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1992年在塞维利亚举办的博览会
西班牙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是一届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这届世博会推动了西班牙比较落后的南部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世博会于1992年4月20日在经济滞后的南部安达卢西亚大区首府塞维利亚开幕,历时176天。在近半年的会展期间,参观世博会的人次共计4181万。这届世博会被西班牙政府认为是历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一届。
展会背景
1992年,西班牙在南部城市塞维利亚举办了一届综合性世界博览会,而本次博览会对促进比较贫穷的西班牙南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举办这届世博会,西班牙政府共投资20亿美元,历时七年,共有112个国家和地区、23个国际组织、17个西班牙自治区和7家大的跨国公司参力,世界各地的600多名建筑师参与,把塞维利亚城边一块不毛之地上开拓为一处雄伟壮观的展址。
塞维利亚世博会会址共建有98个展馆,堪称世界最伟大建筑群的设计和施工的壮举。有些展馆现在已被拆除,但部分展馆保持了原貌,供游人欣赏。塞维利亚世博会被西班牙政府认为是历届世博会举办最为成功的一届,特别是在世博会结束后留下来大量的建筑得以合理利用。虽然在世博会结束后拆除了大部分场馆,但是在被拆除后留下的空地上,在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后,建立了“塞维利亚科技园区”。在世博会期间建成的“魔幻岛”儿童游乐场至今仍在使用。
尽管现在站在塞维利亚世博会会址上已经无法再看到1992年展会举办期间各展馆的壮丽,无法领略当时各个民族大汇合时带来的文化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展会为塞维利亚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而现在世博会会址上所展现的一切,至今仍在为塞维利亚的发展做着贡献。
展会会徽
1992年塞维利亚的这个会徽也直白地传达了世博会的举办信息:时间、地点、事件、主题在画面上一览无余,功能主义艺术理念在这里完美呈现。“EXPO”字母和圆球图案讨巧地结合起来,加上同一风格的“92”字样,让整个结构浑然一体,繁密的经纬线与红黄色彩的搭配给画面增添不少视觉动感。
这是1992年塞尔维亚世博会官方发布的大会徽标。其特别之处在于,它其实是一系列的标志。针对不同的尺寸和用途,该徽标分为大、中、小三个系列 , 每个系列的图案结构基本不变,但大小型号发生变化,并且以“SEVILLA”的字样为依据:最大型号:“SEVILLA”一词的长度超过100毫米;“SEVILLA”长度在25毫米至100毫米之间的都属于标准型号;小于25毫米长的“SEVILLA”则代表最小型号。这些不同大小的标志根据需要被使用在不同的背景和场合中,有时圆球的造型也被单独提取出来运用。
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型号范围,球体经纬线的疏密与粗细程度也随即发生变化:“SEVILLA”一词超过100毫米长的大型号尺寸配合的球状体经纬线最为细密,而后依次变得粗疏,但如果不仔细看,人们并不容易发现这其中的变化。 也许正如大会所提出的那样:这是一个发现的时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不同等待人们去发现。
展会效益
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地区经济
尽管承办塞维利亚世博会的直接亏损达到3.5亿美元(指世博会门票和场地租费等收入不抵世博园区内部建设投资),但西班牙政府更加看重世博会的综合效益。由于历史上塞维利亚地位的衰落和地理、气候等条件限制,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经济长期落后于北部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自1987年启动世博会项目,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及整个安达卢西亚地区先后投资了100亿美元兴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一条全长470公里的高速铁路把塞维利亚到马德里的旅行时间缩短到两个多小时,迄今为止这仍是西班牙唯一一条高速铁路,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马德里所在的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塞维利亚-马拉加-格拉纳达高速公路融入到国内和欧洲的公路网络,将安达卢西亚与马德里、巴塞罗那乃至欧洲其他地区都衔接起来。塞维利亚的San Pablo新机场将年客流接待能力从原来的100万提升到400万。马拉加、Jerez等地也新建或扩建了机场。大量基础设施的兴建不仅改变了这一地区曾经相对孤立的交通格局,更令安达卢西亚成为连接地中海、北非和拉丁美洲的十字路口,刺激了地区经济的复苏。
旅游业获得持久动力
1992年世博会的选址在塞维利亚城区西北部瓜达尔吉维尔中的卡图哈岛(Cartuja)上,由于河水长久以来的泛滥,尽管位置靠近中心城区,岛上的大部分地区当时仍是耕地。世博会因此兴建了水利工程,并新修了7座跨河大桥,衔接了两岸,开拓了新老城区隔河相望的新格局。瓜达尔吉维尔这条直通大西洋,曾以其内陆港口影响塞维利亚历史权重的河流,1992年后再度成为这个城市不可忽视的存在。高140米、主跨200米的Alamillo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无背索斜塔斜拉桥,远望如一只昂首的天鹅或一架巨大的白色竖琴。西班牙著名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大胆的不对称设计,使之被奉为结构和艺术的经典结合。虽然摩尔人建造的Giralda高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一直是塞维利亚的象征,但自从世博会后,Alamillo大桥成为了塞维利亚的现代城市标志。
