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太平洋台风季(2024 Pacific Typhoon Season),是2024年
西北太平洋与
南海水域中
热带气旋的活跃时间段。受
厄尔尼诺衰退与夏秋季
拉尼娜发展等因素影响,该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明显呈现出前少后多、夏少秋多的特征。截至该年11月末,该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总数已达与常年全年平均相当水平,高强度台风数量较多但整体强度仍然偏弱,
累积气旋能量指数较常年偏低,极端强度不及该年北大西洋飓风之极端强度。
风季总述
范围总述
太平洋台风季的地域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太平洋飓风季。2024年在西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气象厅(JMA)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24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会给予该地区其认定的热带低压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以正式编号,通常以三位略缩编号xxW或八位完整编号WPxx2024表示(W与WP指代西北太平洋)。
活跃特征
2024年上半年为
厄尔尼诺衰退期,台风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洋面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抑制对流活动,缺乏台风生成的必要条件,进而导致该年前期台风活动受到明显抑制作用,首个台风生成时间明显偏晚。进入夏秋季节以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将逐渐转为偏冷状态,
拉尼娜将开始发展,该年后期的台风活动可能较前期有所增多。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在2024年7月4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2024年7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的气候背景不利于台风活跃。作为厄尔尼诺次年,2024年台风生成频数偏少与厄尔尼诺活动的滞后效应影响有关,厄尔尼诺及其次年通常西太平洋热带洋面垂直
风切变增大和西南季风偏弱,抑制热带对流发展,不利于台风生成和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天气尺度环流条件受限,西北太平洋生成台风最有利的背景形势是热带东风与
赤道西风或
西南季风共同作用形成的季风辐合带(ITCZ)。6月份,由于南半球冷空气势力较弱,赤道西风仅推进并维持在中南半岛及以西地区,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盛行东风气流,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辐合带;另一方面,6月以来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影响,也不利于热带对流活动的发展和台风的生成。
7月底以前,台风生成数量较常年偏少,而8月中下旬集中生成数个台风,但因为并未登陆中国而受关注比较少。但9月份以来,整个副热带高压有所北抬,热带低纬地区得到“解放”。同时,西南季风呈现高度活跃的状态,南半球也存在较强的气流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从9月份开始,热带对流呈现出相对活跃的状态,促成了较多秋台风的生成。从“摩羯”开始,几场台风接连生成登陆。此外,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向,强大而稳定,其南侧生成的台风就会被副高引导选择偏西路径,从而登陆中国。
2024年9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8个台风,比常年9月多3个,仅次于1966年和1967年的9个,与1988年、1994年、2013年并列第二高产台风的9月。该年1-7月台风数量明显偏少,但8~9月基本追上了常年进度。从登陆数看,2024年9月也偏多。且该年9月亦创下多项登陆纪录:
台风摩羯成为有记录以来登陆中国最强的秋台风;
台风贝碧嘉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台风贝碧嘉、台风普拉桑成为有记录以来首次在三天内接连登陆上海的两个台风。
2024年9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个台风生成,有4个登陆中国,台风生成(常年8.3个)和登陆个数(常年2.1个)均较常年偏多。造成2024年秋台生成和登陆数偏多的背后原因包括海温偏高、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热带辐合带活跃等等,这也是诞生于深秋时节的台风“康妮”之所以能达到超强台风级并影响浙闽地区的主要原因。
11月中旬,由于副热带高压较同期异常偏强,位置稳定且偏西,类似9月的形势,因此有利于热带辐合带地区稳定产出台风。台风“银杏”“桃芝”“万宜”“天兔”四个台风一度同时处于活动状态,为同期罕有。台风“银杏”巅峰强度一度到了超强台风,“桃芝”最强也到过台风级,“万宜”和“天兔”巅峰时期均达到超强台风级,四个台风均达到台风级以上,其中的三个更是达到超强台风水平,这样的强度在11月的秋台风中也是不多见的。
截至2024年11月12日,202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5个台风生成,与多年同期平均(22.9个)相比偏多2.1个,已与常年全年平均水平(25.1个)相当;有8个台风在中国登陆,与多年同期平均(7.1个)相比偏多0.9个。
截至11月末,该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总数已与常年全年平均水平相当,高强度台风数量较多,其中“格美”“珊珊”“摩羯”“山陀儿”“康妮”“银杏”“天兔”“万宜”等8个台风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超强台风水平,且其中“康妮”“银杏”“天兔”“万宜”等4个为10月下旬以来生成的晚季超强台风;但由于该年低强度台风数量更多,全年台风整体强度仍然偏弱,且台风寿命整体偏短,
