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高大竹类,幼杆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黑竹,杆上逐渐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杆环与锋环均隆起,锋鞘背面具微小深褐色斑点,被微量白粉;箨舌拱形,紫色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叶片膜质;笋期4月下旬,花期7月。
黑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茎初长时绿色,以后遂渐变成黑色,叶子披针形,背面微带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绿色而略带紫色。茎坚韧,可以做手杖、书架等。也叫紫竹。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绒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中部节间长25-30厘米,壁厚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隆起,且竿环高于箨环或两环等高。箨鞘背面红褐或更带绿色,无斑点或常具极微小不易观察的深褐色斑点,此斑点在箨鞘上端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较密的淡褐色刺毛;箨耳长圆形至镰形,紫黑色,边缘生有紫黑色繸毛;箨舌拱形至尖拱形,紫色,边缘生有长
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末级小枝具2或3叶;
叶耳不明显,有脱落性鞘口繸毛;
叶舌稍伸出;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长3.5-5厘米,基部托以4-8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
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
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每片佛焰苞腋内有1-3枚假小穗。小穗披针形,长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小穗轴具柔毛;颖1-3片,偶可无颖,背面上部多少具柔毛;外稃密生柔毛,长1.2-1.5厘米;内稃短于外稃;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花期7月。
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
湖南南部与
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
移植母竹或埋鞭根繁殖。母竹以选2—3年生,秆形较矮小,生长健壮者为佳。挖母竹时,应留鞭根1米许,并带
宿土,除去秆稍,留分枝5—6盘,以利成活。埋鞭繁殖,
应选生长良好的鞭根约1.5米左右,笋芽饱满,2—3年生者,于早春二月间栽植为宜。
此竹宜种植于庭院山石之间或书斋、厅堂、小径、池水旁,也可栽于盆中,置窗前、几上,别有一番情趣。紫竹杆紫黑,叶翠绿,颇具特色,若植于庭院观赏,可与
黄槽竹、
金镶玉竹、
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种同植于园中,增添色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