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馆大厅设有一个图片展板,展板图文并茂,记载了这栋老房子沉甸甸的历史。据介绍,当时在修建中东铁路以后,来自俄国的众多军政要人和资产阶级纷纷来到哈尔滨,他们认为哈尔滨当时缺乏豪华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当时有了建一座豪华宾馆的想法,记者看到房子当年的施工图纸上写着,该建筑是由俄国人依格纳齐乌斯设计,俄国人希尔科夫负责建设。这座房子始建于1901年,属“新艺术”建筑风格。
当时整个房子建设得非常的奢华,英国人在1889年发明的
抽水马桶在仅隔12年就进入到了这个宾馆里。在大厅的一侧,有一个巨大的壁炉,当年壁炉是用来取暖的,如今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在壁炉的上方的墙体有一个梳妆镜,镜子的四周镜框十分的别致,上面有一个精细雕琢的木饰,在下面的大理石略微粗糙,完全是手工打磨出来的,十分古朴典雅。楼梯是用昂贵的胡桃木制作的,扶手按照人手掌把握东西的尺度所精心打造而成的,手握在上面十分的自如和舒服。在楼梯的上方以前有一个巨大的座钟,这个座钟据说是当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送给慈禧太后的。后来大钟在文革的时候消失了。
在宾馆的第聂伯河的餐厅里,有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大冰箱,整个冰箱的箱体完全由胡桃木镶嵌而成,外面设有六个大小不一的门。每个门的把手都十分的精巧,上面都是手工打磨的铸铁构成的,冰箱的内门板是镀铜的。轻轻的开启冰箱的木门,一股凉气慢慢袭来,里面的竹架上放着饮料、啤酒。这个冰箱在最早的时候是利用盐和冰块来制冷,在大和旅馆的时候是利用从地下引出的冷气来制冷。1991年这个冰箱采用压缩机进行制冷。在百年前就可以享用到此物,其奢华的程度可见一斑。
这个宾馆曾经有很多的历史名人在此居住过,当年溥仪的弟弟溥杰夫妇曾经在的215房间居住过。房子由一个会客厅一个大卧室和一个保卫休息室所组成,整个室内门窗圆角方额,十分的奢华与气派,在墙壁的装饰上,突出曲文凹凸花饰和流水曲线的战朵装饰,檐口部位更是与众不同,富有雕塑性。据说张学良也曾经在此宾馆居住过。
日俄战争时,这里临时辟为伤兵医院;1907年为俄罗国军官的俱乐部,俗称“戈比旦乐园”,后改为俄国总领事馆。1937年又变为接待军政要员的“大和旅店”。解放后,这里是接待前苏联专家的专家楼。1968年,成为哈尔滨铁路医院,后又改为铁路招待所。1997年10月,为龙门大厦贵宾楼。
1926年
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了第一次大修改造,当时的木质结构改为了大理石结构,以前的双门也改造成了单门。1936年满铁又进行了第二次大修改造,融进了日本建筑特色,当时楼前设置了雨搭。1937改为大和旅馆。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昔日接待王宫贵族达官显贵的“大和宾馆”才归还人民。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适应各界游客的需要,1996年,
哈尔滨铁路局对这幢建筑进行了第三次大修改造。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及中、俄、日习俗的基础上,完善了具有中西特色的全套现代化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