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不可能是热闹的事业,本“年选”的目光也主要关注那些情动于中、有话要说,而又尊重诗歌说话方式的作品。在上世纪开始的社会转型中,经济、商业和网络传播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观念与态度。有许多和生活与时俱进的诗人,也有试图用自己微小而不屈的坚持挽留一些美好价值,体现人类思维、感受力和语言活力的诗人。
这是悲欣交集的一年! 雪灾、地震、奥运和金融危机,中国诗人与中国人民一起流泪与欢呼,度过了一个接一个难忘的日子。 面对真实的死亡与伤痛,我们得承认文字的苍白。任何“事后”的书写,都不足以形容“事发”的情形,诗歌无法代替受难者承受死亡与伤痛。然而,诗人的书写不能有益于亡灵,却作为灾难和伤痛的一种见证,昭示着生存的性质,唤醒幸存者的思考与责任。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本诗歌集,感受诗人对2008的感悟吧!
王光明,1955年生。现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兼任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专著《散文诗的世界》(
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初版,1992修订版),《怎样写新诗》(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20世纪中国现代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等。论文集:《灵魂的探险》(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
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2)。编著:《六十年散文诗选》(与孙玉石合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0),《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典》(与孙玉石合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我们时代的文化症侯》(与胡越合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