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彝,字和梅,明代
顺宁府(今
凤庆)人。祖籍山东,其先祖于明洪武初,徒滇后世居顺宁城北鼓山桥头。明天启四年(1624年),考中举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崇祯年间,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
生平
清军入关后,长江以南先后建立的几个南明政权相继灭亡。1646年,广西巡抚瞿式耕和龚彝等人联合一些明朝旧臣拥桂王
朱由榔建立永历王朝。永历三年,
永历帝封龚彝兵部侍郎。不久又升任户部尚书。永历九年,龚彝随永历帝退守云南。为了长期抗清,龚彝亲自到永昌、顺宁、景东等地征兵募粮。永历十二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退往滇西。龚彝得知后日夜兼程赶到腾冲,永历帝已逃往缅甸。龚彝只好返回顺宁老家。
第二年,当他得知永历帝的情况后又四处活动,动员各土司起兵反清。龚彝旧部元江知府那崇首先率兵响应。不料此时永历帝已被清兵俘获押回昆明。龚彝不顾生死立即赶到昆明,不卑不亢多次求见永历帝一面。吴三桂同意后,龚彝备酒食菜肴请永历帝。席间龚彝伏地痛哭,帝也痛哭不能饮。龚彝且拜且哭劝永历帝饮酒,帝才勉强饮下。龚彝拜哭不止,自感往事已不堪回首,以头触地而死,时年康熙元年三月十八日(公元1662年5月5日)。
三日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篦子坡。南明最后一个王朝结束。而龚彝的忠烈却永远被后人缅怀。清朝末年,顺宁知县亲自撰文,知府琦磷附跋立“明户部尚书龚彝老先生之故里”碑亭于顺宁城北的鼓山桥头。民国元年,顺宁知府张汉皋将昭忠祠改名为龚公祠。李根源题书“磅礴万古”四个大字匾额悬于祠正堂。
清末,蒙化府(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人毛健在龚彝就读成名和隐居之所的茶房寺立石碑,上书“明户部尚书龚和梅读书和隐居处”,以此彰扬龚彝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并在蜢璞岩上题书《吊龚尚书》诗一首,诗云:
国破身囚痛桂王,鲁戈无力返西阳;
银苍已失江山色,金碧皆沉日月光。
殉难甘同明祚尽,捐生怕见故居亡;
忠臣缺笔遗忠烈,我溯前徽补赞扬。
逸闻趣事
在龚彝的家乡凤庆和巍山等民间,广为流传着他的诸多逸闻趣事:明洪武开滇,他的先祖戍卫屯田时徙居顺宁府(今凤庆)城北鼓山桥头。龚彝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小聪慧,深得家人的宠爱。年轻时,极好读书和喜欢安静的环境,在远离家乡的东部漾濞江边上的蜢岩(今属巍山肥牛街乡)上修建了一座小楼,不问世事,发愤读书:此地前临漾濞江,后依笔架山,山壑云天,古树荫浓,环境清幽,从蒙化(今巍山)进顺宁、通缅甸的占道就从山脚而过。此山箐多猴子,民间传闻,由于龚彝专心致志地攻读四书五经,每当佣人将饭菜摆到他书楼的桌子上,他常常忘记吃饭,就被窗外的猴群入内吃得个精光,佣人不得一次次地为他重新做饭。明天启四年(1624年),他首次出山赴考,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举人,第二二年又赴京应乡试,连捷进士,声名大播。崇祯年间,他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为福王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所器重,出使广西掌握大权。
忠烈尚书
