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鼻阻塞 为最常见的症状。平时为偏曲侧鼻腔呼吸不畅,上呼吸道感染后可以完全堵塞。日久对侧鼻腔的鼻甲可因代偿性肥厚,而致鼻腔缩小,出现双侧性鼻阻塞。有少数患者日久对侧鼻腔可呈现萎缩性变化,因而出现鼻腔干燥等症状。
2、流鼻涕 鼻中隔偏曲改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刺激腺体,使鼻分泌物增多,因而出现流鼻涕的症状。且因鼻阻塞,鼻腔每日正常分泌的大量水分,不能借呼吸而蒸发,也是鼻分泌物增多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鼻腔继发感染,鼻分泌物更会大量增加,因而更会大量流涕。平时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如伴发鼻窦炎则多转为多量的脓性鼻涕。
3、
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的偏曲面,或者棘突、嵴突的表面黏膜,直接受空气或尘埃的长期刺激,日久使局部黏膜干燥,甚至变薄结痂,仅轻拭鼻部或低头用力,均易发生出血。这种鼻出血量不太多,也易于制止,但反复发生,它是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4、头面部疼痛 主要原因是鼻中隔偏曲或嵴突、棘状突等压迫鼻黏膜的三叉神经末梢,沿神经反射至面部、额部或颞部等部位,因而引起反射性疼痛,这是头面部疼痛常见的潜在原因之一。其次,空气涡流刺激或伴发鼻窦炎也是引起头面部疼痛的原因。
化学物较长期作用于鼻腔而引起的鼻中隔软骨出现的穿透性溃疡,称为鼻中隔穿孔。酸雾(如铬酸、硫酸、硝酸以及氢氟酸)可直接损伤鼻中隔软骨,金属及其他化学物(如铬、锑、砷及汞等)可吸附于鼻腔粘膜并溶解,不断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而损伤鼻中隔软骨。鼻中隔穿孔是一个渐渐过程,早期最突出的表现为鼻中隔出血、肿胀、干燥、表浅糜烂和溃疡,前庭鼻毛脱落;继之粘膜糜烂而逐渐扩展,中隔变薄,软骨渐渐消失,最后糜烂中心穿孔,并向四周扩展。穿孔可能由几毫米到整个软骨穿孔,穿孔形状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缘光滑整齐,多数穿孔表面覆盖血痂或黄色分泌物,一般很少有继发感染。根据上述有害物质接触史,鼻腔局部症状和窥鼻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