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最大的淡水鳖类(鳖科鼋属动物)
鼋(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 ),又称癞头鼋、绿头鱼、兰团鱼等,属于龟鳖目鳖科鼋属。它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者,体长80~120cm,体重50~100kg。其体色为橄榄绿色或青灰色,头颈背面有黄褐色及黑褐色斑点。背甲为青灰色或青褐色,腹甲粉白色且无斑纹,四肢和尾巴的颜色与背甲相同。头部较小,吻突短,不能完全缩入体内。
动物学史
进化史
龟鳖类是较古老的爬行动物,与恐龙同期,首次出现于晚三叠纪,已有超过2.5亿年历史。它们与鳄鱼类和鸟类共享共同祖先,并在约2.51亿年前分化。鼋(Pelochelys cantorii)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分歧大约发生在5500万年前。
100万至400万年前,鼋和中华鳖的种群数量减少。鼋在25万至50万年前种群数量翻倍,中华鳖在11万至13万年前种群数量开始回升,之后两者种群数量维持较低水平。
命名史
鼋属最早确立为两个独立种类:分布于东南亚的鼋(Pelochelys cantorii)和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北部的鼋。1853年,Owen依据澳大利亚标本命名Trionyx bibroni,后归入Pelochelys属,更名为Pelochelys bibroni。1864年,Gray根据马六甲标本命名Pelochelys cantorii,但此命名后被废弃,广泛使用Pelochelys bibroni。
Webb在新几内亚发现的新标本与亚洲个体不同,新几内亚鼋在颈部、背甲斑纹及疣粒等特征上有显著区别。因此,Webb认为Owen采自澳大利亚的标本与新几内亚标本为同一物种,命名应有效,称为Pelochelys bibroni。而Gray采自马六甲的标本应为东南亚广泛分布的鼋,命名同样有效。依据优先权原则,鼋的命名恢复为Pelochelys cantorii。
形态特征
鼋属大型鳖科动物,为淡水龟鳖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80~120cm,体重50~100kg,部分个体可超过100kg。其体色为橄榄绿或青灰色,头颈背有黄褐及黑褐色斑点,背甲青灰或青褐色,无斑纹,腹甲粉白色,无斑,四肢和尾巴色与背甲一致。
鼋头较小,头背宽平,皮肤光滑;吻部圆润,宽短,约为眼眶直径一半,鼻孔位于吻端,每侧有一个开孔,中隔分隔;眼睛小,位于额部背侧方;两颌至口角有宽唇褶,可上下翻折。颈部粗短,头不能完全缩入壳内。
鼋背部、颈背光滑,皮肤褶皱形成网格,后颈肥厚与背盘相连。背部平坦、扁圆,边缘有结缔组织组成的厚裙边,前缘平直,后缘微凹。成体腹部有四块发达的胼胝,四肢粗扁,不能缩入壳内,趾间蹼发达,前肢外缘和蹼白色,有三爪。尾短,雌性尾不露出裙边。肋骨八对,最后一对在背中线相切。上腹板小,被内腹板分隔,腹面舌腹板、下腹板和剑腹板发达。
幼体背甲、头部、颈部及四肢有不规则黑色和浅灰色斑点,裙边边缘白色。幼鼋头颈和背部不规则小黑斑,裙边浅黄色。
相比中国其他鳖类,鼋头部比例较小,吻突短,其特点是背甲裙缘宽大,前缘与颈根皮肤融合,背甲前缘不明显,头部不能完全缩入壳内。
栖息环境
鼋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和溪流的深潭中,喜欢水质清澈、水流缓慢的江河或水库深处。健康的鼋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水中度过,栖息于宽度超过50米的河流河床沙底。
分布范围
全球分布范围包括缅甸、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菲律宾、泰国、印度、孟加拉国、老挝、柬埔寨、苏门答腊、巴布亚新几内亚及中国等地。
中国境内,鼋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鼋为杂食性动物,其食物包括螺、虾、蚯蚓、小鱼、青蛙等,有时也取食植物。其食量极大,每次摄入食物可达体重的5%,随后可在半个月内不进食。捕食时,鼋潜伏在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起攻击。 鼋没有牙齿和舌头,吃东西时依靠上下颌咬合吞食。对于大块食物,有时用前爪撕裂,小块食物则直接吞下。
潜伏习性
鼋喜欢潜藏在沙中,当裙边摆动时,能迅速埋入泥沙中。它在水中游泳速度较快,但遇危险时,会迅速潜入沙子中躲避。
节律行为
日节律
夜晚,鼋会到河流浅处觅食。白天藏于溪流深潭中,偶尔浮出水面呼吸。浮出水面时,通常头部朝下,但夏季有时头部朝上。如果鼋在水面浮游,预示台风来临;头部向上翘起,表示上游可能有暴雨。
季节节律
鼋通过肺、皮肤和咽喉进行吸氧,因此能在野外冬眠。每年11月进入冬眠期,次年4月结束。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鼋的繁殖期为每年5月至9月。交配时,雄鼋追逐雌鼋,时而浮出水面,掀起浪花。雌鼋在产卵前数天,晚上20:00至次日凌晨2:00之间爬上岸寻找产卵地点,确认安全后挖窝产卵。整个过程分为选巢期、掘巢期、产卵期、掩巢期和回水期五个阶段。产卵完成后,鼋会用后肢掩盖卵并遮掩爬行痕迹,最后返回水中,直至下次产卵时再回到沙堆。每次产10多枚卵,最多可达100余枚,每年产卵5~6窝,间隔期为12~20天。
生长发育
鼋的卵呈圆形,具有坚硬的钙质层,直径约40mm,重量为(16.82±1.99)g。鼋不孵卵,也不护幼。在24.2~33.1℃,用含8%水的细沙或50%水的蛭石孵化,平均孵化期为(64.94±3.47)天。刚孵化出的稚鼋平均体重为(13.60±0.85)g。野生鼋需10年以上才能性成熟,最小性成熟重量为15kg。
人工繁育
繁育环境
鼋繁育池塘的水源以水库水或地下水为宜,通过加或排水保持水位稳定。池塘水质要求pH值6.8~7.5,氨氮含量0.3~0.8mg/L。池底铺设细河沙,中部设低于水面的产卵平台,平台上堆沙供产卵用。池塘周围可种树或搭建顶棚以遮阳挡雨。
繁育管理
亲鼋饲喂
