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禹官,
北宋人,字相承,浙州会稽令,南昌节度副使,黔省军事,招讨峒苗,湖南宣抚招讨使,宋代武臣;龙宗麻系龙禹官长子,字玄爵,浙江列校,袭父职,湖南宣抚处置副使。父子俩,在宣抚黔湘峒人平息祸乱中,军功卓著,大力发展农耕生产。宋哲宗十年(1094年)皇帝赵煦封龙禹官为神威显圣得胜扫峒大王,封龙宗麻为天威得胜扫峒大王。哲宗十二年(1096年)封龙门罗夫人为一品护国夫人。
简介
龙禹官:字相丞,
北宋元丰四年(1081)被封为南昌节度使。又封为湖广安抚招讨使,平定楚苗之乱。病故营中,追封为平南侯,谥忠武,并赐“湖湘世家”称号。
龙禹官,字相承,浙州会稽令,南昌节度副使,黔省军事,招讨峒苗,湖南宣抚招讨使,宋代武臣;龙宗麻系龙禹官长子,字玄爵,浙江列校,袭父职,湖南宣抚处置副使。父子俩,在宣抚黔湘峒人平息祸乱中,军功卓著,大力发展农耕生产。宋哲宗十年(1094年)皇帝赵煦封龙禹官为神威显圣得胜扫峒大王,封龙宗麻为天威得胜扫峒大王。哲宗十二年(1096年)封龙门罗夫人为一品护国夫人。
哲宗皇帝致平南王两篇诰文
北宋哲宗皇帝时期,政治开始腐化堕落,外有辽、金的侵略扩张,内有各地少数民族起义,攻打州府,宋朝统治,内外交困。龙禹官(1031—1087年)、龙宗麻(1054—1092年)父子等在这样的形势下,奉皇帝之命,两次率部征伐黔省(今到贵州黎平、锦平、天柱、剑河、三穗、镇远、黄平、思州、榕江、从江东北部),湘省(今长沙、常德、永州、沅江、黔阳、靖州、会同、宝庆、武岗、芷江、洞口、绥宁)等地区义军,进行军事维稳活动,平息祸乱、安抚这一带地方民众长达八年之久。龙氏父子在黔湘两地区传播了宋代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农耕生产技术,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的贡献。
事过景迁,往事如烟。九百多年过去,现已进入了新世纪新的时代,原生态文化,特别像宋代时期军屯文化、农耕文化,在黔湘两省却以不多了。为研究撰写平南侯列传,专程到龙宗麻归田的地方,湖南省绥宁县东山乡,拜读哲宗皇帝诰封平南侯的圣旨,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
平南侯陵墓,坐落在东山乡水口边,龟形地。陵墓大门处一块大青石上阳刻有“平南侯”大字。陵墓系龙母护国罗太夫人、平南侯爵龙宗麻、龙望霖袭父职山西列校三人合葬大墓,墓用朱石块砌成直径5米高3米的圆柱台体形,上有石顶,墓碑两边立有朔雕双龙抱柱,龙柱上横置三级雕花石礅,整个陵墓气势磅礴,显现出平南侯陵墓雄伟的气派。绥宁县已将这里规划成“宋代文化”景点的旅游区。
让人欣慰的事,在这里考察,能阅读到900多年前,哲宗皇帝封赐龙禹官龙宗麻父子为平南侯的圣旨诰书,诰封龙氏父子,分别封为“天封得胜扫峒大王”,“天威得胜扫峒一王”,诰封罗太夫人为护国夫人。诰书全文如下:
《勅 封龙禹官父子诰》
皇帝诏曰 朕闻治国之道在乎得人纯臣之心一于报主 朕受神器夙夜惟寅诞敷文德海表咸均蠢兹梗士称乱于荆 朕志则一臣邻悉警禹官父子继立生勋今复猖狂据莅臣奏助战显灵千橹亲赐百峒时清有此忠耿理宜特旌据梦可奏朕勅无淫天封得胜扫峒大王厥父之尊天威得胜扫峒一王厥子之英建庙永垂以慰德音咨尔杨沈既荷纶益杨休命
哲宗十一年十一月初三 勅
《勅封罗氏诰 》
皇帝诏曰 汝为汝翼朝廷之股肱不可缺治内治外人伦之表正所自基故君得而国治犹夫妇治而化成
朕自太祖仁皇帝作武育文谋臣勇士如雨如云女子善战朕所罕闻嗟尔龙禹官忠信克御赤德能型妇守厥德继卿显灵苗民肆虐不杀自刭 朕可准奏以酬厥勋爰勅 宣诰益王是命嗟尔群郡奉勅惟寅
哲宗十二年九月初八日 勅
从哲宗皇帝两个不同年月的封诰内容上看,对龙禹官、龙宗麻父子和罗老夫人,安抚南疆苗侗,平息侗族武装动乱,完成朝廷安排的诏讨任务,皇帝给予龙氏父子和罗夫人高度的评价,用“扫峒大王”、“扫峒一王”的圣语封赐,对龙氏父子在黔湘地区的军事维稳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称赞,也是罕见的。
