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河南洛阳龙门
西山南部。始凿年代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唐咸亨三年(672)开凿,至上元二年(675)竣工。
奉先寺是
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
卢舍那像龛”,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大龛,也是
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9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主尊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身披
袈裟,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微翘;弟子迦叶严谨持重;
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戚眉怒目;力士威武刚健。布局得当,雕工精湛,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据后补之有关造像碑记载,“皇后武氏”在雕
造此大像龛曾“助脂粉钱二万贯”。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
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2012年5月19日上午9:00,被誉为“佛国圣地”的洛阳龙门石窟迎来一大盛事——奉先寺万人祈福大法会。为再现天佑中华盛世、庇护国泰民安、祈福学子金榜题名,由洛阳市宗教局、龙门区管理委员会、洛阳龙门旅游集团、洛阳白马寺共同在龙门石窟景区举办百名高僧祈福大法会,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前为芸芸众生,为莘莘学子祈福。
祈福大法会,由
白马寺方丈
印乐大和尚携同白马寺260余名僧众,在龙门石窟奉先寺前祈福作法,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福人民生活吉祥如意、家兴业隆;祈福学子们学业有成、功成名就;祈福华夏儿女人才辈出、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