说到世博会对塞维利亚城市经济的影响,旅游业无疑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在1992年之前,塞维利亚的酒店总共只有8000个床位。很多游客来安达卢西亚只是为了去太阳海岸(Costa del Sol)晒日光浴。他们住在海边比如马拉加,一天内来回塞维利亚,并不过夜。世博会之后,塞维利亚的酒店床位增加到了22000个。从1997年起至今,在塞维利亚过夜的游客人次不断在增长。如今,塞维利亚的日平均游客接待能力已经增加到了3万人次,旅游业给城市带来的就业机会比1992年增加了10%-15%。世博会后,塞维利亚的人口规模也由40多万扩展到现在的80万。新移民来自西班牙各地,改善了当地原有的劳动力结构。
展览场地变身高科技园区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建造的阿拉米罗大桥
在世博会旧址上兴建的“塞维利亚科技园区”(Sevilla Tecnopolis)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北部是大学区,集中了塞维利亚大学的工程、通讯、化学等多个学院;中部是由原先的国际展区改建成的科技企业园区;南部是行政区域,包括一个世贸中心。余下的则是世博会后仍被保留的主题公园,以及体育、文化等设施。有300家企业的约10500名员工在科技园区内工作,涉及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生命科学、IT通讯等多种产业。8000名左右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在园区内学习。园区内还有安达卢西亚商业研究培训中心等常设的培训机构。
为配合园区的经济模式,安达卢西亚政府设立了第一个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的论坛。2004年,“塞维利亚科技园区”的产值已经占到整个城市GDP的12%。塞维利亚是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第一个对其展览馆和场地进行全面开发和利用的例子。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的艾菲尔铁塔和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中的美国馆仿月球展品,是历届博览会被保留的单个建筑中的经典制作,而像塞维利亚世博会建筑这样的大规模被利用,之前则是没有的。当时60万平方米的场地,有60%被利用或改建。有26个国家的展馆在科技园区内被保留使用,包括法国、葡萄牙、芬兰、奥地利、加拿大等国的展馆,而这其中有14个展馆原本并不是永久性建筑。如今,这片瓜达尔吉维尔河西岸的新区已成了塞维利亚一道特有的风景。13年过去,世博会的品牌效应已经转化为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源泉,并且这种效应还将持续下去。
游客人数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在1992年4月20日—10月12日举行,期间,参观游客总数超过4180万人次。
塞维利亚世博会最初预计游客总数为3600万人次,实际超过了4180万人次,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约为24万人次,最高峰的游客数量达到了63万人次。
在世博会场址的各个方向都设置了出入口,但以西侧出入口为主,配置了高速铁路车站和大片停车场。世博会场内交通的主要方式是单向环行的巴士车队,交通线路全长约为5000米,环绕各个展区和连接各个出入口,沿途设置了各个站点。据统计,超过1700万人次(约占游客总数的40%)使用了这一交通方式。场内交通的辅助方式包括单轨电车和空中缆车。
空中缆车跨越瓜达尔基维尔河,是进入世博会的又一通道,然后沿着发现者大道贯穿南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世博会的盛况可以尽收眼底,最高日的容流量达到近70000人次。单轨电车环绕西班牙展区和国际展区,也是兼具交通和观光功能,最高日的客流量为43000人次。
除了固定的巴士线路,游客还可以租用电瓶车,有效地增强了场内交通的自主性。世博会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充足的轮椅。
展会内容
中国馆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
1992年4月20日至10月12日,主题为“发现的时代”的世博会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办。中国馆展出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文明和以西昌火箭发射塔、长征系列火箭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展品。中国馆被评为五星级展馆。
邮票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西班牙举行主题为“发现的时代”的“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西班牙在发行多组《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之后,1991年2月12日发行4张一套的《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邮票。画面为圣塔玛利亚修道院、大学教室、卡图加大桥、巴奎塔大桥。1992年2月28日,西班牙再次发行1张一套的《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邮票,画面为西班牙亭阁。1992年4月20日与21日,西班牙发行24张一套的博览会邮票和博览会小型张。内容包括世界贸易中心、客房、第4林荫大道、“巴奎塔”门、自然馆、气象观测台、阿拉米拉大桥、新闻中心展览港口、哥伦布大桥、节日广场等,小型张是16世纪塞维利亚城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13:39
目录
概述
展会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