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瑞村隶属于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是
广府村落。其位于沙溪镇东面偏北,面积为2.16平方公里。该村总农业户数901户,常住农业人口为3343人。
历史沿革
龙瑞村原属溪角乡,约于南宋末年建乡,南雄刺史刘少雄次子刘汝贤由
珠玑巷迁来香山东镇土瓜岭,至南宋末年,其第六传孙刘子忠,刘子平兄弟一齐分支于此,现已30传,建村之初,因村内边海角有一礁石,上部雕似公鸡,故最初村名生鸡角,后以近音字改名为山溪角。1952年将原溪角乡三堡分成两村,原起隆堡和芳瑞堡合组一村,各保留一字名故析出时称隆瑞乡,因龙为至尊吉祥之物,以同音字改“隆”为“龙”,名“龙瑞”,并沿用至今。
区位交通
龙瑞村落呈块状分布,辖区住宅面积为0.9平方公里。
105国道,岐江公路,
富华道,沙溪大道,新濠路,宝珠路等通过本区或在本区附近通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龙瑞村毗邻中山城区,与城区基本联成一体,是沙溪镇繁华地带之一。
经济发展
龙瑞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厂房出租面积33082平方米,商铺出租面积20109平方米,全村拥有固定资产8859多万元。龙瑞村建有中山市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广东
中山龙瑞国际服装城,内设网红直播基地;远近闻名颇具中山饮食特色的龙瑞粥城;广东省3A农业公园祥农洲农业高新科技园;还建有
中山市龙瑞小商品批发市场、菜丁龙瑞市场、V+互联网产业园、珑城1560、曜基商业广场和“朗园壹号”商业楼。
文化教育
该村有省一级小学、市一级幼儿园、卫生站、颐德院、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等福利设施。
文物古迹
龙瑞村内有始建于明代的谿角古塔、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
探花及第坊、建于明末清初年代的
刘氏宗祠,还有武帝殿、文昌宫、白衣观音庙、石碉楼等历史文物古迹。
探花及第牌坊
清同治元年(1862年),龙瑞村人刘其昌在壬戌科中一甲第三名武探花。此为牌坊出处。牌坊为花岗岩石构成,斗拱飞檐,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楼为歇山顶。走近看,坊额设有仿木构斗拱,四柱底部用柱趸,俗称花篮脚,石柱两旁用青石板雕刻成云鼓状辅柱,保存完好。站在牌坊下看,牌坊分三门,正、背主间横匾同刻:“探花及第”四字,上款:“同治元年壬戌科一甲三名进士”,下款“臣刘其昌立”。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探花及第牌坊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宗祠
建于明末清初的刘氏宗祠。祠堂群屋面布碌筒扳瓦,灰塑瓦脊,蓝色玻璃勾头,具有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的特点,为清代遗构,规模宏大,风格古雅。
谿角古塔
古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沙溪现存唯一的古塔,与石岐烟墩山上的文塔遥遥相望,两塔的历史一样悠久。相传,这里曾是凤凰山向东北方向伸出的山脊,海边的一块石柱上有一石公鸡,每天晨曦引颈啼鸣,为当地带来吉祥兴旺。后来,村民在石柱外用砖砌成一座塔,把石柱封藏在塔内,这便是谿角古塔。
代表人物
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第三十二名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三探花及第。二等侍卫。贵州、广西按察使兼护理巡抚,授云南、广西巡抚。
所获荣誉
龙瑞村被列为“广东名村”、“广东省古村落”,获评“
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发展前景
龙瑞村委会坚持发展经济的思路,利用与城区紧紧相连的地理优势,发展商贸业,不断培育良好商业氛围,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村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营造经济稳步发展,环境优美,制度健全,文明管理,教育普及,治安良好,村民安居乐业,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和谐新农村。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