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鹧鸪(学名:Francolinus francolinus)是雉科、鹧鸪属的鸟类。体长36厘米,翼展50-55厘米,体重400-500克。
雌雄异形,雄鸟羽色由黑,棕,栗和白色组成多彩的斑纹,十分醒目。雌鸟上体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臀部和尾上覆羽的基本黑色被棕色取代。雌雄裸露的部分是相同的:喙黑色、
虹膜棕色、腿红色,只有雄鸟才有
距。
形态特征
黑鹧鸪体长36厘米,翼展50-55厘米,体重400-500克。雌雄异形,该物种的两性伙伴非常不同。然而,有一个细节除外,即裸露的部分是相同的:黑色的喙、棕色的虹膜、红色的腿,只有雄鸟才有
距。
雄鸟的头顶和颈背呈浅棕色,带有黑色条纹。下颏、喉咙和环绕白色耳斑的脸部两侧均为纯黑色。宽阔的亮栗色颈圈包裹着颈部的下半部分。胸部和下体呈黑色,侧面有大量白色斑点。肛门区域呈白色。披羽和上背部呈黑色,带有白色斑点。黑色的臀部和上尾上覆羽有狭窄而细密的白色条纹。其余的上体为棕色,带有黑色和浅黄色的斑点和条纹。
雌鸟的头顶和颈背为棕色,带有深色条纹。头部和颈部的两侧为浅黄色,耳覆羽为深棕色,喉咙为白色。胸部和整个下体呈浅黄色,带有深色条纹和扇贝纹,在下腹部区域逐渐褪为红褐色。下颈背呈暗黄色。上体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臀部和尾上覆羽的基本黑色被棕色取代。
幼鸟类似于雌鸟的浅色版本,下体颜色暗得多,斑纹也更加隐蔽。
栖息环境
黑鹧鸪的栖息地多种多样:灌木丛覆盖的耕地低地、大片灌木丛生的草地、长满灌木和芦苇的河流三角洲和湖岸。在当地,黑鹧鸪生活在海拔高达2500米的印度和尼泊尔的耕地山坡上。然而,在春季,黑鹧鸪偶尔会造访高海拔地区。
分布范围
留鸟:阿富汗、阿塞拜疆、塞浦路斯、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土耳其;
繁殖地:亚美尼亚、不丹、格鲁吉亚、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疑似灭绝:孟加拉国和沙特;
灭绝:意大利和西班牙;
重新引进(留鸟):葡萄牙;
游荡(非繁殖地):黎巴嫩;
疑似灭绝和引进:关岛、美国(夏威夷群岛)。
黑鹧鸪的分布范围延伸至南亚,之前直到19世纪,一直延伸至南欧的地中海盆地。其分布范围非常分散,始于西部的塞浦路斯、土耳其南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其分布范围断断续续地延伸至约旦最西北部、阿塞拜疆、伊朗北部、毗邻的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和波斯南部。其东部边界在孟加拉国。此前,黑鹧鸪生活在阿富汗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以及尼泊尔和不丹。近期也有人试图将其重新引入意大利和葡萄牙。
生活习性
行为
该物种性格凶猛而谨慎,很少在空旷的地方看到它,除非它尾巴稍微竖起穿过轨道或雄性唱歌时。它们通常成对或家庭群体游走,在掩护下寻找食物,但很容易进入耕种的农业地区。在清晨和傍晚尤其活跃。雄性从地面或低处(即低树或栅栏柱)发出刺耳、不和谐的歌声。在这种情况下,它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姿势:头部抬起,翅膀放下,尾巴展开。否则,就是一个专属的“伫立者”,不愿飞翔。在极少数情况下,当它受到危险的压力而从地面上跳出来时,它的飞行由快速的翅膀拍动和短暂的滑翔组成,其飞行方式更像是
雉鸡而不是鹧鸪的飞行。这种飞行表演很短暂,因为黑鹧鸪很快就冲到陆地上并返回掩蔽处。
声音
在正常情况下相当安静,黑鹧鸪有一个显著的警报声,可以让人远离。这是一系列刺耳而不和谐的音符,前面是刺耳的金属叫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再现:“clip,gek-ge-gek,gek-ge gek”。它与
花彩鹧鸪的鸣叫声非常相似。
食性
黑鹧鸪的饮食很杂。就其食物的植物部分而言,它主要以栽培种子(它在农业区收集的各种谷物)、野草种子、落下的浆果、茎和块茎为食。至于动物部分,它们吃白蚁、蚂蚁和它在地面上捕获的昆虫。
生长繁殖
黑鹧鸪的筑巢期有很大差异:里海周围的低地筑巢时间为4月下旬至6月,但印度次大陆筑巢时间则在一年中的不同月份。这是一种一雄一雌制的物种。它们的巢穴是地面上的一个凹坑,周围铺着草,隐藏在草丛下。一窝卵的数量因地区而异。在印度一窝卵平均有6-9枚,巴基斯坦有4枚,阿塞拜疆有8-12枚。卵的颜色为黄橄榄色到棕色。雏鸟孵化后,亲鸟双方都会照顾雏鸟。幼鸟在第一个冬天会和父母待在一起。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8月9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黑鹧鸪在欧洲的种群估计为8,000-21,000对,相当于16,000-42,000只成熟个体(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欧洲占全球分布的不到5%,因此全球种群的初步估计为320,000-840,000只成熟个体,尽管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估计。因此,种群被置于300,000-849,999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
趋势解释:由于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因此认为黑鹧鸪的种群数量是稳定的。在欧洲,种群规模估计在波动(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