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
历史沿革
小南山遗址发现于1958年,1971年、1980年和1991年曾做过小规模考古工作。
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连续发掘,总揭露面积1600平方米,取得了黑龙江流域考古研究历史性新突破。
遗址特点
小南山遗址存在五支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第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17000~13000年,发现5000余件打制石器和珍贵的早期陶片,石制品以两面器和大量石片为主,陶片火候较低,夹砂,内外表面有压印草痕。这与1980年在小南山南端山崖下发现的“猛犸象屠宰点”同时,展现出一幅更新世末期乌苏里江流域史前猎人活动的立体画面,也为俄罗斯境内探寻近百年的奥西波夫卡文化找到了直接源头。
第二期文化遗存以相距75米的两片墓区、总计50余座的土坑竖穴墓为代表。依据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结合获得的7个C14测年数据(其中2个为人骨样品),确定该期遗存为距今约9200~8600年。墓坑大小不一,长250~70厘米不等,人骨保存不佳,随葬石、玉、陶器。墓葬之上方均有封土积石,其积石的方式有所不同:南部以单体封石为主,即每座墓葬各有自己的积石封墓;北部则以整体封石为特点,所有的墓葬都被压在同一石堆之下,仅直径5厘米以上的石块就有13000余个,最大者近200公斤,总重量达14余吨。
第三期文化遗存约距今4700~4500年,是由10余座半地穴房址组成的村落。发掘房址1座,出土器物主要为平底筒形罐,陶器表面纹饰繁缛,以细密篦点纹为底,上加划蜗旋纹,其文化特征与俄罗斯境内的
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相同,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具有明确层位关系的此类文化遗迹,扩展了该文化分布的南界。
第四期和第五期文化遗存分别属于西周中期和西汉时期,遗迹均为半地穴房址。根据地表所见考古现象判断,总数在20座以上。其中有3座房址经过发掘。有限的出土器物表明:第四期文化遗存以颈部饰折线纹的陶壶为代表;第五期文化遗存以素面陶壶为特征。两者在中国境内此前从未发现,在俄罗斯境内也只有零星的线索,小南山的发掘为这类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提供了经验。
文物遗存
1971年和1991年,发现墓葬1座,系二人合葬墓,为土坑竖穴式,仰身直肢葬。墓中出土有玉器、石器、牙坠饰等随葬品,玉器有玦、环、珠、斧、矛、匕、簪等60余件。石器以打制为主,有矛、镞、刮削器、尖状器,还有少量磨制石器斧、镞。陶器主要有罐、钵两种,多数为素面,有少量方格拍印纹、刻划纹、篦点戳印纹。从玉器特征看,遗址的有些特征与依兰县
倭肯哈达遗址近似,且与
红山文化有一定的文化联系。
玉器
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玉器120余件,加上以往发现总数超过200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尤其玦饰、玉管、璧饰等,对其后的东亚玉器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玉器上多见砂绳切割技术留下的弯曲条形痕迹,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六千多年。砂绳切割技术后来成为红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艺,奠定了中华玉器文化早期蓬勃发展的技术基础。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饰物中,软玉占半数以上,在玦、环、匕等重器中比率更高。
桂叶形石器
桂叶形石器即桂叶形石矛。呈桂叶形,两头有尖,通长25厘米、宽5.8厘米。通体压琢,多次加工,形制规整对称,薄厚均匀,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
骨器
骨制品,其中一件是用猛码象肩脾骨制成的尖状器,毛坯的两端均保留有修理痕迹,正面有四处人工刻痕。
哺乳动物化石
哺乳动物化石为真猛犸象一种,主要是门齿、白齿、肢骨和肋骨等。
文物价值
小南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东北亚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该遗址所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及取得的考古新成果,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对话的能力。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为理解鲜卑、契丹、女真和满族的强势崛起找到了历史逻辑,证明白山黑水的古代渔猎先民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早期进程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小南山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小南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
交通信息
自驾:自双鸭山市饶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小南山遗址,大约用时5分钟,路程约1.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