龛山凯歌五首
明代徐渭组诗作品
《龛山凯歌五首》是明代文学家、艺术家徐渭组诗作品。这组诗描述了明军与倭寇交战的场面及获胜的经过,反映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讴歌了明军将士所向披靡的威武雄姿和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全诗构思奇特,技巧高妙,描写传神,格调激昂。
作品原文
龛山凯歌五首⑴
其一
县尉卑官禄米微,教听黄绶着戎衣⑵。
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未解围。
其二
短剑随枪暮合围⑶,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⑷。
其三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⑸。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其四
无首有身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志译传番语⑹:看尔来生敢再来!
其五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⑺。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霜糟喂铁骢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龛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东北约五十里处,钱塘江南岸,因其形如龛得名。
⑵黄绶:系印的黄色丝带。
⑶短剑随枪:指战士配有长短兵器。
⑷红冰:一作“冰红”,血凝结成的冰块。铁衣:铠甲。
⑸镞(zú):箭头。
⑹志译:通译,译员。
⑺吴公:用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⑻铁骢(cōng):毛色青白相杂的马。泛指骏马。
白话译文
其一
县尉官卑职小,禄米微少,一朝受命挂印,着上军衣。
何故贼中闻知,先就胆寒?连年海上征战,都未解围。
其二
短衣随身带枪,暮夜合围,冷风夹着雪片,扑向人面。
来朝喜看骑兵,一路凯旋,寒光照着铠甲,一片红艳。
其三
敌人彩绘的兵器,丢弃山坳,箭镞在山中消融,失去金光。
经过几个秋冬的风吹雨打,有人拾到它们,定会回忆今朝。
其四
敌人身首异处,认不清哪个是自己,一边鬼魂一边尸骸,哭哭啼啼。
让通译用倭语给你们传句话:“看你来生还敢不敢踏上中国的土地!”
其五
北风吹,金疮裂,扯下军旗包扎,在军中,唯吴公,肯为士卒吮毒。
让小兵,睡伙房,得到安眠休息,冒严寒,到槽头,亲自喂养马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写的是发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龛山之战,徐渭正值三十五岁,第六次乡试不中,尚未入胡宗宪幕府。嘉靖三十四年十月,还发生了抗倭英雄、前任总督南、直、浙、闽等省都御史张经、巡抚浙江都御史李天宠,并及兵部员外郎杨继盛被诬杀,参将汤克宽坐牢等事件,这些事件对徐渭的震动很大,也触发了徐渭对倭寇战争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此时的徐渭颇为关注当时的抗倭形势,曾与萧鸣凤”挟策叩辕门”论倭事,在《拟上督府书》中谋划皋埠之战,在《陶宅战归序》中对陶宅之战发表看法,与吴兑在绍兴练兵。
龛山之战发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林碧川、沈南山纠集部分倭寇,率部自杨哥入掠浙东萧山等处,先后被李如桂、卢镗的兵部所败,退守至萧山的丁村、杭湖、陈家湾一带。据《明史·日本传》,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倭人大举入寇浙东西,江南江北同时告警,不过六七十人而径行数千里,杀戮战伤者近四千人,纵横往来东南沿海如入无人之境。由此可见倭寇入侵之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提督的胡宗宪和兵部郎中王畿进驻龛山之巅。同时,会稽典史吴成器先率军以进,不数里遇贼,死战,贼遂大败,又急攻破之,悉斩首以献。倭贼后又败走龚家畈、百官渡,过曹娥江,顺流而西,佥事李如桂、王询,指挥杨永昌,知事何常明,典史吴成器等,追击于瓜山,战三界,战毋婆岭、朱家溇,最后贼遁于萧山的丁村、杭湖,至陈家湾,虽多所杀伤,而凶焰愈炽。后来由于卢镗军中有人受贿于海贼,致兵溃,知事何常明亦被杀。胡宗宪移檄诸将,仍未能灭之。于是亲自提兵,经过几天的连续作战,终于将这股倭寇势力剿灭。
