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镇雄山体滑坡,发生于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滑坡地点位于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
灾害情况
滑坡经过
2024年1月22日5时51分,
云南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合兴、和平两个村民小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发生山体滑坡的两个村民小组房屋沿山腰至山脚分散修建,海拔落差较大,山高坡陡。据现场指挥部自然资源部门估算,塌方量大概有30万立方米。6时08分,镇雄县向昭通市有关领导作了报告;6时29分,昭通市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方面作了报告;8时58分,省政府向国务院总值班室书面进行了报告。
滑坡背景
此次发生滑坡的镇雄县塘房镇位于云南东北部,在云南和贵州的交界地带。发生山体滑坡的合兴、和平村是属于凉水村的两个村民组,位于山脚下。大概居住了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多为彝族,靠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生。
基本情况
镇雄县地处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接合部,总人口171万人,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境内山高谷深,地形起伏,构造发育强烈,地质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
滑坡原因
山体滑坡属于因岩土运动而引起的自然地质灾害,其形成存在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地形、斜坡岩土体强度、斜坡植被覆盖度等;外部因素包括地震因素、气象因素如降水和融雪、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如对滑坡底部的开挖和上部的堆载等,都有可能降低斜坡的稳定性系数而形成滑坡。
中国滑坡灾害多伴随着
地震,或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的雨季,而冬季也可能出现滑坡。尤其在滑坡的高易发地区,具备滑坡易发的条件,地层上部是坚硬的灰岩等,下部以较软的泥岩,煤系地层等为主,具备上硬下软的滑坡易发地层条件,触发因素以局部的降雨为主。所以冬季的局部降雨或融雪入渗也可能在一些滑坡高风险区形成滑坡灾害。
本次崩塌初步分析成因为:陡峻的地形地貌为崩滑发生提供了条件;层状碎裂结构岩体是崩塌发生的主要内因及客观因素;前期降水持续下渗,软化岩体内软弱面,加之崩塌发生前雨雪导致地下水富集,达到其临界点,进而诱发崩塌发生。
致灾原因
调查评估报告认定,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成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陡的地形、特殊的岩体结构、强烈的风化卸荷作用和降雨降雪因素。(详情参见报告原文)
滑坡形成原因为:
单薄高陡地形地貌和节理发育的岩层结构具备发生滑坡的自然条件;
表层岩体受长期风化侵蚀、降水入渗、冻胀冰劈等作用影响,泥质粉砂岩不断产生破碎崩解或加速岩体节理发育,具备形成高位滑移铲刮的外界条件;
滑坡前山区局地气温同比偏高,突遇气温骤降,并伴随降雨→冻雨→降雪等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冻胀冰劈等致灾激发力短时激增,致使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强度减弱失稳诱发导致山体滑坡。
1.采石因素
根据历史遥感影像回溯分析和现场调查,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1·22”山体滑坡滑源区下方,村民以手工方式采石,用于当地群众自建房。经多年开采形成长约40至50米、后部高3至5米、进深(平台底宽)最宽为4米的不规则采场,与软弱夹层基座水平距离60余米、高差70余米,属稳定性较好的泥灰岩,对山坡扰动小。
采石活动结束至今近50年,未发现对上部滑源区山体造成影响。
2.采煤因素
一是通过对村民的走访问询、滑后2个月内5次现场调查、无人机航飞和LiDAR穿透指标测量微地形,尤其是采用2022年1月以来的5种117期卫星雷达遥感数据进行多种时段的滑坡附近区域地表InSAR变形观测,未发现滑前在滑源区100米范围内存在采煤变形现象。
二是滑坡山体上软下硬,地下仅有一层煤开采,不具备采煤滑坡基本特征,也未见滑前采煤工作面地表有破坏和变形。
三是煤矿在批复的矿界内按专业部门设计的工作面开采,严格预留了保护煤柱,灾前煤矿无超层越界行为,采面也无爆破震动,机械化采掘避免了对地表的间接扰动。
据此,分析判定采煤活动与该滑坡无直接关联。
3.裂缝因素
通过对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关联的“裂缝”逐一核实、现场比对、走访群众,距离灾害点最近的一处山体裂缝位于塘房镇凉水村齐心村民小组后山洪家皮坡。镇雄县自然资源局于2023年12月13日接到此处裂缝报告,12月14日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该裂缝走向为北西291°,最宽处约20厘米,长约100米,可见深度约60厘米,最大下错高差约25厘米。随即安排并落实群测群防工作,开展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4期,未发现该裂缝有明显变化。“1·22”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经现场测量该裂缝距滑源区最近约100米,该裂缝周边均未发生滑坡灾害。
滑坡参数
经专家组初步研判,此次灾害属坡顶陡崖区发生崩塌,崩塌体横宽约100米,高约60米,平均厚度约6米,崩塌体方量约5万立方米,崩积体崩落至中部斜坡区后,崩积物强大的冲击力运动至中下部陡坡区刮铲表层土体形成崩滑碎屑流冲击至坡脚,总方量约7万立方米。崩滑碎屑流导致下方房屋倒塌,崩塌区与居民区高差约150米。此次山体滑坡灾害崩塌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陡斜坡地形,坡向60°,斜坡坡度大于30°,坡顶呈陡崖状,坡脚为缓坡平台,居民区分布于坡脚平台区。
灾害特点
1.隐蔽性大,突发性强
滑坡点位置高陡,植被茂密隐蔽性强。灾害发生前,该点不在地质灾害隐患判定标准认定范畴,因此未纳入在册地质隐患点管理。正常巡查时未发现该滑坡点有明显变形迹象。灾害发生在夜间,临灾前无任何前兆突然发生。
2.破坏力强,灾害损失大
约16万立方米滑坡体瞬间滑落,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摧毁力,造成52户381间房屋被掩埋(或倒塌)、44人遇难,经济损失约1.45亿元。其中,房屋及家庭财产损失1.07亿元。
3.受灾区窄,救援展开难
由于滑坡体堆积区域狭窄,施展救援空间极为有限,现场大型救援设备和大量救援人员难以全面铺开,给现场救援的组织和协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土石方掘进和清理运输难度极大。
天气状况
2024年1月21日夜,当地遭遇较大降雪,至22日降雪有所减小但仍在持续,最高温仅0℃左右。
灾害影响
伤亡情况
2024年1月25日20时4分,44名失联人员已全部搜救出来,均无生命体征。
受灾情况
灾害导致一些房屋被滑坡推出去十几米远,有的房屋上方压着的石块甚至有三四层楼高。
受灾亲历
2024年1月21日,当地有20多人集体乘车赶往外地参加一亲戚家的婚宴,从而逃过一劫,大多数还未回家过年的外出打工者也幸免于难。