累积气旋能量指数较常年明显偏低。且由于该年北大西洋出现了巅峰风速高达80米/秒的极端飓风“
米尔顿”,而该年西北太平洋中央气象台认定下的最强台风“摩羯”的巅峰风速仅有68米/秒,因此该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在极端强度方面不及该年北大西洋飓风。
总述清单
活跃时间线
2024年前期,由于厄尔尼诺衰退与滞后效应导致
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并占据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源地,该年首台生成时间明显晚于常年(多年气候平均值为3月24日)。直至5月26日上午,该年首台
台风艾云尼方在菲律宾吕宋岛上获得升格命名,而后其逐渐转向东北方向移出菲律宾群岛并发展达到台风级强度,但由于高空垂直风切变环境的超预期恶化未能取得进一步发展。
5月31日,夏季风在南海的爆发活动与冷空气的配合促成了
台风马力斯的偶然生成,使得该年5月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2个台风,较常年同期(0.97个)偏多,但无台风登陆中国。台风马力斯于6月1日凌晨登陆广东省阳西县,成为2024年登陆中国的首个台风,使得该年中国登陆初台较常年平均日期(6月27日)偏早26天。6月,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并占据台风生成源地,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水域无命名台风生成。
台风马力斯消散后,西北太平洋持续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热带系统活动处于长期低迷,直至7月中旬热带季风槽在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水域逐渐建立。2024年7月20日,第3号
台风格美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7月21日,第4号
台风派比安在南海生成,先后登陆中国海南省万宁市与越南广宁省沿海,并两度在登陆前发展为强热带风暴级。7月24日,台风格美发展为2024年首个超强台风,其后在登陆台湾岛前受地形影响出现回旋打转,而后先后登陆中国台湾省宜兰县与福建省秀屿区后逐渐深入内陆。
截至7月底,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4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平均(7.8个)明显偏少(偏少3.8个),有3个台风登陆中国,较常年平均(2.5个)偏多(0.5个),台风平均极值强度27.7米/秒,较常年平均略偏弱。但3号台风“格美”是个例外,“格美”台风云系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风雨影响大,是2024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进入8月,日本以南季风槽的活跃促成了短期内较多台风先后接连生成。8月8日,
台风玛莉亚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东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8月11日,
台风山神在南鸟岛附近海域生成。8月12日上午,台风玛莉亚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附近登陆。8月13日凌晨,
台风安比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同日下午,
台风悟空亦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8月15日晚上,台风安比加强为强台风级。8月19日早晨,
台风云雀在台湾省以东洋面生成。8月22日凌晨,
台风珊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8月27日傍晚,台风珊珊在日本九州岛以南发展为该年第二个超强台风。
进入9月,副热带高压的偏北偏强与跨赤道气流的偏强、热带辐合带的活跃促成了该月较多台风的生成活跃。9月1日,
台风摩羯在菲律宾以东近海生成。9月2日,原中北太平洋
飓风霍恩的残余低压移入西北太平洋。9月4日夜间,台风摩羯在南海发展为该年第三个超强台风。9月5日,
台风丽琵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同晚台风摩羯在南海发展为中央气象台认定下该年首个17级以上超强台风。9月8日,“摩羯”登陆越南沿海并减弱为热带风暴。9月10日,
台风贝碧嘉在关岛附近海域生成,而后采取西北行路径趋向华东,期间因切入副热带高压而一度发展不顺。9月15日,
台风普拉桑亦在关岛附近海域生成。9月16日,台风贝碧嘉于东海发展至强台风级,并以强台风级登陆上海,成为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9月19日,台风普拉桑亦紧随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使得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在三天内登陆两个台风;同日,
台风苏力在越南近岸生成,旋即登陆越南并减弱消散。9月25日,
台风西马仑在日本以南洋面生成并短暂活跃。9月27日至28日,
台风飞燕、
台风山陀儿接连生成,使得2024年9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8个台风,比常年9月多3个,仅次于1966年和1967年的9个,与1988年、1994年、2013年并列第二高产台风的9月。台风飞燕在日本东南洋面逐渐北上达到强热带风暴级;台风山陀儿则在巴士海峡发展为该年第四个超强台风,并成为1977年以来登陆高雄的最强台风。
进入10月,台风飞燕与台风山陀儿消散后,由于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不利相位等因素,10月中上旬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趋于平静,仅有一个台风生成并短暂活跃。10月9日,
