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是人类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这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数据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
测量背景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1991年,国测一大队被国务院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负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包括国家和省级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的布测,其测绘业务能力代表着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最高水准,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
1996年、2001年、2016年,国测一大队三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登顶珠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的传递。这一壮举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测一大队被中央9部委授予“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
测量进程
重要事项
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其中提出:考虑到珠穆朗玛峰是中尼两国友谊的永恒象征,双方愿推进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双方将共同宣布珠峰高程并开展科研合作。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会同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为推动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高程成果的精确性,自然资源部组织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精锐力量,编制珠峰高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和实施方案。陈俊勇院士、杨元喜院士领衔的测绘科技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严格审查把关,对“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技术路线,给予了充分肯定。
前期准备
2020年3月2日起,国测一大队53名测绘队员,在珠峰及外围地区,克服环境、气候恶劣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陆续开展了水准、重力、GNSS、天文等测量工作,完成了一等水准测量480千米、二等水准测量240千米、加密重力测量190点、绝对重力测量1点、天文测量1点、局部GNSS控制网测量60点、板块运动监测网21点,布设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临时基准站2点,完成了6个珠峰高程测量交会点的踏勘、选埋、高程传递等基础性测量工作,剩余少量基础性测量工作正稳步推进。
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组成。
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出发仪式在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30多名队员当日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
登山部署
根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部署,成立攻顶组、支援组和接应组。据次落介绍,由于攻顶队员中来自国测一大队的陈刚、王伟,以及来自西藏登山队的桑登次旺3人,此前均没有海拔8000米山峰的攀登经验。这3名队员从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出发后,一旦出现任何异况,立刻由支援组队员替补上阵。在攻顶动员会上,同时安排了专人负责将登顶测量仪器安全背负至顶峰。
次落强调,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要实现三个确保:确保人员安全,确保成功登顶,确保完成顶峰测量。
开启测量
5月7日,登山队进驻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5月8日,登山队全体队员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进行休整。当天早上,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的6名修路向导、7名北坳运输人员、20名海拔8300米运输人员从前进营地出发,准备通过北坳冰壁。当他们攀登到海拔6700米的时候,发现攀登路线上雪比较深,有流雪的危险,所有人员撤回前进营地。
5月9日,因天气原因,登山队将分两批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撤回大本营进行休整。修路队和运输队继续留在前进营地等待好天气,以通过北坳冰壁,完成修路和运输任务。根据研判,此次登顶测量时间将比原计划推后。
5月10日7时,为完成顶峰修路和海拔8300米以下各营地运输任务,登山队副队长次仁桑珠带领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以下简称西藏登山向导学校)的6名修路队员和7名运输队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向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前进。18时30分左右,登山队第二批下撤攀登队员抵达大本营。
5月16日14时,登山队队员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出发,再次向珠峰发起挑战。
5月17日,登山队11时左右从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出发,用了将近5个小时,走了近9公里,到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队员状态良好。
5月18日,登山队队长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召开攻顶动员会,公布攻顶队员名单。12名攻顶队员预计在5月22日登顶。
5月24日14时15分,登山队部分人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前往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准备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测量登山队冲顶队员名单为: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
5月26日11时,登山队8名队员从海拔7790米的C2营地出发,将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成功登顶
因天气等情况顺利,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他们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GNSS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
勇士凯旋
27日13时22分,历经两个小时,各项测量工作已经完成!勇士们开始下山返回!自然资源部官方微博祝福:此刻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唯有一句:致敬登峰勇士!你们是最棒的!
高程公布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习近平指出,去年,我们就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达成共识。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今天,我愿同班达里总统一道,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人员组成
根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部署,成立攻顶组、支援组和接应组。其中,攻顶组组长为次落,其余11名攻顶组队员为袁复栋、李富庆、陈刚、王伟、桑登次旺、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旺青索朗、洛桑顿珠、次仁罗布。12接应组组长为次仁桑珠、副组长为旺多,支援组组长为蔡卿,组员为张卫东、贡秋桑登、宋红。
测量解读
测量方法
综合运用卫星定位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等多种方式。珠峰高程测量可以分为“三部曲”,即高精度的海拔高程起算面的确定、峰顶“会战”测量和珠峰最终海拔高确定。
中国海拔高程的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平面,测绘人员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青岛一步一步传递到珠峰地区。在珠峰地区,测绘人员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和外围测量工作,包括在珠峰地区的卫星定位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地面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等,精确地将这个零海拔高的“基准面”延伸到珠峰下面。
真正的珠峰峰顶“会战”分为三步。“首先,我们要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方法,测量出珠峰雪顶的位置;在海拔6000米左右,利用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量队员们登顶后插在峰顶的觇标,确定珠峰高度;最后,通过雷达雪深测量,测量峰顶一定范围内雪面到岩石面的距离,也就是峰顶冰雪层厚度。”党亚民介绍,之后还要通过严密计算,将峰顶的卫星定位测量成果、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成果归算到海拔高,包括雪面高和岩面高。
一般俗称的“珠峰高程”,就是通过雪深雷达观测获得峰顶冰雪层厚度,并将其从珠峰峰顶雪面海拔高中扣除,获得的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
测量难点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专家成员蒋涛博士表示,珠峰测量的技术难度和实施难度都极大。
蒋涛介绍,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启动了航空重力测量,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珠峰地区开展航空重力测量。 “珠峰本身地形复杂,数据资料不全,飞机在高海拔地区起飞,风又特别大,可以说是高风险、高难度的飞行。我们在反复咨询空军、民航和气象等部门高级别专家后,才下定决心在珠峰地区开展高风险、高难度的航空测量。”蒋涛说,目前航空测量任务实施顺利,已接近尾声,“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能稍事安定。”
此外,由于珠峰天气变化莫测,登顶珠峰开展峰顶测量的难度也很大。
测量工作
测量登山队员登顶后,首先需要在峰顶竖立测量觇标觇标竖立后,6个珠峰高程测量交会点的测量人员,就会用超长距离测距仪瞄准觇标,进行观测。同时,觇标顶端还会固定有卫星定位设备,接收卫星信号进行高精度定位。“在峰顶还要进行雪深雷达的测量,队员会携带一个地质雷达测量仪上去,在峰顶来回拖动仪器,对峰顶大约20平方米左右的范围进行扫描,获取数据。”
结果公布
测量工作完成后,技术协调组将组织相关单位完成全部的外业测量数据的整理,包括峰顶数据的整理,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查、数据汇总等。之后,将全部的外业测量数据提交给数据处理团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个过程大概要花2到3个月的时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得出珠峰峰顶的三维坐标,这里面也包括高度、平面的数据。同时,我们也得到珠峰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综合确定珠峰的精确海拔高程。
2020年6月,珠峰高程测量的GNSS测量、峰顶测量、一等水准测量等部分数据已移交至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中心各工作组已全员到位,加紧计算,整个数据处理工作将于8月10日左右完成。
创新突破
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1、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
2、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3、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
4、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
5、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10:05
目录
概述
测量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