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思泉,男,出生于广西,生年不详,龙思泉少时只读过几年书,由于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对治病很感兴趣,随父亲学了不少医伤治病的办法。1929年,龙思泉参加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当了红军。由于他懂得一些医伤治病的技术,参军不久就在连队当了卫生员。后来调营部工作,担任卫生员组长,负责营部和3个连的卫生工作。
人物生平
龙思泉,男,广西人,生年不详,党员,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黔北(遵义市),红三军团一部根据指示在遵义城南一线布防,龙思泉所在的十三团二营因此也进驻遵义。
自幼受父亲的影响,龙思泉懂得一些医术。参军后不久,即在连队担任卫生员一职。年仅20来岁的龙思泉,不仅能勇敢地承担起作为一名红军的责任,更能无私地兑现作为一名医者应该遵循的救死扶伤的誓言。
到达遵义后,他不仅整天忙碌着为全营进行防病治病工作,还积极为当地仍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的苦难群众看病治病,并且分文不取。于是,红军战士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还积极帮助当地群众看病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天,一位中年农民来到二营卫生所,哭着乞求龙思泉随他回家为身患重病的父亲看病。龙思泉经请示领导同意后,立即背上药箱,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蒙蒙的细雨,随这名求医农民前往。走了20里山路后来到农民家中,经仔细检查后,他将农民父亲身患的重病诊断为伤寒。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伤寒传染性极强极快,救治不及时足以要人性命。但龙思泉对这种传染性疾病没有丝毫畏惧,怀揣一颗仁慈之心的他耐心地给病人打了针、服了药。由于病人病情较重,高烧久久不退,于是他只好一直留在农民家中,直到病人病情稳定。
天亮时,见病人高烧渐退,龙思泉准备返回营地。但当他推开房门,却看见不大的晒谷场上挤满了前来找他看病的人群。原来,红军医生免费来治病的消息,一个晚上就传遍了全村和附近的村寨,大家都说红军医生是神医,不论多么重的病,只要他的药一下肚,立即见效,百病皆除。
于是,准备离开的龙思泉为了百姓的健康,又在这个村庄停留了下来。他一边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政策主张和红军的纪律宗旨,一边给来求医的群众诊治。由于求医的群众太多,处理完所有病患后,已经是第三天清晨。疲惫不堪的龙思泉没有多做逗留,为病人们留下药后,便离开了这个村寨,迅速返回营地。
然而就在龙思泉离开村寨的头天夜里,他所在的营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必须在黎明前出发。由于龙思泉没有回去,二营首长只好留下一张字条,告诉他部队出发的方向,请借宿的房东转交。
龙思泉赶回部队原驻扎地后,得知部队已经出发的消息,便与乡亲们告别,背起红十字包,朝着部队前进的方向奋力追赶。抵达桑木娅时,不料孤身一人的他遭遇了国民党地方武装,被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地方武装枪杀。 解放后,遵义市人民政府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将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遗骸,由桑木娅迁葬于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
人物纪念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预征班组建于2016年,预征班以在长征中为救老百姓而英勇牺牲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而命名为"国防教育思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