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护舍利塔,又叫龙护舍利宝塔,位于四川省德阳市
旌阳区孝泉镇延祚寺内,始建于汉代,现存砖塔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竣工。
历史沿革
龙护舍利塔始建于汉代。
隋大业初,龙护舍利塔仅存塔基,现存砖塔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竣工,前后经十二年建成。
清光绪四年(1878年),对龙护舍利塔进行过一次维修,砖塔除局部有所损坏和风化外,主要结构仍然比较完整。
清乾隆、嘉庆、民国年间,龙护舍利塔均有维修。
2010年,地震灾后龙护舍利塔作大型维修。
建筑格局
龙护舍利塔为十三层密檐式方形砖塔,高37.8米,逐级迭缩。塔檐用砖叠涩12层挑出,挑檐第12层用单砖砌出棱角牙子。塔内共7层,塑有佛像,每层中为心室,室顶有砖砌斗拱,层间设磴道相通,磴道位于外壁与室之间,沿盘旋阶梯可登至11层。每层四壁小洞门供佛像,四檐角尖,挂有铜铃。塔门上方是名家公孙长子大罗金刚体书“龙护舍利塔”,左书“利造一切皆可空”,右书“同遍十分三世佛”。周围有石栏,两条卧龙伏其上。
文物遗存
龙护舍利塔修建时有佛舍利供奉于地宫中。龙护舍利塔南侧前十米处,现存有建于明代的藏经楼一幢。龙护舍利塔洞门内有神像,外有石级,门额匾书“龙护舍利宝塔”,为名家公孙长子手笔。四角有青狮白象。每层四壁正中有小洞门供佛像。
历史文化
古时,在孝泉镇西北有一口八角形的井,“井里腾跃双鲤,捕之不住,乃神龙也”,因而被视为神泉。后来,又与当地“三孝子”的故事结合,发展出“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传说,“涌泉跃鲤”也载入“二十四孝”故事。汉代,人们为了纪念此事,就在八角井东北6米多的地方修建一塔。至隋时,塔损仅剩塔基,当时佛教已传入川内,有僧人在原塔基之上修建木塔,取名“龙护舍利塔”。
2010年,德阳市人民政府在对龙护舍利塔进行地震灾害维修过程中,现场发现大量带有“孝街”等铭文的青砖。考古工作者随即进行现场勘察、清理发掘,发现了一条古代的街道。古街道距地表深0.4米,宽约2.15米,清理出的部分长约15米,呈东西走向,西部延伸至姜公殿东侧路面,东部延伸至孝泉师范学校。古街道全部由青砖铺砌,部分砖上刻有“祖杨宅砌孝街”“杨宅施”“孝泉”等铭文。经考古专家考察论证,判断这条街道的时代为宋代。
文物价值
龙护舍利塔是四川省现存唯一的元代砖塔,是研究四川砖塔由宋向明、清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是研究中国古塔建筑物稀有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91年,龙护舍利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龙护舍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龙护舍利宝塔抢险修缮工程入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旅游信息
德阳市内乘坐公交车10路、109路,孝德场口站下车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