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阁起源于庙会特兴时期的清
光绪年间,由镇海江南大碶一带的民乐爱好者即兴从舞台戏剧的板腔音乐移植成器乐合奏的形式参入进庙会。
鼓阁很快地流传到鄞县、宁海、舟山、金华等地(据镇海县志)。鼓阁是摹仿飞檐翘角的我国古建筑制作的一台有鼓有锣的亭阁,旧时制作颇为简单,用单背木椅一把,四角绑上四根竹柱,顶上用柏树枝扎成亭阁形,插上彩球花环装饰。亦有雕梁画框,精工细作的大鼓阁。不论式样各异,象征四方太平的四只翘角必不可少,里面都摆有板鼓、木鼓、京鼓、扁鼓(四鼓);右面有堂锣、音锣、小锣、叫锣(四锣)。鼓阁由两人抬着行动,所以又称抬阁。一人掌鼓,一人操锣,后面紧随着一支民乐队,乐队多由竹笛、海笛、二胡、越胡、三弦、月琴等乐器组成;演奏的曲调以民间喜见乐闻的江南丝竹《三六》、《梅花三弄》、《细则》为主。由于鼓阁制作简便,乐队组织容易,演奏的曲调悠扬婉柔,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所以深受乡民们的喜爱。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碶的(灵)岩、泰(邱)两乡吹、拉、弹、唱成风,民间业余乐手比比皆是,成为名副其实的民乐之乡。
1945年,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岩、泰两乡举行盛大的“胜利会”,十几台鼓阁争首竞雄,其时鼓角齐鸣,乐声喧天,乐手们各显绝手,堍头一顾姓货郎一把越胡拉出了鸡啼狗叫的音韵,热闹处用单弦奏完《三六》而名声大振,柴楼的王德才用鼻孔吹笛,一气呵成《细则》被誉魁首;高塘的李芳定召集子侄直属,独家出了一台鼓阁成为佳话。新中国成立后,鼓阁在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下,有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和提高。1952年,参加镇海县民间文艺座谈会,大碶的鼓阁表演受到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1969年,庆祝党的“九大”召开,大碶芦山村的鼓阁在原有基础上,充实了舞蹈队和合唱队,形成了载歌载舞的新格局。1982、1984年,大碶文化站的鼓阁参加镇海县民间文艺调演均获演出优胜奖。1989年,参加北仑区首届艺术节,大碶文化站的鼓阁在乐器的布局中加入大提琴、杨琴、中胡、旗锣等,充实了中低音部,并演奏了流行歌曲,使乐队更加完整和富有现代感,得到了领导和行家的赞赏。1997年,在庆祝香港回归的演出中,大碶文化站民乐队演奏的《欢庆锣鼓》借鉴舟山锣鼓的雄伟气势,加入了“十面锣”和“五音鼓”,为改革创新鼓阁进一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