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小品方》。具有①《医宗金鉴》: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②《金匮要略方义》:燮理阴阳,调和营卫,交通心肾,固精止遗之功效。主治①《金匮要略》: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②《金匮要略今释》引《橘窗书影》:遗尿。③《金匮要略方义》:自汗盗汗,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组成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
用法用量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
①《医宗金鉴》: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
②《金匮要略方义》:燮理阴阳,调和营卫,交通心肾,固精止遗。
主治
①《金匮要略》: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②《金匮要略今释》引《橘窗书影》:遗尿。
③《金匮要略方义》:自汗盗汗,心悸多梦,不耐寒热,舌淡苔薄,脉来无力者。
方义
①《医门法律》:用桂枝汤调其营卫羁迟;脉道虚衰,加龙骨、牡蛎涩止其清谷、亡血、失精。
②《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
③《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
④《金匮要略方义》:方中用桂枝温阳,芍药敛阴,桂芍相合,温阳以配阴,敛阴以涵阳,并兼调和营卫。更加重镇固涩之龙骨、牡蛎,龙骨能潜阳入阴,牡蛎则益阴敛阳,与桂芍相伍,以奏阳固阴守之效。少佐生姜、大枣,以助桂芍之力。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和中有补,补中有涩,俾其阴平阳秘,心肾相交,标本同治,梦止精蛰,故适用于阴虚阳弱失精梦交之病。
使用注意
忌海藻、蒸菜、生葱、猪肉、冷水。
附方
名称:龙骨汤
组成:龙骨、甘草(炙)、黄连各四分,当归、干姜各一分
用法: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食前分三次温服
主治:①《幼幼新书》引《婴需方》:小儿下利不住。②《圣济总录》:小儿冷痢腹痛
出处:《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名称:龙骨汤
组成:龙骨五分,甘草(炙)、干姜、当归、黄连、赤石脂、附子(炮裂,去皮脐)、前胡各三分
用法: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分为六服,旦服至午令尽
主治:小儿利,已服汤利去实,实去后而利不住
出处:《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
名称:龙骨汤
组成:龙骨半斤
用法:捣碎。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使极冷,稍稍饮。其间或得汗即愈
主治:①《肘后备急方》:热病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②《外台秘要》引《深师方》:伤寒已八九日至十余日,大烦渴热盛,而三焦有疮䘌者多下痢或张口吐舌呵吁,咽烂口鼻生疮,吟语不识人
出处:方出《肘后备急方》卷二,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
功用:除热毒,止痢
名称:龙骨汤
组成:龙骨、远志、茯神、防风、牡蛎各二两,甘草七两,大枣七枚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服,日日作之
主治:惊忧怖迫逐,或惊恐失财,或激愤惆怅,致志气错越,心行违僻,不得安定者
出处:方出《肘后备急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名称:龙骨汤
组成:龙骨、甘草、大黄、赤石脂、石膏、桂心、寒水石、栝楼根各二两
用法:上药治下筛,以酒、水各五合,煮散二合,二沸去滓服
主治:少小壮热,口渴引饮,下痢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