的亡国政府。”他面责藤泽首相是“亡国政府的头目之一”,咒骂在场的政府要员都是一群追逐私利的功名利禄之徒。而且还警告他们:“政治不是玩物,人民也不是可以乱使唤的。”
东三郎虽然揭露了政府的黑暗,但由于他是站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旧幕府政杈的立场,因而只得失败而归。一部分贵族发动的
自由民权运动,也被藤泽茂光镇压而失败了。半年后,东三郎双目完全失明,他暗中自省:为什么面对着空虚的明治政府,自己磨了二十年的利剑,刚试锋芒,竟一败涂地,他对此惶惑不解。当他得知自由民权运动失败的消息时,竟中风而瘫痪,处于昏迷状态。当儿子阿晋从英国赶回来时,他只留下“报仇”的遗言而去世了。
喜多川伯爵夫人贞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受到严格的封建伦理的教育,既是一个美人,又是一个以遵守妇道而出名的贤惠夫人。可是,荒淫无耻的喜多川伯爵是一个喜新厌旧的色鬼,在贞子生下女儿道子之后,他就对贞子日益冷淡下来,而贞子不敢稍有怨意。喜多川伯爵买下村女阿隅并生下一子后,对贞子就更加冷淡了。贞子因为兄弟求官一事,曾见过首相藤泽伯爵。藤泽也是一个玩弄女人的色情狂,但对以守妇道而著名的贞子尚不敢放肆。可是喜多川伯爵却产生怀疑,污蔑贞子,直至把她关闭在别墅里。贞子不堪丈夫虐待而自杀。
创作背景
日清战争以后,
日本军国主义的反动本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面对着冷酷的现实,德富芦花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早年为之奋斗的自由民主理想完全化为泡影,因此,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也由追求、赞颂,变为怀疑、否定。这种变化,又通过他与长兄的尖锐矛盾表现出来。
德富苏峰背离了自己所倡导的
平民主义的进步观点,投奔反动阵营,成为军国主义的吹鼓手。德富芦花毅然同他断绝了关系,于1902年退出“民友社”,组织了“黑潮社”。就在这一年,德富芦花怀着痛苦和激愤的复杂心情,写出了长篇小说《黑潮》。他把写给长兄的决裂信作为该书的“代序”。
德富芦花原计划将《黑潮》写成六卷本的宏篇巨著,来反映从1887年至1901年日本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第一卷出版后,作家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接受了
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的观点,这和《黑潮》所宣扬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便中途搁笔,其余各卷也就注定不能问世了。不过第一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首尾贯穿的情节线索,仍然是一部完整的长篇。
人物介绍
东三郎原是幕府家臣,明治政府建立后,他拒绝倒向新政权,蛰居山中。新政权对幕府要人采取收买政策,也曾多次邀请东三郎出山“共襄国政”,但均被拒绝。这次进京,是为了医治眼疾和给留英儿子筹措学费,也是应老友桧山大臣之邀,顺便看看政府黑暗腐败的实情。
东三郎在鹿鸣馆的乌烟瘴气的游艺会上目睹了达官贵人们的骄奢狂暴,十分厌恶。又从弟弟之口了解到以首相为头子的那些显要们“利用国家机密做投机买卖”,恣意糟踏妇女等等行径,这更激发了东三郎与统治者对立的心情。他那满腔怒火在桧山大宴群臣的宴会上犹如火山爆发突然喷射出来。东三郎拒绝首相派他当县官,并与他们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战。但在这场舌战中他并未取胜,最后失望地回了山乡。
不久他双目失明,想到起初拔刀相向的新旧统冶者,却一个个携手合作、“举杯谈心”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这时,他收到了在野党报纸主编的来信,得知在野党受到迫害一律被逐出京城,而他们头头却进了内阁之后,一怒之下得了脑溢血,不久含恨死去。临终时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喜多川伯爵夫人贞子是个温顺贤淑、一尘不染的美人,十七岁同死了夫人的喜多川伯爵结了婚。贞子结婚两三年就受到冷遇和虐待。后丈夫又纳新妾阿隅,她在丈夫宠爱下十分骄横,生子后更为嚣张,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贞子因此倍受丈夫打骂凌辱,可她依旧逆来顺受幻想感化丈夫。伯爵诬蔑夫人与首相私通,将其幽禁乡间,甚至不准与唯一亲人女儿见面通信,贞子心灵受到摧残。当她得知女儿被父毒打成疾时,万念俱灰,终于自尽。
贞子的女儿道子,被父亲毒打成疾,十岁时看破红尘入了空门,落发为尼。
作品鉴赏
主题内容