此外,徐渭另有《龛山之捷》详实地记载此次战役。因此《龛山凯歌五首》所描写的战争场景绝非虚幻之笔和无稽之事,而是在充分和深入了解战争始末的基础之上创作的一组诗歌,堪称为一组纪实的史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就写出明军官兵的豪迈气概,虽然官职卑微但抗敌之心无比坚决,这决心也震慑了敌人,使之闻风丧胆。首句的县尉当指此战明军统兵官吴县县令吴成器。末句表现了敌人侵扰的严重和战争形势的严峻,“海上连年未解围”,为后面战争的残酷与激烈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首诗在这组诗中最为出色。前两句写明军将士或持短剑,或握长枪,在傍晚时分将俊寇四面包围,奋不顾身,浴血拼杀,勇歼敌人。“短剑随枪”,展示武器装备,反映军队训练有素,轻装上阵。“暮”字点明时间。在夜幕的掩护下,正好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合围”,是这次战斗的特点,表明有周密部署,要全歼敌寇。“寒风吹血着人飞”,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凸显惊心动魄的激战场面。风助军威,直杀得楼寇血肉横飞,鲜血飞溅到战士身上。“寒风”二字点明时令。靡战之时,正值隆冬,寒气凛冽,寒风刺骨,气候恶劣。“血着人飞”,以点带面,写出战斗之激烈,伤亡之众多,把敌我双方生死搏斗的场面描写得生动传神。此句表现出战士不畏严寒,不怕牺牲,英勇拼杀的昂扬气概和勇武精神。后两句用极简练的笔墨,描绘出振奋人心的图景:“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清晨,将士们凯旋时,夹道欢迎的老百姓看到的是鲜血凝成的“红冰”,一片片地冻结在战土的铁甲上,足见寒夜激战的艰苦惨烈,并从侧面表现昨夜的辉煌战果。“红”,给人以鲜明夺目的视觉感受;“冷”,给人以强烈真切的触觉感受。作者以具体的形象描绘,显示出战斗的激烈悲壮,敌人伤亡的修重,明军将士的骁勇善战。同时透露出己方也有战士流血牺牲。末句用典型细节描绘出一场激战的结果,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充分显示出作者把握事物特征的本领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在结构上,前两句写战斗,后两句写战后,以第三句的“朝”与首句的“喜”相呼应,使诗意融贯,浑然一体。全诗围绕一个“血”字,突出典型特征。鏖战之时,突出“寒风吹血”,飞溅铁衣;凯旋之际,紧扣“红冰”。无论是倭寇的“血”还是明军身上的“红冰”,都显示出抗倭将士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夺得胜利的豪情,有声有色,异常壮烈。
第三首和第四首写明军大获全胜,所向披靡;敌人丢盔弃甲,鬼哭狼嚎。这两首诗场面描写依然形象生动,敌军的惨状历历在目,有力地反衬出明军的英勇气概。“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这两句表现出诗人为明军官兵感到无比自豪,表明他们的功绩必将名垂青史。“看尔来生敢再来”,强烈地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和蔑视之情。
最后一首以吴起吮疽的典故来写吴成器的爱护士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行军时,亲自背干粮走路;士卒有病的,亲自为病者调药;有长疮的,亲自用嘴吸其脓血。可谓爱兵如子。吴成器是此次龛山大捷的重要指挥员,士卒的英勇反映了将军的治军有方。这也说明了此次大捷是官兵团结一心的结果,赞扬了明军官兵同心协力、一致对外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渭的这组诗与其他的抗倭诗歌,在全国乃至海外广泛传播,成了当时抗倭力量的组成部分,为扬国成、壮军魂、鼓士气、助战事起了特殊而积极的作用。
名家点评
山东财经大学杨艳香《论明代嘉靖中期倭患战争的性质——以徐渭抗倭诗为例》:徐渭嘉靖年间创作的大量抗倭诗,特别是《龛山凯歌》,以纪实的手法讴歌了明军夜袭倭寇的英勇,展现了抗倭战争的残酷,表达对倭寇入侵中华大地的极度痛恨之情。此诗所描写的倭寇形象证明,当时入侵中华的倭寇主要为真倭,而非从倭。
作者简介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等。曾八次参加乡试都没能考中举人。在浙闽总督胡宗宪军中当幕僚时屡出奇谋,为抗击倭寇立下战功。胡宗宪倒台入狱后,报国无门的徐渭也屡遭迫害,一度精神失常。佯狂与真狂相间,历九番自杀而未果,终因误杀后妻而入狱。出狱后益发放浪形骸。晚年卖画鬻字为生,困顿潦倒以终。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著有杂剧《四声猿》、诗文集《徐文长三集》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4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