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眉长尾山雀
山雀科长尾山雀属动物
黑眉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bonvaloti):体型纤小,体长11厘米。金眼,宽阔的黑色眉纹向上遮盖了头部,只留头顶中央一道棕色的,向下差不多覆盖了面颊,整个头以及面颊像裹了蒙面的黑布,衬托的金眼在一片黑色中像锥子一样闪烁。似黑头长尾山雀但色淡,额及胸兜边缘白色,下胸及腹部白色。似黑头长尾山雀但色淡,额及胸兜边缘白色,下胸及腹部白色。虹膜黄色;嘴黑色;脚褐色。
形态特征
黑眉长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额白头,头顶一条宽阔的中央冠纹亦为白色,到后部中央冠纹变为淡棕色,眼先和头顶两侧辉黑色。上体灰棕而沾橄榄色,下背和腰部暗灰棕,腰羽具浅栗色端斑形成一棕栗色狭带。两翅暗褐色,内侧飞羽羽缘灰棕色,小翼羽和初级覆羽外翈黑色,尾上覆羽暗灰色,尾羽黑褐色具蓝灰色羽缘,外侧3对尾羽先端白色,越向外白斑越大,最外侧一对尾羽几纯白色。颏和上喉灰黑色,下喉白色,上胸、颈侧和腹中部白色,胸点字、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沙栗色,其中尾下覆羽具灰白色羽端。
共有2个亚种,区别在于指名亚种上体灰色较显著,中央冠纹较白,下体多棕褐色,胸带亦较宽。川北亚种(obscuratus)似指名亚种,但色暗而深且褐色较重。
虹膜桔黄色,嘴黑色,脚棕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6-8.5克,♀5-8克;体长♂107-118毫米,♀105-120毫米;嘴峰♂6.5-8毫米,♀7-8毫米;翅♂54-59.5毫米,♀53-59毫米;尾♂55-61毫米,♀53-57毫米;跗蹠♂17-19毫米,♀17-18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华山松云南松等针叶树和栎类植物混生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海拔高度2000-2700米。
生活习性
留鸟,不迁徒。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常见成10多只的松散小群穿梭于树木枝叶间,叫声:为短促的单音ssrit,示警时发出金属般尖细颤音seehwiwiwiwi。也作干涩的颤鸣声及高音seeh-seeh-seeh,尤其在飞行联络时。并发出微弱的“吱、吱、吱”叫声。食物主要为昆虫和草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和缅甸。中国分布于四川马尔康、茂汶、灌县、宝兴、康定、稻城、乡城、巴塘、丹巴、木里、会东、雷波、甘洛,贵州威宁,云南中甸、维西、丽江、贡山、泸水、腾冲、盈江、永平、漾濞、永善、永仁、昆明,西藏察隅、波密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在杜鹃和高山栎树的树杈上,巢为椭圆形,开口于近顶端的一侧。主要用苔藓、地衣、绵羊毛、细草、鸡毛和蜘蛛网等材料构成。巢距地高0.8-2米,巢的大小为平均量度为外径9.3(7.3-10.0)厘米,内径7.2(1.9-4.2)厘米。巢内垫有雉鸡、白腹锦鸡、山斑鸠以及家鸡等鸟类的羽毛。有的巢口还用这些鸟毛作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1枚,每窝产卵4-5枚。产卵期间亲鸟还继续衔羽毛垫巢和盖卵。卵白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14.4(12.6-15.8)毫米×10.6(9.2-12)毫米,重0.57(0.5-0.7)克。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坐巢时间明显较雄鸟为长,孵化期16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完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毛。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3年4月28日消息,六盘水市林业局在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发现并拍摄到黑眉长尾山雀,据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鸟类专家,本次拍摄到的黑眉长尾山雀属贵州省境内首次记录。
参考资料
Aegithalos bonvaloti.The IUCN Red List.2017-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4 21:1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