2024年1月22日上午,凉水村老房子组村民张女士(化姓)说,没有听到滑坡的响声,但是早上听说了滑坡的情况。“滑坡地点离我这边有四五公里,有朋友的房子被埋。”张女士称, 21日当地天气不好,雨夹雪,但雪量不算大,很正常。
2024年1月22日,据凉水村村民顾先生(化姓)讲述,22日凌晨四五点,在睡梦中的他被村委的人叫醒,说是3公里外山体滑坡了,连夜起来到事发地点外围待命。“凌晨气温只有0℃左右,还是很冷的。”顾先生称,当时村里的成年劳动力都被召集起来了,不过都在一旁待命,后来消防等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救援。上午10时许,他们已经回到家里。
2024年1月22日,事发之前就有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当地山体曾出现裂缝。另一村民告诉记者,她家虽然不在发生山体滑坡的小组,但家后面的山体也有裂缝。
村民们回忆,2024年1月22日凌晨6时许,发生滑坡的地段土石往下坠落的声音越来越大。当地一村民在睡梦中被惊醒出门查看,见状,该村民赶忙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喊着还在睡梦中的邻居赶快避险:“滑坡了,大家快起床……”在该村民继续呼喊其他村民的过程中,被大面积垮塌下来的山石掩埋失联。记者询问这名热心人的名字,在场村民们无不摇头叹息,没有说出他的姓名。
2024年1月23日,云南雄镇县山体崩塌救援现场,消防员争分夺秒搜寻被困者,但扒开废墟的这一幕令人看破防,一对六旬夫妻躺在床上,紧紧拉住彼此双手。
救援组织
领导指示
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搜救,防范发生次生灾害。要妥善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和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习近平强调,春节临近,叠加寒潮天气影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易发多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紧盯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防范遏制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抢险救援,争分夺秒搜救失联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同时细致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险情监测预警,严防次生灾害。事发地属高寒山区和民族地区,要尽快转移受威胁群众,妥善做好安置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强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张国清已率工作组赶往云南现场指导搜救工作。张国清抵达当地后直接前往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灾害发生点,实地查看受灾情况,详细了解救援进展,与有关方面现场研究优化救援方案和力量部署;随后来到镇雄县人民医院、转移群众安置点,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受伤人员和转移安置群众。当晚,张国清主持召开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抢险救援工作。
灾害发生后,云南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安排部署,省、市、县相关领导立即带队赶赴现场,组织开展人员搜救等相关工作。省委书记王宁第一时间进行调度,并就人员伤亡排查、被困人员搜救、科学抢险救援、群众转移安置、次生灾害防范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省长王予波已率省级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指导救援。省级有关部门、昭通市、镇雄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消防、卫健、自然资源等部门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
政府机构
2024年1月22日,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5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云南省做好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救灾,统筹用于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人员搜救、转移安置、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以及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
接报后,应急管理部部长
王祥喜立即作出部署,要求科学高效开展救援,做好安全监测,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并紧急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
应急管理部工作组已紧急赶赴灾区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防范应对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工作。
2024年1月23日,为加快救援,应急管理部调集微波生命探测仪、大型无人机等多款救援新装备支援山体滑坡救援。
自然资源部已请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立即先行派出专家工作组前往现场,协助地方做好人员搜救、抢险救援期间技术支撑等工作,并举一反三,做好类似情况下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等工作,重要情况及时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加强专家调度、组织协调、会商研判,全力协助指导做好技术支撑等工作。
2024年1月22日,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发生山体滑坡后,
公安部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调度指挥云南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援、秩序维护、交通疏导等工作,切实维护当地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公安部要求云南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救援处置工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做好人员搜救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科学施救,妥善安置,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交通管控,保障道路畅通,确保救援车辆顺利通行,防止造成拥堵。要加强秩序维护,强化巡逻防控,针对性加强救援现场及周边警力部署,确保当地良好社会治安秩序。
