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腰啄木鸟
啄木鸟科大金背啄木鸟属动物
黑腰啄木鸟(学名:Chrysocolaptes festivus)是啄木鸟科、大金背啄木鸟属的一种鸟类。体长29厘米。头部呈白色,带有有明显的深色胡须条纹,黑色眼斑从颈部两侧延伸。白色的后颈一直延伸到背部,黑色的肩斑也延伸到背部,形成与白色边缘相接的V形黑色图案,与黑色肩斑融为一体。其余的上体和翅膀为金黄色。臀部和尾巴为黑色,下体为白色,带有深色V形斑纹。成年雄鸟的羽冠为红色,雌鸟为黄色。幼鸟的颜色与雌性相似,但颜色较暗。
动物学史
1780年,法国博学者乔治-路易·勒克莱尔,布丰伯爵(Georges-Louis Leclerc)在其著作《自然鸟类史》中描述了黑腰啄木鸟,该鸟类的样本采集自印度西南海岸的果阿Picus festivus
黑腰啄木鸟已经被归入大金背啄木鸟属(Chrysocolaptes
形态特征
黑体型腰啄木鸟体型较大,体长29厘米。它具有典型的啄木鸟体型。白色的后颈一直延伸到背部,黑色的肩斑也延伸到背部,形成与白色边缘相接的V形黑色图案,与黑色肩斑融为一体。其余的上体和翅膀为金黄色。臀部和尾巴为黑色,下体为白色,带有深色V形斑纹。头部呈白色,带有有明显的深色胡须条纹,黑色眼斑从颈部两侧延伸。与其他啄木鸟一样,该物种的喙尖笔直,尾巴坚硬,可以支撑树干,脚为对趾或“轭式”,两个脚趾向前,两个脚趾向后。长舌头可以向前伸出以捕捉昆虫。
成年雄性黑腰啄木鸟的头冠为红色,雌性为黄色。幼鸟的颜色与雌性相似,但颜色较暗。
黑腰啄木鸟是典型的啄木鸟,具有直尖喙和可支撑树干的硬尾。具有对趾足啄木鸟的特征,两个脚趾向前,两个脚趾向后,有助于它们在树上生活。雄性啄木鸟的红色冠和该物种独特的颜色使它在啄木鸟中脱颖而出。虽然黑腰啄木鸟独特的颜色和大小使其非常与众不同,但它可能会与同一范围内的其他啄木鸟混淆。然而,白色颈背、金黄色背部和雄性红色头冠的组合是关键的区别。
栖息环境
该物种与开阔的森林和灌木丛有关,这些森林和灌木丛散布着树木,为觅食和筑巢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生活习性
表现出典型的啄木鸟行为,利用其坚硬的尾巴支撑身体,在树干上寻找食物。它的长舌头善于向前猛扑,从树皮内捕捉昆虫。食物主要是昆虫,它能熟练地用长而粘的舌头从树皮中吸取昆虫。
分布范围
黑腰啄木鸟是一种广泛分布但数量稀少的当地繁殖鸟,遍布印度次大陆,在印度中部和南部以及斯里兰卡都有发现。
繁殖方式
该啄木鸟的繁殖习性和同属的物种相同,在树洞中筑巢,营巢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也在混杂有竹林的疏林中,甚至在农田地边的枯死树上筑巢,营巢树心材多已腐朽,易于啄凿。巢洞开口较大,多在7-8厘米左右。每窝通常产1-2枚白色的卵。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10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金背啄木鸟属的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分布广泛,在印度当地相当常见,在尼泊尔并不常见(del Hoyo等人,2002年)。
趋势解释:由于没有证据表明该物种数量下降或受到重大威胁,因此认为该物种种群数量稳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30 10:13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