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汉语二级字,读作黝(yǒu),形声。从黑,幼声。本义指淡黑色。
现代释义
基本解释
● 黝
英文翻译
◎ 黝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黝
〈形〉
(1) (形声。从黑,幼声。本义:淡黑色)
(2) 同本义 [black]
一命赤袚幽衡,再命赤韨幽衡。——《
礼记·玉藻》。唐· 孔颖达疏引 孙炎注《
尔雅》云:“黝,青黑。”
(3) 又如:黝牲(黑色的牲畜);黝垩(以黑色和白色作涂饰);黝犊(黑色小牛);黝瘦(又黑又瘦);黝绿(浓绿);黝泽(浓黑而有光泽);黝面(青黑色脸面)
(4) 缠绕的样子 [winding]。如:黝纠(相连绕的样子)
(5) 长长的样子 [long]
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
文选·潘岳·闲居赋》
词性变化
◎ 黝
〈动〉
(1)
(2) 又如: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黝锈(发黑生锈)
汉语字典
[①][yǒu]
[《广韵》於纠切,上黝,影。]
(1)淡青黑色。
(2)长貌。
[②][yǒu]
[《集韵》於九切,上有,影。]
涂饰黑色。
[③][yī]
[《广韵》於脂切,平脂,影。]
(1)县名。即黟县。在安徽。
(2)黑木。
方言音韵
赣方言:iu5,黑得转黝
常用词组
黝黑 yǒu hēi
[suntan]∶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正韵》於纠切《韵会》幺纠切,𠀤音怮。《说文》微靑黑色。《玉篇》黑也,微靑色也。《尔雅·释器》黑谓之黝。
又《释宫》地谓之黝。《注》黑饰地也。《周礼·夏官·牧人》隂祀用黝牲。《注》读若幽,黑也。隂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
又《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互黝纠而搏负。《注》黝纠,特出貌。
又《广韵》於脂切《集韵》於夷切,𠀤音伊。《前汉·地理志》丹阳郡黝县。《注》本作黟,其音同。
又《广韵》《集韵》𠀤於九切,音懮。《广雅》黝垩涂也。礼,天子诸侯之楹黝垩。
又《集韵》云九切,音有。义同。
又一笑切,音要。一曰用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