灾害发生后,云南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开展人员搜救,并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全面加强抢险救援、秩序维护、道路保畅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坚决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1月23日,云南镇雄县纪委监委发布关于严明“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工作纪律的紧急通知。
2024年1月23日,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发布镇雄公布救灾物资捐赠联系方式。
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确保救援现场安全,前方指挥部设立了多个边坡雷达基地,24小时连续对山体位移和变形情况进行高分辨率监测。持续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再加上地形复杂、巨石散布、钢筋遍地,这些都给救援增加了难度。6支专业搜救分队正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探测仪、无人机、搜救犬等方式,持续开展搜救作业。
救援力量
灾害发生后,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迅速启动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派出两个梯队官兵正在赶赴现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截至2024年1月22日6时,共调派9个大队28车147人5犬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已紧急转移群众200余人,调集10台装载机、33辆消防车,集结200余名救援人员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截至2024年1月22日10时30分,紧急转移群众500余人,组织救援力量300余人,调集各类救援设备50余台(辆)投入救援,搜救工作正紧张有序开展。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详细划分了6个作业点,按照逐层搜索、逐层剥离,从坍塌面的四周向内部进行纵深推进的作战原则,继续扩大救援作业面。
截止2024年1月22日,附近村民调取4台挖机前往现场,参与救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排
四川、
贵州等邻近省份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成员做好准备,根据需要随时支援。
灾害发生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出120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开放省、市、县医院绿色通道,准备充足床位随时接收伤员。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发生山体滑坡后,当地电信运营企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度应急保障人员、通信保障物资赶赴现场。受灾地区网络运行平稳,无基站退服,无传输中断。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累计出动应急保障车辆18辆、保障人员70余人和十几部卫星电话及便携卫星设备。通信保障队伍已完成现场应急指挥部通信、抢修现场及沿途周边的网络信号覆盖保障,同时对当地用户发送爱心提醒,保障欠费不停机,开设寻亲和报平安热线。
2024年1月22日下午,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从设在云南的红十字区域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棉帐篷、棉被、冲锋衣、赈济家庭包等救灾物资1000件(套),用于支持灾区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救援进展
灾害定级
调查情况
2024年12月,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调查评估报告》,调查认定:裂缝与滑坡灾害无直接关联,采煤活动与该滑坡无直接关联。调查认定,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是位于高陡地形上的层状碎裂岩体,在强烈的风化卸荷及长期降水入渗、反复的冻胀冰劈等因素影响下,突遇气温骤降伴随雨雪等局地小气候,导致临界稳定态滑源岩体结构失稳,诱发突发性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其规模级别为中型滑坡,灾情等级属特大型灾害范畴。
灾害应对
慈善捐助
金融理赔
灾害发生后,工银安盛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总、分公司紧密联动,快速响应,启动绿色理赔通道,多渠道主动获取出险人员名单,全方位排查客户出险信息,并就此次事件理赔落实应急服务举措。
保险理赔
灾情发生后,保险业积极行动,全力做好灾后理赔服务工作。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新华保险、阳光保险等保险公司相继启动应急预案,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做好保险理赔。其中,多家保险公司已派出应急工作组赶赴受灾地区,主动排查出险情况、收集出险信息,全力做好保险理赔服务。
灾后安置
截至2024年1月24日12时49分,当地已紧急转移安置223户918人。
2024年1月25日,相关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222顶、棉大衣1350件、棉被700床、折叠床200张、床垫200床、床上用品200套、博爱家庭箱300个,生活物资保障充足。通往灾区交通通畅,电力、通信正常,灾区相关生活物资保障充足,地灾监测、善后处置等工作正持续开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支持灾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重建。
事件纪念
2024年1月26日上午,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汽笛鸣响,深切哀悼“1·22”山体滑坡灾害遇难同胞仪式在滑坡灾害现场举行。参加抢险搜救的人员代表,镇雄县、乡镇、村代表,群众代表,志愿者代表200余人参加。
灾害防范
遇到
山体滑坡,逃离时,不要选择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应向滑坡前进的两侧方向跑。当来不及逃离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也可迅速抱紧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滑坡发生后还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或崩塌灾害,在滑坡源区的后壁和两侧往往有临空面,是发生二次滑坡的高风险部位。
滑坡发生后会形成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在强降雨的条件下,可能会形成泥石流灾害。
滑坡如果堵塞了河流而形成堰塞湖,会导致淹没灾害。
防范次生灾害,需要做好滑坡体后缘和两侧可能不稳定山体的形变的专业监测、做好区域降雨监测,一旦发现降雨超过阈值或者形变加速和异常,及时做好人员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