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矛头蝮
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管牙类毒蛇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是蝰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具有颊窝的中型管牙类毒蛇。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被小鳞。身体较细长。头背棕褐色,具略呈倒“V”字形的暗褐色斑。唇缘色稍浅,自眼后至颈侧具1条暗褐色纵纹。头腹色白。体背面棕褐色或红褐色,正背具1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斑周缘色较深。体侧各具1行暗紫色斑块。
动物学史
原矛头蝮于1839年被Cantor命名为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形态特征
色斑
头背棕褐色,具略呈倒“V”字形的暗褐色斑。唇缘色稍浅,自眼后至颈侧具1条暗褐色纵纹。头腹色白。体、尾背面棕褐色或红褐色,正背具1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斑周缘色较深,色斑有时连接为锁链状。体侧亦各具1行暗紫色斑块。腹面浅褐色,前段色浅,后段色较深。每枚腹鳞具深棕色细点组成的斑块若干,整体上交织成深浅错综的网纹。
鳞被
雄性最大体全长1152(871+281)毫米,雌性最大体全长1280(998+282毫米)。头大,窄长,明显呈三角形。体、尾均较细长。头背被覆小鳞,鼻间鳞间隔2~6枚小鳞;眶上鳞之间一横排有小鳞11~21枚。鼻鳞大,鼻鳞与窝前鳞间常隔1~5枚小鳞;颊鳞2枚(个别1枚);眶前鳞2枚(个别1~5枚),上枚与鼻间鳞相隔2枚小鳞;眼小,瞳孔直立,呈椭圆形;眶下为若干小鳞。上唇鳞8~13枚,以9枚、10枚为主,均不入眶;第1枚上唇鳞小,与鼻鳞完全分开;第2枚高,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最大;第4枚位于眼正下方,与眼眶间隔3~4排小鳞,第3与第4枚上唇鳞间偶尔间隔1枚小鳞。下唇鳞12~17枚,以14枚、15枚为主,前2~3对下唇鳞接颔片。背鳞窄长,末端尖,行数变化大,颈部23~29行,以25行、27行为主;背中部23~27行,以25行为主;肛前一般19行,偶尔17或21行。背鳞除最外侧平滑外,其余均起强棱。雄性腹鳞193~219枚(平均204.98枚),雌性腹鳞198~225枚(平均210.72枚);肛鳞完整;雄性尾下鳞75~100对(平均87.73对),雌性尾下鳞67~88对(平均79.72枚)。
头骨
头骨长宽比约为1.60,上颌骨颊窝腔边缘有突起;顶骨呈“T”形,骨嵴较弱,不明显;后额骨与额骨不接触;鳞骨后末端超出脑匣。基蝶骨和基枕骨突起弱;外翼骨前外侧突膨大。腭骨新月形,分叉,具齿4~5枚;翼骨齿12(10~14)枚;下颌骨齿12(9~14)枚。
半阴茎
半阴茎收缩态长达第9~13对尾下鳞,分叉于第4~6对尾下鳞。远端被萼,近端具刺,萼区面积约是刺区的1/2,两区界线较明显,萼片大小和形状较为规则,边缘光滑;约30枚不同大小的刺分散于刺区,其中4枚明显较大,基部无刺。离心式精沟分叉于第3对尾下鳞,向上直达两叶顶。精沟沟唇明显,在刺区和萼区分别被刺和萼。半阴茎大牵引肌起于第25~29对尾下鳞,分叉于第12~15对尾下鳞。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和山区。常见于地势较平坦的竹林、茶山和溪边,也到居民耕作地、住宅附近的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甚至进入室内。曾见其在大河中顺流而下或在水中游动。
分布范围
原矛头蝮分布十分广泛。在中国分布于四川、台湾、陕西、贵州、重庆、湖北、云南、广西、湖南、江西、浙江、河南、广东、福建、甘肃、安徽、海南。中国以外分布于老挝、孟加拉国、越南、缅甸、印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邦那迦山。
生活习性
喜爱捕食家鼠,也吃鸟、蛙、蛇及昆虫。主要在傍晚和夜间活动,白天偶见。夜间见时,原矛头蝮通常将身体的大部分隐藏在树丛或草丛中,只露出身体前半部分等待捕食机会,或者在岸边或早地缓慢移动,不会主动攻击人,受到惊扰时逃跑速度较慢,或作卷曲状自卫。季节活动高峰在6~8月,最适宜的活动气温在23~32℃。
生长繁殖
卵生。曾记录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产卵8枚,卵呈椭圆形,长径33~37毫米,短径20毫米左右。8月中下旬孵出,说明卵在母体内已发育相当成熟,刚孵出子蛇全长250毫米左右。子蛇在出壳后13天左右将进行第一次蜕皮,以后约每10天进行一次蜕皮。出壳后体长会逐渐增加,而体重则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近种区别
形态上容易与绞花林蛇混淆。绞花林蛇头背为大鳞片,身体花纹上下错开。原矛头蝮头背为细小的鳞片,身体花纹上下对齐。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毒理研究
原矛头蝮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主要为出血和抗凝血毒素,同时会对组织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且排毒量较大。被咬后的临床表现通常为伤口疼痛肿胀、瘀血水泡,10%~3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坏死,坏死面积通常较小。大部分患者有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消耗性凝血病。出血毒素引起的损伤出现速度较快,往往来不及施以抗毒血清治疗,这种病变会引起蛇伤病人肢体坏死,有时不得不截肢。
参考资料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The Reptile Database.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9:57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