龚彝是明末忠臣。对这样一个前朝的死节忠臣,清末朝廷体制内的两个大臣,竟敢明目张胆地颂扬,即可知他在凤庆的影响和地位——知县亲自撰文,知府琦磷附跋的“明户部尚书龚彝老先生之故里”碑,静静地享受人们的钦敬与怀念。文人毛健在龚彝昔日就读和隐居的“茶房寺”,敬立“明户部尚书龚和梅读书和隐居处”石碑,并题《吊龚尚书》诗:“国破身囚痛桂王,鲁戈无力返西阳。银苍已失江山色,金碧皆沉日月光。殉难甘同明祚尽,捐生怕见故居亡。忠臣缺笔遗忠烈,我溯前徽补赞扬。”
1912年,顺宁府“昭忠祠”改名为“龚公祠”,正堂悬挂民国元老李根源题的“磅礴万古”匾额,殿侧有著名学者赵藩撰《明死节户部尚书顺宁龚公祠祀碑》,多年来供人瞻仰、祭奠。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
历代官员多如牛毛,何以龚彝会受到如此敬重和礼遇?据《顺宁县志》记载:龚彝,字和梅,明代顺宁府人。祖籍山东,其先祖自洪武初年来到云南后,就一直居住在顺宁城北鼓山桥头。龚彝幼年聪颖好学,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崇祯年间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清军入关后,长江以南先后建立的几个南明政权相继灭亡。1646年,广西巡抚瞿式耕和龚彝等人,联合一些明朝旧臣,拥桂王朱由榔建立永历王朝。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永历帝封龚彝兵部侍郎,不久升任户部尚书。永历九年(顺治十二年,1655年),龚彝随永历帝退守云南。为了长期抗清,龚彝亲自到永昌、顺宁、景东等地征兵募粮。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退往滇西。龚彝得知后日夜兼程赶到腾冲,永历帝已逃往缅甸,只好返回顺宁老家。第二年,当他得知永历帝的情况后又四处活动,动员各土司起兵反清,龚彝旧部元江知府那崇首先率兵响应。不料此时永历帝已被清兵俘获押回昆明。在外组织反清的龚彝得到消息后,不避生死,毅然赶赴昆明,前去拜见永历帝,遭守卫士兵拒阻。龚彝大义凛然地一句话,不仅慑服了吴三桂,也令后来者叹服不已:“此吾君也!我为其臣,君臣之义,南北皆然。我只一见耳,何拒我为?”史载:“守者往启三桂,三桂许之,乃入见。至诚所动,金石为开……呜呼!明季忠烈之士,如公者曾几人哉!”龚彝见到永历帝,恭恭敬敬行完君臣大礼,进上带来的酒菜,再三劝饮,在看到永历帝饮完三杯后,碰头自尽。史载:“龚彝再拜不止,遂触地而死。王抚之,恸几仆。”
“识时务者为俊杰”曾被多少人奉为金科玉律,曾被多少仕宦之人作为保身的圭臬!然而,龚彝不这样,他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蛾,只管一意前去,用生命划出一道璀璨的光。
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这就是信念,这就是精神,这就是龚彝为后世瞻仰的原因之所在。
作品
龚君文采飞扬,才冠当世,他所写的《陪郡守观插》:“几年搔首想承平,今日逢君湖水清。击楫西南嗟半壁,登楼谈笑巩长城。讼庭飞鸟闲来往,沃野耕牛狎雨晴。莫道治成无可象,农歌到处识民情。”至今传载诗书,被人传诵。在凤庆,他留下的如今唯一可读到的一篇短文也令人颇感有文采,有哲理,其文叫《凤仪寺常住小引》,文曰:余观楞严经云:“祗陀林前松直棘曲,总成真性,脱使瞿昙氏不志于贝叶,则奕世之末,亦泯泯无闻矣。”徭是而知古初有善则记之,可为惇史,岂无其说而处此,兹我顺建梵宇为习仪所,讵无足志者哉,僧人如缘稍具慧根,先任李公祖见而,奇之,命为本寺主持,此僧亦不负知遇,行菩萨道,广植福田,虽未能以一团食散周沙界,然是处清众,亦不须持钵于王舍城;今若不镌于石,嗣是之圆顶方袍,鸟知木有本水有源欤,倘继宗风而起者,听其转移,不惟如缘历数十年之辛苦。付之灰冷,即诸大檀越现宰官身者,大善知识现居士身者,无量无边作佛事,难免如梦幻泡影,特悉记于左,以志不休,即以凤仪寺(凤仪寺,位于凤庆城大北门内,后改为玉皇阁,今招待所)悟入祗陀林未为不可,是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