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东南地区苗族的鼓社节,又称“吃鼓藏”。过去曾叫“吃牯脏”、“跳鼓脏”、“打鼓祭祖”等。节日期间有的只跳“木鼓舞”,有的跳“木鼓舞”、“芦笙舞”,舞蹈只限于同姓宗族参加。黔东南“台江反排木鼓舞”和“三都野记木鼓舞”最具代表性。 鼓社节一般7天,最长的32天(如1986年雷山西江的鼓社节)。
鼓社,即立鼓为社,源自苗族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时的社会组织体制。其主要内容通过鼓社节的活动表现出来。正如苗族古歌叙述的“姜央兴鼓社,全疆得共和”。鼓社节的内容相当丰富,各地的形式也略有不同,鼓社节上笙歌鼓舞,礼仪教化;立鼓为长官,团结众村寨,也是对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部落迁徙的历史记忆,好似民风民俗的博物馆。鼓社节在每年农历的10月间举行。现在,人们俗称其为“ 鼓社节 ”。
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乙亥日杀牛,进行14天的祭祀活动。由同一血缘的家族,包括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户集体进行。过节前先要确定鼓藏头,准备牛打架(斗牛)和祭祀之用的鼓藏牛。节日开始,要将祭祀用的双鼓接往鼓藏头家(接鼓);翻动过去埋藏的单鼓,以惊动祖先(翻鼓);另制一面单鼓,以便踩鼓后送往岩洞埋藏(制鼓);还举行斗牛、宰牛和送鼓等仪式。远近亲友都来参加,还要热情招待闻讯而来的客人。过去,人们在过节时杀牛多,耗费大甚至影响生产和生活,近来已有所改革。
是以木鼓作伴奏乐器表演的“
木鼓舞”。全舞共分五段:第一段“略歌陶”,表现木鼓的起源,模仿啄木鸟的啄树声及祖先西迁远征情景;第二段“歌陶大”,表现木鼓的传承发展及祖先安家相约十三年同宗聚会吃牯脏之习俗和眺望故园的怀乡心绪;第三段“略渣厦”,表现祖先开荒造田、创业播种所经历的艰辛;第四段“渣厦漏”,表现夺得第一次小季丰收的情景;第五段“吓弟福”,表现十三年一次的家族欢聚吃牯脏之盛况。因此
反排木鼓舞包含了深广的历史内容。该舞中木鼓是惟一的伴奏乐器,又是起指挥作用的音响。节奏为2/4节拍,以敲击鼓心、鼓边、鼓棒形成三种不同的音色组成乐句,按整个舞蹈的五段套路演奏。舞蹈段落层次分明,缓起、中渐、尾疾,在激烈的高潮中结束舞蹈。节奏处理缓而不懈,快而不乱,鼓点刚劲有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舞蹈中以顺边甩手、摆臀为主要特点。
“野记木鼓舞”为男女集体
群舞,其分“
螃蟹舞”、“平鼓舞”、“两脚舞”、“三脚舞”和“转鼓舞”五种,场面壮观,红火热烈。表演时木鼓置于跳月塘正中,二鼓手分别在木鼓两头敲击,舞者随鼓点绕圈而舞。此舞鼓点特色在于其音量强弱处理为前拍弱,后拍强。这种别致的处理,形成了此舞轻快活泼、跳跃欢愉的舞蹈风格和洒脱飘逸之美。其动作特点可归结为“脆”、“稳”、“灵”、“健”四字。脆而不拖、稳而不沉、灵而不浮、健而不俗的“跺跺步”为基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