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裂大戟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
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Michx.)是大戟科、大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纤细,下部多分枝。茎单一,叶片对生,线形至卵形,多变化,先端尖或钝,花序数枚,聚伞状生于分枝顶部,总苞钟状,裂片三角形,边缘撕裂状;两唇形,淡黄褐色。子房球状,光滑无毛;蒴果扁球状,种子卵球状,种阜盾状,黄色,7-10月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纤细,长7-10厘米,直径2-3毫米,下部多分枝。茎单一,上部多分枝,高20-50厘米,直径2-5毫米,被柔毛或无毛。
叶对生,线形至卵形,多变化,长2-7厘米,宽5-20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边缘全缘、浅裂至波状齿裂,多变化;叶两面被毛或无毛;叶柄长3-20毫米,被柔毛或无毛;总苞叶2-3枚,与茎生叶相同;伞幅2-3,长2-4厘米;苞叶数枚,与退化叶混生。
花序数枚,聚伞状生于分枝顶部,基部具长1-4毫米短柄;总苞钟状,高约3毫米,直径约2毫米,边缘5裂,裂片三角形,边缘撕裂状;腺体1枚,两唇形,生于总苞侧面,淡黄褐色。雄花数枚,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与总苞边缘近等长;子房球状,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两裂。
蒴果为扁球状,长约4毫米,直径约5毫米,具3个纵沟;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球状,长约2毫米,直径1.5-2毫米,黑色或褐黑色,表面粗糙,具不规则瘤状突起,腹面具一黑色沟纹;种阜盾状,黄色,无柄。花果期7-10月。
繁殖方法
①齿裂大戟为异花传粉;②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在不同时间分批次发芽的特点,以防止被一次性彻底根除;③齿裂大戟植株被割草机割去顶部后仍可生存,下部叶腋会萌发出很多分支,并快速进入生殖生长期。仍能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以适应经常受人类干扰的生境。
产地生境
原分布北美,中国北京已归化。齿裂大戟是喜光的阳性植物。生于杂草丛、路旁及沟边。
物种危害
1976年在北京市东北旺药用植物种植场采到标本。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成为繁殖甚快的杂草。
该植物在中科院植物园长势凶猛,具有明显扩散的迹象。截止到2012年,在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及保定周边地区有齿裂大戟的新纪录报道。中国动植物检疫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害性病、虫、杂草名录的通知》中,将其列为检疫植物。
防治方法
第1,对种群的增加和扩散趋势以及分布地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经常性监控,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方案。比如中科院植物园的西墙在2010年以前是封闭的,种子不易随机械弹射或风传出到园外。观察发现,尽管该植物在西墙下已形成很高的种群密度,但在通往香山的路上仅发现一株,在香山公园尚没有发现该植物的踪迹。2011年西墙改成了栅栏型,这样西墙下种群的种子很容易弹射出去,威胁到香山及周围的地区。可见有效控制齿裂大戟种子的传播是一条重要措施。
第2,采用科学的除草方法。对处于开花期的齿裂大戟亦采取频繁的人工拔除,这样可以使齿裂大戟无法结出种子;对于已经产生种子的植株,拔除时应避免种子散发出去,进行深埋或集中销毁处理。
第3,加强宣传教育。向小区的居民和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宣传齿裂大戟可能造成的危害,发动植物园工作人员对这种植物进行连续多年的人工清除。
第4,由于齿裂大戟为喜光的阳性植物,对于河北等地种群较大分布较广的地区,除采取人工拔除、机械铲除等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外,还要花大力气恢复植被,根除其适宜生长的环境,有效遏制其快速扩散。
参考资料
齿裂大戟.中国自然标本馆.
齿裂大戟.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17: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