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国庆阅兵
1958年10月1日发生的事件
1958年国庆节举行盛大阅兵式。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过敌人。他们仅训练了20多天就参加了国庆阅兵。另外,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方阵引人注目。
时代背景
1958年10月1日阅兵全民皆兵的“战争火药味”和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大跃进”气氛都很浓。
1958年,战争的阴影仍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全国都在抓紧军事斗争准备。1月,美国协防台湾司令窦亦乐宣称:“必要时将用导弹攻击中国大陆。”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于是年10月26日前分3批全部撤出朝鲜。3月,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在甘肃创建。
7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方面拒绝了苏方不久以前提出的关于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建议,中苏关系出现严重裂痕,以至发展到军事对抗;人民解放军入闽作战,3个月内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27架。8月,为反击台湾国民党海、空军对福建沿海的骚扰,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金门的作战打响。
9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毛泽东在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中指出:“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寸步难行。”因此,这年的国庆阅兵“战争气氛”也就显得特别浓。
检阅人员
1958年10月1日,上午9时55分,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群众游行队伍。应邀来中国访问的保加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契尔文科夫,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卢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副首相李周渊,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主席团副主席格奥尔吉耶夫,也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检阅。
天安门前8个观礼台上站满了观礼的人。他们是应邀来中国访问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正在帮助中国建设的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专家;工农业劳动模范,中央和北京市级机关团体的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华侨和少数民族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上观礼的共有1万多人。
基本数据
参加本次检阅的共有35个方(梯)队,其中29个地面方队,6个空中梯队93架飞机。
受阅部队,有军事学院、步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兵学校、航空兵学校、海军学校、水兵、摩托车、伞兵、炮兵、坦克、空军等,共有7856人。
受阅装备基本等同于1957年国庆阅兵。阅兵历时50分钟。首都群众60余万人参加庆典和游行。三轮摩托车方队、士兵船形帽方阵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
检阅过程
1958年10月1日十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首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九周年大会开始。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陪同下,乘车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各部队。接着,他登上天安门检阅台向全体陆海空军讲话。
上午十时二十五分,受阅部队的分列式开始。走在最前头的是军事学院的学员们。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兵学校、航空兵学校和海军学校的队伍紧跟在他们的后面,迈开雄健的步伐进入天安门广场。这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锻炼、有着丰富武装斗争经验和军政素养的军官和部队骨干的队伍。其中有不少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打败过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
海军部队的水兵队伍通过广场后,装备精良的步兵、摩托步兵和伞兵部队,从严整的阵容相继通过检阅台前。接着,牵引车牵引着各种大口径远射程的大炮,循序前进。许多巨型的完全自动化的高射炮又粗又长的炮身直指天空。一眼望不到头的巨型坦克滚滚而来。这时,强大的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群闪电般地突然出现在蔚蓝色的天空。
在接受检阅的国防力量中,还有代表着全国全同武装的基干民兵队伍。其中,不少人是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老根据地的民兵杀敌英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铁西瓜”打败过敌人。杨成武上将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主席和刘少奇、同恩来、朱德等同志介绍说:他们都是河北、山西每个县和北京郊区的民兵代表,只训练了二十多天。毛主席和其他领导同志都连声称赞。民兵们像正规军一样,以正方的队形在广场上前进。
文艺大队和体育大军的队伍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后,六十万人的大游行在下午二时十分宣告结束。受检阅的是首都民兵的代表——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七个师,他们分成二十一个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他们虽然训练时间很短,但是他们的队形和步伐都不亚于正规部队。
参考资料
1958,民兵方队规模空前.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u5e7409\u670808\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16:56
目录
概述
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