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蟾
角蟾科两栖动物
齿蟾是角蟾科一属的两栖动物,雄蟾体长43~67毫米,雌蟾47~67毫米。齿蟾头体背面皮肤粗糙,满布大小疣粒,疣粒上多有黑刺。
形态特征
头部扁平,瞳孔纵置,鼓膜多隐于皮下;上颌齿发达,无犁骨齿和犁骨棱,舌后端有缺刻,咽鼓管孔大;额顶骨前后几等宽或中部略宽,均有耳柱骨。肩带弧胸型,荐椎横突显著宽大;大腿后具股腺;指、趾端圆。头体背面多呈褐黄、绿黄、棕褐、棕灰等色,其上多有深色斑;四肢有横纹或无;腹面色浅,有深灰色斑或无。一般雄蟾胸部一对刺团;腹部多无刺群,少数种有刺;内侧2指背面具婚刺。齿蟾多生活在海拔1 000~3 300米的山区,栖息环境林木繁茂、杂草丛生。成蟾以陆栖为主,白天多隐蔽在阴暗潮湿地带的石块、倒木和有苔藓和落叶覆盖的土穴和石缝内;夜间出外活动,多爬行,不善跳跃,行动缓慢;以多种昆虫、蛞蝓、多足类或其他小动物为食。多数种的繁殖季节在5~6月,南方种类较早。此期成蟾进入流溪,雄性前肢抱握雌性胯部,卵产在石块底面,多呈环形,或随环境而异,呈堆状或条状;每群有卵100~300粒。植物极为乳黄色或动物极为棕褐色。蝌蚪全长为60~80毫米,口周围均有唇乳突,以藻类为食,约经1~2年完成变态。幼蟾登陆营陆栖生活,直达性成熟后再入水繁殖。
主要变种
有17种,均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缘山区、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湖北的利川和湖南的桑植等地区。
分布
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常生活于山涧溶洞内,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900至1900米。红点齿蟾的幼体,长着胖乎乎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形似蝌蚪,但比普通蝌蚪要大很多。大部分个体常年生活在洞穴内,其蝌蚪全身通透,能清晰看到腹部器官和白色的脊柱,当地人会称它为“透明鱼”。这和生活在洞穴外的红点齿蟾个体的蝌蚪颜色不同,这种可能由环境引起的体色差异是可逆的。
2022年5月,记者在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乡采访时发现红点齿蟾。
参考资料
齿蟾.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4 16:1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