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寺,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李密故里——保胜乡西南约7公里的龙安村。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与这个小村擦肩而过,这里四面环山,九峰罗列。该村之所以叫龙安村,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龙门寺。
龙门寺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地处山峦耸峙、峭壁悬崖的龙门山上,山因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而得名,寺因龙门山得名龙门寺。寺四周三山一水环绕,景致幽雅。有龙口吐水、石谷龙门、金灯流油、幡杆圣脑、五檀闹槐、透灵石碑、菩萨迎宾、峭壁石佛等景点,素有“八宝龙门”之美称。
据载,南北朝北齐天保年间法聪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此,在这里建“法华寺”,于北宋乾德年间更名为“龙门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中轴线三进院落,东西禅堂,经舍等各成一区。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
大雄宝殿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建,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显系金构,后殿三间,悬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为明清重建。
龙门寺大雄宝殿殿门外一块雕着精美龙图案的石碑上,刻着大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一道圣旨,说明了重修龙门寺有关事宜。在殿前
道光圣旨石碑的旁边,还竖立着李密像。
据说寺外原是李密故宅的荷塘,荷塘上还有一座三孔古石桥,但现己没于荒草丛中。龙门寺虽是李密的故居,但李密于晋太康八年(287年)逝世后,却是葬于今天彭山凤鸣镇的
龙门桥村,可惜的是李密墓在1965年改土中被毁去。当丢传说在祖母百年之后复归仕途的李密,任太守期间,在自己的故里,主持修建了这座寺庙。
龙门寺兴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明朝成化二年(1866年)重建,后不幸被毁,直到清末,道光皇帝颁发圣旨,龙门寺得以再次重建。据说,那时的龙门寺,八座寺庙连起一个群落,气势磅礴。后来,寺庙在“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再次遭遇毁灭的厄运,庙里的佛像也惨遭摧毁。直到上世纪80年代,龙门寺仅剩一尊失去了双手的释迦牟尼石刻孤独地坐在那里,寺庙是1994年才重新修建的。
龙门寺最有名的是大雄宝殿内的唐代摩崖造像。龙门寺大雄宝殿依山而建,在22米长的岩壁上,有唐代摩崖造像10龛,共计佛像60多尊,1984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佛像头部及双手有的在“文革”中被毁,有的风化。其中,第二龛为长方平顶敞口龛,内列三菩萨二供养,像高1.63米,全部是半立雕。正中者刻宝珠形头光,身着左旋通肩纱衣,腰束带,下着长裙,衣纹流畅,体态潇洒。
第四龛是长方平顶敞口龛,内刻一弥勒坐像。通高5.85米,胸宽2.65米,着双领下垂佛衣,斜披袈裟,袒胸束腰,左手抚于膝,右臂上举,赤足。龛左右有小佛,风化严重。其余还有舍利、小佛等,每龛内大小多少不等。在弥勒坐像右侧,有一石洞,洞口只有30公分大,但其洞幽深,洞内四壁呈鳞甲状,十分奇特。据说六里开外的眉山东坡区某村一处烧火,烟却从这龙洞口冒出来。当地传说,这是上古时一条龙的栖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