小说的情节最初是由德富苏峰(德富芦花的兄长)确定的:有个对明治政府抱有反感的志士落魄而死,他的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与政府作斗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儿子的眼界渐开,对政府的反感逐步消失。最后他与敌方可爱的姑娘结成了美满的婚姻。德富芦花在《黑潮》中突破了长兄定下的框框。他站在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通过封建武士东三郎和藩阀官僚藤泽伯爵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贵族妇女贞子被折磨致死的悲惨遭遇,抨击了明治政府的罪恶,并将藩阀官僚的专横残暴、荒淫无耻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天皇专制制度的愤懑情绪。在日本资本主义的青春期,作家透过繁荣昌盛的表象,看到了它的腐朽本质和必然衰败的端倪。
《黑潮》中的总理大臣等上层人物,大都以真实人物为原型,故有“日本外史”之称。小说从政治和道德两个方面,对明治政府和贵族社会的政治黑暗和道德腐败等,作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这是一个不彻底的革命,当维新风暴一过,昔日誓不两立的仇敌,立刻握手言欢,同朝共处,统治人民。小说中的总理大臣藤泽伯爵对东三郎说:“所谓敌我分明,对抗相争,所谓并肩同座,举杯谈心,那真可以算是彼一时也,此亦一时也。”这就道破了新旧贵族合流的实质。东三郎的旧友桧山,本是幕府重臣,已被封为男爵,在明治政府中占据枢要的职位。对此,死抱住忠臣不二的封建伦理观念的东三郎,是不理解的。他以为明治政府比幕府时期更腐败,更背离人民。其实是一种顽固的偏见。作者借东三郎之口批判明治政权,但并未美化这个批评的勇士。同样,也揭示了他的倒退的立场和悲剧性格。他毕竟是一个开历史倒车的旧时代的遗老,他磨了二十年的利剑,实则是生了锈的幕府时代的信条,他的败退,是必然的。正像他双目失明和瘫痪一样,在政治上也是一位真正的盲者和废人。至于喜多川伯爵夫人的自杀,除了揭露贵族腐朽的生活外,也说明被损害的女性只是死抱封建伦理道德,逆来顺受,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艺术特色
主要特点
《黑潮》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在于批判的倾向和讽刺手法的结合。从内容看,小说的主题是严肃的,作者从政治腐败和道德堕落两个方面,对明治政权的统治阶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可是,批判者的东三郎本也是一个被批判者,他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悲剧人物。二十年中,他冷眼旁观,坐以待变,一朝初试锋芒,无异以卵击石,一败涂地,成为历史和新权贵们嘲弄的对象。而且,他那光秃的头顶,缠着纱布的独眼,矮小而干瘦的身子,其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形象。他出现在金璧辉煌、珠光宝气的贵族宴会和游乐场上,口中还发出一连串锋利而过时的言辞,就显得更加矛盾。这种讽刺手法,无疑地增强了批判的效果。
情节安排
《黑潮》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主次要两个情节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对统治阶级的腐败罪恶一是从社会上、一是从家庭里进行揭露,既使情节发展跌宕多变、引人入胜,又使其在深入揭示主题思想上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其次是以鹿鸣馆游艺会作开端,以宴会上舌战群臣作高潮的两个场面的选择得当,产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人物刻画
《黑潮》的人物刻画有的用工笔画手法精描细绘,有的用写意手法几笔勾成,浓描淡写各得其当。主要人物栩栩如生,次要人畅也跃然纸上。该作品把怀旧、保守的前朝遗老作为正面主人公,限制了作品应达到的思想高度;把出家作为富有反抗精神的道子的归宿,有损于叛逆者的形象。
作品评价
日本文学评论家
吉田精一在《
现代日本文学史》中指出:“《黑潮》既具有暴露现实政治的政治小说性质,又具有描写紊乱的贵族家庭那种家庭小说的性质,是一部把二者交织在一起的作品。”
出版信息
《黑潮》于1902年1月到6月在《国民新闻》上连载,次年2月,由警醒社以《小说黑潮第一篇》为题出版,作者计划写的其余五部都没有写出来。中国于1960年出版了金福译的中文本,1978年再版时,附有丁永写的前言。
作者简介
德富芦花,日本作家。出生在熊本县,少年时受到
自由民权运动的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1889年开始写作,因小说《杜宇》而出名。1907年曾去耶路撒冷朝圣,并拜见了他一直崇敬的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归国后向往田园生活,创作中对社会黑暗的剖析和鞭笞在晚年的作品中有所减弱。他的主要代表作是190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黑潮》,揭露了明治政府的奢侈昏聩和专横暴虑,是一部形象的社会政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