其实,皇帝封诰中“扫峒”;即是扫荡侗族地区军事武装的意识。古人或封建时代人们,对侗族人民有歧视,称侗人,为峒、硐、洞或獠峒人。这个封诰书,是封建王朝用汉文字记载侗族人起义军事活动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龙禹官,龙宗麻被皇帝封为扫峒大王,其家志怎样,父子俩率部平乱扫峒的对象主要人物是谁,一同隋军过来将领又是谁?他们在平乱中遇到军事阻击和有那些战役?又怎样安抚当地峒人和在侗族地方扎根安家?这将是本传撰写的问题。
平南候家志
龙禹官的父亲,名叫龙采廉,字启儒,少年参加乡试,宋英宗四年丁未(1067年),任浙江会稽县令。龙采廉所生二子,长子龙禹官,是朝廷武将,勇猛善战;次子龙禹甸,神宗熙宁三年庚戌(1070年)科进士,神宗六年(1073年)正月任陕西太守。
龙采廉任浙江会稽县令期间,见边事日烦,不愿为官,于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辞官,同长子龙禹官移居河南卫辉府淇水县。神宗六年(1073年)三月二日,龙采廉逝世。此时,土番入寇,夏人叠侵,战乱中民无得所,流离他乡,为了躲避战乱,龙禹官随岳父到江西吉安。数年后,龙禹官夫人罗氏生了五子,长子宗麻,次子宗朝,三子宗灵,四子宗廷,五子宗旺。
大战五脑寨
元丰四年(1080年),龙禹官任南昌节度副使。哲宗元年(1086年)内卿高太尉荐其贤能,向皇上举荐龙禹官,调到黔省(贵州)镇压诚州以杨晟台为的侗族农民起义,经过一年多劳顿平叛,终于平息了战乱,得胜归朝。
几年之后,南方的少数民族又作反叛,朝廷内阁司马光、范纯仁同奏皇上,黔与楚为邻,黔苗畏服者武臣龙禹官是也。皇上准其奏即升龙禹官为湖南安抚招讨使。
是时,以杨晟台为首的两万多峒人农民义军,屯兵黔省边界,攻打诚州,靖州路告急。龙禹官率部,从湖南常德直驱沅水,兵分两路,一路沿清水而上,平息两岸的一些农民义军首领,向五脑寨进军,一路沅水上至靖州,向五脑寨挺进。
杨晟台闻讯,率领义军转战五脑寨(今黎平古城),驻守军营根据地。龙禹官兵至新化、谭溪。杨晟台的部将,杨林、吴天宇各领4000兵马,从中潮、佳所,增援五脑寨,迎战龙禹官。哲宗二年(1087年)四月初七日,两军大战于五脑寨,实战五个时辰,五脑寨战尸遍地,血流成河。杨晟台部将,杨林、吴天宇,在大战中阵亡,峒义军战败。龙禹官继续平息中潮、永从、铜鼓一带义军残部,并派部分官兵在当地驻守,并收复失地,防止义军作乱。杨晟台退守苗疆。
未几,黔阳告急,龙禹官转战诚州,平息黔阳,打回常德。一年之余,因龙禹官聚劳成残,在常德病逝世。
研究诚州战略,以应万变
龙禹官病逝,龙宗麻在接到朝廷诏袭父职后,结合宣抚战况实际,重新部署军事:他一是改变了父亲龙禹官以往对诚州峒民义军直接镇压的军事行动方式和军事策略,采取灵活的宣抚招安南蛮民族义军首领和宣传北宋统治仁爱百姓政策,大力加宣传鼓动,主动说服蛮民扩大农耕,乐业生产,解决温饱,以转变峒苗人对北宋封建统治的敌对思想;二是认真研究分析诚州地理特点和峒人生活思想情况,攻打对象,了解峒人义军主要将领的内部情况;三是拟定战略实施方案,以应万变。
龙宗麻在研究中,了解到宣抚主要对象是杨晟台,以及杨在诚州情况。《黎平府志》、《靖州志》载:诚州,唐为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熙宁八年,有杨光富者,率其族姓二十三州峒归附。继有杨昌衔者,亦愿罢进奉,出租赋为汉民,诏补为右班殿直,子弟侄十八人补授有差。诏湖南转运使朱初平羁縻之,未几亦降,乃与其子日俨请于其侧建学舍,求名士教子孙。诏潭州长史朴成为徽、诚等州教授;诚州刺史致仕,官为建宅;
