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病在国内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新概念。鼻息肉临床常见,成年人的发病率为1%~2%。鼻息肉病的发病率仅占鼻息肉患者的2%~5%。有鼻息肉手术史、家族史、变态反应性疾病、非变应性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的鼻息肉患者诊断为鼻息肉病的可能性较大。鼻息肉病治疗困难,鼻息肉复发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正确的鼻窦内窥镜手术、认真的术后随访及护理,这些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
病因
关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过去有几种学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代谢紊乱,血管运动功能失调,离子通透性改变,气流动力学说,感染学说和变态反应学说等。但均只从某一侧面解释息肉的成因,未能从根本上阐明鼻息肉的发病机理。就动物实验和近几十年临床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提示,鼻息肉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程。感染、变态反应、创伤在鼻息肉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解剖异常、内环境和代谢紊乱,以及遗传因素参与了息肉的形成和复发。
临床表现
1.好发群体
鼻息肉病的发病率仅占鼻息肉患者的2%~5%。
有鼻息肉手术史、家族史、变态反应性疾病、非变应性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的鼻息肉患者诊断为鼻息肉病的可能性较大。
2.疾病症状
鼻息肉主要表现为鼻塞,部分患者以多涕、脓涕为主,可伴头晕头痛。而鼻息肉病也以鼻塞、流涕为主,多为浆液或黏液样涕,但较少头痛。
合并囊性纤维病和不动纤毛综合征患者则多为脓涕,同时多伴有某种类型的全身性疾病,如支气管炎,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或慢性鼻窦炎所致的非变态反应性哮喘。
3.疾病体征
鼻息肉病表现为鼻腔鼻道黏膜弥漫性水肿样增生,无蒂及无好发部位可寻,息肉与黏膜之间无明显界限,中鼻甲甚至鼻中隔也会发生同样的病变。
检查
1.鼻内镜
见双侧鼻腔鼻窦黏膜广泛水肿样改变,外观像许多融合在一起的小囊泡。复发病例则呈簇状,其内无液体,而是疏松的结缔组织,颜色暗红或苍白,与正常黏膜无明显边界,严重病例除下鼻甲外几乎无正常黏膜。
2.鼻窦CT
示全组鼻窦软组织密度影,多数病例中鼻甲气房消失,下鼻甲抬高。
3.MRI
示鼻窦黏膜向心性水肿,信号均匀。
诊断
鼻息肉的诊断并不困难,但鼻息肉病的诊断则不那么容易,根据上述的定义鼻息肉病的发病率仅占鼻息肉的2%~5%,目前主要根据临床特征、检查,包括手术所见及术后的随访,术后病理检查,认为以下几点可供诊断时参考:鼻息肉家族史、手术史、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非变态反应性哮喘,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明显对诊断有意义;鼻塞、嗅觉减退与鼻腔可见病变不成正比。内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鼻窦黏膜广泛水肿样改变,外观像许多融合在一起的小囊泡。复发病例则呈簇状,其内无液体,而是疏松的结缔组织,颜色暗红或苍白,与正常黏膜无明显边界,严重病例除下鼻甲外几乎无正常黏膜;CT检查示全组鼻窦炎,多数病例中鼻甲气房消失,下鼻甲抬高。MRI示鼻窦黏膜向心性水肿,信号均匀;术后很快复发。
鉴别诊断
1.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多见于年龄40岁以上患者,多发生于一侧鼻腔,常有鼻出血及血涕史,查肿物呈红色或灰红色,表面粗糙不平,触之易出血,术后易复发,并可恶变。需活检明确诊断
2.鼻腔恶性肿瘤
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单侧进行性鼻塞,反复少量鼻出血或血性脓涕,鼻气息臭味明显。肿物暗红,触之易出血,表面不平,CT检查示周围骨质可有破坏吸收。活检可明确诊断。
治疗
鼻息肉病治疗困难,鼻息肉复发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正确的鼻窦内镜手术、认真的术后随访及护理,这些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
1.手术治疗
单纯的手术切除息肉,术后复发率为30%~50%,平均每例患者要行1.5~4次手术,甚至更多。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为尽可能彻底地切除鼻息肉和息肉样变黏膜,重建鼻窦引流和矫正鼻腔的解剖异常提供了较传统手术更为优越的条件。因鼻息肉病患者均有手术史,大多切除了部分或大部分中鼻甲鼻息肉组织较多,再次手术时标志欠清晰。因此,应仔细确定手术范围,寻找并确定残留的中鼻甲及其附着处、筛骨纸样板、鼻中隔和鼻腔外侧壁,手术时格外小心,经常用探针了解手术深度。其中了解基板最为重要,此板是进入后组筛窦的关键,彻底开放筛窦的全部气房,对预防息肉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2.药物治疗
以类固醇药物为主,可使息肉变小,用药途径主要是口服、鼻腔局部应用和静脉点滴。
预后
鼻息肉病术后复发率高,需密切随访,长期、规律用药。
预防
本病大多为各种鼻病的继发症或并发症,故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可试行鼻腔冲洗治疗。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定期复诊。坚持用药。
参考资料:
1.黄兆选,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9.
2.谢民强,李源,许庚,鼻息肉病,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