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桢
龙云胞妹
龙志桢(1889—1935)又名登凤,女,彝族,彝名纳吉美吉,昭通炎山松乐村人。龙云胞妹。其父殁后数月出生。
人物经历
龙志桢自幼聪颖,沉静端庄,好学上进。后入昭通女子学校,旁涉经史,益明大义。15岁时订亲,未婚夫系永善县黄华金寨卢奎益。卢奎益到龙家送礼时,被人半路设伏,劫夺财礼,发生械斗,卢奎益在械斗中被打死,致使龙志桢未婚先寡。随后有2人提亲,其母征求她的意见,她说:“我家能继承祖业者,只有我胞兄1人。他作为有志男儿,军旅在外,难以顾及家事,我要留在母亲膝下尽孝,服侍奉养母亲,为奎益守节,不想出嫁。”其母及亲人再三劝慰,矢志不移,终生未婚,人称龙姑太。她能骑马,会打枪。
龙志桢在家中敬养老母,教护侄儿,代其兄龙云处理家产,办学校,兴街场,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处事精详。1923年,她捐常年经费镍洋300元,创办幼稚园一班,附设于女子小学。1928年,她将先兄龙登汉出赘陆卢氏家处于昭、鲁两县的水屯、水塘坝田地租百担捐作昭通等10县联合女子中学学校基金。1930年,女中改为10县联合女子师范,她劝募彝良陆盛田之女陆云仙(承嗣乏人,多病)将火烧坝产业实租两百担的一半捐给女师,两处田地年收租银约5000元。1934年她捐滇币20万元为女师建筑校舍。同年,她在簸箕湾创办志桢小学,招收附近汉、回、彝族儿童入学,贫困者免交学费,教师工资由她支付,后改为国立西南师范附属志桢小学。她受龙云委托,创办昭通县炎山区两级小学并附设师范。资助贫困学生数十人到省内外学校上学。
龙志桢为安置邻省逃荒入境者,与四川金阳土目联系,在金阳开荒种地。1928年,从昭、鲁、巧动员一些穷户去那里开垦,开发沿金沙江流域96千米长,约160万平方千米荒地,龙志桢对佃地农户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到40年代末,前往开垦种地的汉族佃户有2000多户13000多人,尚有贵州来的苗民14户。在龙志桢带动下,昭通、金阳的一些土目也前往投资。她雇工匠先后开办糖坊七八个,生产盒子糖,销售到云南。1930年,龙志桢首先在金阳灯厂设立乡街子,逢农历每月三、六、九日为街期,开设10余家铺子,在街上设立公平秤。在炎山通往金阳的金沙江上设置2只渡船,方便过往行人。后又在派来、热水河、德克等地开设乡街,鼓励各族群众上市交易,促进四川凉山与昭通贸易。
龙志桢积劳成疾,其兄接她到昆明休养。因她挂念家乡事宜,不久又返回昭通。于1935年9月2日病逝,时年45岁。
荣誉
云南省政府呈报国民政府民政部予以旌表。民国政府军政要员多人为其书挽诗、祭文或题写榜额,备致哀荣。国民政府颁“贞孝慈祥”榜额,林森题赠“坚金粹玉”4字,蒋介石题赠“操行可风”4字。卢汉题写挽联:“孝亲敬兄独处深闺四十载;劝农兴学永思淑德数千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8 14:2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