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拐竹与
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秆之节间“之”字形肿胀,竿高2.5-4 (6)米,粗1.5-2厘米,竿基数节的节内均有刺瘤状气生根;末级小枝具1-3叶;
颖果卵状椭圆形。该
变种秆仅见于四川雅安,与原变种产地相同,但不混杂;因竿节间畸型,当地群众用以制作水烟筒,精致美观,也是颇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八月竹:(
原变种)
竿高2.5-4 (6)米,粗1.5-2厘米,竿基数节的节内均有刺瘤状
气生根;节间圆筒形或近于四棱形,表面平滑,长18-22厘米,竿壁较厚;竿环平或微突起,箨环较高,初期有易脱落的褐色绒毛;竿每节分3枝,枝的节间在分枝之一侧有沟槽和纵脊;竿下部数节有“之”字形曲折而肿胀的畸型节间。
箨鞘短于节间,脱落性,厚纸质,背面光滑无毛,具紫黑色纵条纹,纵肋明显,边缘略具纤毛,箨舌平或略呈拱形隆起,高0.5-1毫米;箨片作锥状三角形,长3-5毫米,基部与鞘顶连接处略具关节。
末级小枝具1-3叶;
叶鞘革质,光滑,边缘生纤毛,鞘口繸毛苍白色,长3-5毫米;
叶舌低矮,高仅1-1.5毫米;
叶片长圆
披针形,长18-20厘米,宽1.2-1.5厘米,次脉4-6对。花枝可反复分枝,分枝顶端有叶或无叶,分枝常与假
小穗混生于各节上,具叶小枝下部各节计有假小穗1-3枚;假小穗有0-4
苞片,上部1或2片有芽或有次生假小穗;小穗含小花3或4朵;
颖2或3,
外稃卵圆披针形,先端渐尖,纵脉7-9条;
内稃长卵圆形,几与其外稃同长,先端钝圆头或微凹,背部具2脊;
鳞被3,靠近外稃的2片较近内稃的另一片为大,膜质,上部边缘着生细长白色纤毛;
花药黄色;
子房卵圆形,
花柱甚短,近基部即分裂为2枚羽毛状柱头。
颖果卵状椭圆形,长15毫米,粗6毫米,
果皮厚约0.8-1毫米,呈坚果状,但果皮与种皮难于分离,仅与
胚乳部分相游离。
本
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竿下部数节有“之”字形曲折而肿胀的畸型节间。
竹子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