清明后,每隔一天投放1.5~2.0kg的鱼肉,包括鲢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鲤(Cyprinus carpio)。不定期投放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䱗(Hemiculter Leuciscl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等活鱼苗作为活饵。
鼋卵孵化
使用铺有1:1.1比例蛭石与水混合物的塑料盒作为孵化器。将同一窝卵排列在盒中央,覆盖相同湿度的蛭石。孵化箱温度设定为30°C,湿度为80%。孵化约15天后检查卵的发育情况,将不良卵单独孵化,每35天更换一次蛭石。
稚鼋培育
新孵出的稚鼋,待脐带脱落后,转入圆形水桶中,使用过滤循环水,保持pH值7~7.5,氨氮≤0.5mg/L。水桶中铺沙放水,密度为100只/桶,饲喂体长1~2cm的食蚊鱼。随个体增大,保证饵料适口性,降低养殖密度,扩大培育池面积和底部河沙厚度。第1年室内培育可提高越冬成活率,此后可在室外水泥池培育,需保持良好水质和饵料适口性。
物种现状
保护级别
2018年,鼋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极危(CR)。
2021年,其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相关国际贸易被明确禁止。
种群现状
鼋体型庞大,栖息在水底深潭,在水中几乎没有天敌。然而,近现代以来,鼋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灭绝。根据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鼋在过去三代(30年)中,野外种群数量至少减少了80%,且预计这种下降趋势将继续。由于其珍稀程度,鼋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在中国的历史上,鼋曾分布在江西、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但近年来,仅偶尔在海南、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地有发现鼋的报道。根据2019年的数据,近10年在中国野外基本没有发现野生个体,仅有6个人工圈养基地共有13只成体受到人工养护,鼋的野生资源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致危因素
首先,鳖科动物及其卵一直是沿河居民的重要蛋白质食物来源,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人们大量捕捉和猎杀鼋及其卵,直接导致了鼋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
其次,人类活动对鼋栖息地和产卵场的干扰带来了严重破坏。诸如开采河砂、兴建水利工程等活动破坏了鼋的栖息地和产卵场。此外,渔业资源的减少和河流污染也是导致鼋种群减少的重要原因。
第三,外来物种如鳄龟属(Schweigger)等捕食鼋幼体,直接危害其生存。同时,外来物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鼋有生态位竞争,也对鼋的生存构成威胁。
保护措施
首先,中国已建立了1个鼋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十多个鼋县市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11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年)》,明确了鼋的保护目标和任务。
其次,开展全人工繁育工作。据2021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共有6处存有成鼋个体13只,其中有2处成功进行了人工繁育,成功实现了鼋的人工保种。在2015年到2022年间,广东省佛山市利用4只亲鼋(2雌2雄),成功繁育出了近1000只1~8龄幼鼋。
第三,开展保护研究。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从2014年起开始了鼋生物学、栖息地资源调查以及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鼋调查报告和保护建议。
第四,开展适应性野外放流。将经过全人工繁育并通过野化训练的鼋选择适合其生存的自然水域进行放流,以恢复野外自然种群数量。2020年9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年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在佛山市高明区举办,野放了20只4~5龄幼鼋。
主要价值
鼋在整个珠江流域及中国南部地区水系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角色,被视为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其种群延续历史悠久,对探索历史环境变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关文化
鼋在中国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甲骨卜辞,是殷商甲骨文记载的17种爬行动物之一。在周穆王时期,鼋与扬子鳄被大量捕捉,用于搭桥。先秦《墨子公输》、 《吕氏春秋》 和《淮南子》都有关于鼋的记录,说明秦汉之前,中国黄河一带存在鼋。江苏太湖地区曾以产鼋而著名,无锡还有著名的“鼋头渚”风景名胜。
鼋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灵物。在《西游记》中,鼋也有记载,描述了唐僧过通天河时,一只大鼋驮着师徒四人和白马过河的情节。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GBIF.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4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