《黔东南文化,征战黎平历史人物》(1990年)中说:龙宗麻,于元丰三年,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战地情况。知邵州关杞请于徽、诚州融岭镇择要害地筑城砦,以绝边患。诏湖南安抚谢景温、转运使朱初平、判官赵扬商度以闻,景温等以为宜如杞言。乃议诚州以沅州贯保砦为渠阳县隶之,以徽州为莳竹(今绥宁)县隶邵州。赵扬言上江、多星、铜鼓、羊镇、潭溪、上和、上诚、天村、大田等团并至诚州城下贸易,龙宗麻可渐招抚,并乞下湖南邵州莳竹县招谕芙蓉、万驿诸团,从之,徒诚州治渠阳而贯保为砦如故。上江等诸团果皆纳土,于是增筑多星等砦。
《靖州志》载:元祐二年(1087年),改诚州为渠阳军,罢两州兵马及守御民丁。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知渠阳军胡田措置亡术,蛮结西融州、西北结黔省蛮人砦粟仁催,往来两路为民患,调兵屯渠阳至万人,湖南亦增屯兵应援,三路俱惊。朝廷方务省事,议废堡砦,彻戍守,而以其地予蛮,乃诏湖北转运副使李茂直招抚,又遣唐同措置边事讨之。后以渠阳为诚州,命光僭之子供备库使昌达、供备库副使杨昌等同知州事,而贯保、丰山、若水等砦皆罢戍,择授土官,俾间毁楼橹,撤官舍,护领居民入砦。崇宁初,改诚州为黎靖,后改为靖州(辖区,今黎平、天柱、锦屏、靖县、会同)。
龙宗麻了解诚州军事战略情况后,组织多梯“言军”队,对峒人义军首领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宋朝的诏安政策,化解了部分峒人对宋统治阶级的敌对思想。《宋代六公总绪》(69页)说;“麻公至黔阳上清,黔省边界已平。旋从沅(水)黎(平)交界,平息清水(江)等处,至沅属之大龙。”
战后发展农耕生产
龙宗麻袭父职,继续平蛮的几年间,大宋内忧外患,西夏又开始挑衅,战争又不断继续,国内各地义军斗争矛头纷纷对准大宋王朝统治。长期的战乱使广大北方地区的农民遭受宋、辽和西夏统治者的重重迫害,生产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然而,北宋皇帝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
元祐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由于北宋末年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末年,方腊的起义严重打击了宋王朝的统治。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
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特别是国内1088年后 ,河北保甲起义。 澶州、魏州保甲与农民联合,发动起义。 澶州、滑州一带,以单安、王乞驴、张谢留等为首的保丁起义,进入卫州。 大宋一片狼藉,乱成一团。
龙宗麻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袭父职,升调为湖南宣抚处置副使,要扑灭南蛮峒人起义军的烈火,可谓是任重道远和十分艰难。《龙氏宗谱.宋代六公总绪》(67页)载:“未几,南蛮乘夏人入寇之机,又起叛逆,内卿高太尉内侍罗典协奏:南蛮怀德者,禹官讨也。仍迁其了宗麻以服之。而南蛮平时,麻公出师边外,调入浙州升任为湖南宣抚处置使。”由长沙、衡阳、永州、宝庆、岳阳、辰州、常德、沅州、诚州至黔省黎平诸地。
杨晟台兵败五脑寨后,得知龙禹官病逝常德桃园。收拾义军残部一万之众,又攻诚州,侵扰黎境。起义军断渠阳之道,宋军不得进。此时,龙宗麻率部临近靖州,联合另一支宋军队伍唐义,龙、唐两军夹攻杨晟台,起义军防守不及。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杨晟台义军数千人被屠杀,起义失败。
龙宗灵(龙宗麻三弟)足智多谋,好读兵书御侮有法,大小沙场都亲自临阵,在这一次攻打义军杨晟台的战争中不幸阵亡,士卒无一不为之伤心惋惜。
龙宗麻见军务烦沉叫五弟龙宗旺辞官共理军务,接着又去桃园接太祖母罗氏一家人同住。龙宗麻行营抵至靖州而下,命龙宗旺坐守收复之地,宗旺以德服人,峒苗民各安耕田地。
龙宗麻在靖州为营,屯割草为寨,一年之内,黎平等地,苗峝平服,后继续来到了绥宁等地,居住在东山一年有余。
在绥宁东山期间,宗麻派员到各地,《宋代六公总绪》载:“麻命弟宗旺坐镇守之。旺祖以德服人,群苗各安耕种,亲为教化,由市风移易俗。”从而改变了峒苗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大力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带头使用南方农民普遍使用龙骨翻车来灌溉,同时,比龙骨翻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灌溉山田。范仲淹的《水车赋》有“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之句,就反映了这种有轮轴、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动的筒车。北宋政府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踏犁”是一种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相当牛耕的一半。这对畜力不足地区解决耕田的困难起过一定的作用。其实,黎平、锦屏、天柱、靖州、绥宁等地的水车文化技术,也是龙宗麻从江浙、江西等地引进带来的,把这水车灌溉技术应用在生产中去,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在北宋的靖州、黎平、绥宁、邵阳的一些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犁、耧、
耙、
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龙宗麻引导农民还很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所谓“用粪如用药”。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的关系,也有所认识。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龙宗麻,因聚劳成残,因此告病同家人退回铁冲养身,其职务由朝廷派来的杨经阁和沈二员监其军务。龙宗麻闲居铁冲半年病重,于哲宗壬申(1092年)三月不治归西。可惜宗麻一世英敏,治兵有方,平定南蛮,任湖南宣抚处置副使六年之,不幸驾鹤归西。朝廷诏回龙宗麻之子龙望瀮袭父之职。
评价
笔者认为:作为北宋一代武臣的龙禹官,率部从北打到南,打了十多年的仗,也打了许多胜仗,但还来不急思考和觉醒峒人为什么要造反?这仗是为谁打的 ?这仗打得值么等诸多问题,于是在42岁时就匆忙病逝常德,匆忙离开了养育他和他战斗过的地方。后来,虽有被哲宗皇帝封为平南侯,镀上一个大宋金色耀眼的光环,但是始终未能觉醒到峒人为什么要造反,这仗是为谁打的,这确一种遗憾。
龙宗麻,虽然袭父职,官至湖南宣抚处副使,率部转战黔湘平南六年,但是,他在战斗过地方,扎根开花结果,带领自己的部队和蛮民一道发展农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得到峒人爱戴,然而哲宗皇帝也封他为平南侯爵,也镀上一个大宋金色耀眼的光环,但他却明白峒人苗人是因宋朝统治的腐败,因民无所,得不到温饱而发生起义,要与民一道,发展农业生产,解决民众生活,解决峒人温饱的问题,这才是宋代统治者需要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和使峒人不聚众起义、不反抗压迫剥削的真谛。
作者:龙迅(黎平县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