台风百里嘉在日本东南水域生成,逐渐北上并变性为温带气旋。10月下旬以来,随着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有利相位的回归,西北太平洋再次进入台风活跃期。10月22日,
台风潭美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其环流庞大而结构松散,而后其逐渐西行登陆菲律宾并对当地造成重大灾难。10月25日,
台风康妮在关岛附近洋面生成,而后逐渐西行。10月26日,台风潭美在南海发展为台风级。10月28日,台风潭美逐渐减弱消散,但其残涡仍对海南岛造成极端降水影响。10月29日至30日,台风康妮在历经了前期的发展缓慢期后逐渐步入发展正轨,并于24小时内完成强度“三连跳”,成为该年第五个超强台风与首个晚季超强台风,并于10月31日登陆中国台湾省,成为有记录以来登陆该省最晚的强台风。10月末至11月初,台风康妮对中国东南沿海造成了同期罕见的历史性晚季台风雨影响,并于浙闽近海描边转向,但未获得中央气象台在浙江二次登陆认定而与浙江最晚登陆纪录失之交臂。
进入11月,副热带高压继续保持异常偏强,位置稳定且偏西,使得环流形势类似9月,热带辐合带地区继续稳定产出台风。11月4日,
台风银杏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其后逐渐西北行进靠近菲律宾吕宋岛,并于6日夜间发展为该年第六个超强台风与第二个晚季超强台风,更于7日在登陆吕宋岛前发展为中央气象台认定下该年第二个17级以上超强台风。11月9日,
台风桃芝、
台风万宜分别在菲律宾以东与远洋低纬水域相继生成,与台风银杏一同成为有卫星观测以来继1994年后再一次在11月出现的三台风;同晚,台风银杏在南海再次发展为超强台风。11月12日凌晨,
台风天兔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形成,与尚处活跃中的台风银杏、台风桃芝、台风万宜形成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次11月四台风。此后,台风桃芝、台风天兔、台风万宜均在偏强的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下稳定西行趋向菲律宾并接连袭击该国。台风桃芝于11月13日以台风级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后进入南海;台风天兔于11月13日晚间爆发性增强为超强台风,并于次日(11月14日)登陆菲律宾吕宋岛,最终于11月16日被中央气象台认定登陆中国台湾省;台风万宜起初被预计将在远洋海域减弱消散,但后来其预报逐渐调整为向西行进至菲律宾近海水域后取得明显发展,并在长时间保持低强度跋涉至菲律宾近海后爆发性增强为超强台风,并于11月16日发展为中央气象台认定下该年第三个17级以上超强台风,随后以高强度先后登陆菲律宾卡坦端内斯岛与吕宋岛,最终于11月19日在南海北部减弱消散。台风万宜消散以后,伴随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再次转为不利相位以及拉尼娜发展响应增强东北信风,热带辐合带与跨赤道气流减弱,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再次趋于平静。
12月22日8时,中央气象台认定南海有热带低压生成,下午17时其中心距离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南偏东方向约930公里,预计热带低压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将略有加强。不排除进一步加强为台风的可能性。如果按照预期生成,将成为2024年第26号台风帕布,也将是2024年最后的台风。12月23日,
台风帕布在南海南部海面生成。
机构业务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中央气象台)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六个等级,最弱的三个等级和日本气象厅所规定的是同样风速,“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日本称“猛烈台风”)和日本气象厅不同。中国采用二分钟平均风速来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本词条中描述每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的最高强度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认定的二分钟平均风速为准。
日本气象厅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台风”等级再细化为三种不同的强度,最弱的三个等级与中国气象局规定风速相同。日本气象厅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气旋会被日本气象厅命名,采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认证使用的台风命名系统进行命名。日本采用世界气象组织建议的十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日本的“猛烈”“非常强”“强”之说法分别对应中国的“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之说法,且对于同一强度的热带气旋,由于计量标准不同,台风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定强数值方面日本十分钟平均风速<中国二分钟平均风速<美国一分钟平均风速。
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分级法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采用一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三级台风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中属于“强飓风”(Major Hurricane)水平,持续风速达到150英里/小时(130海里/小时)以上的热带气旋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非官方分级中属于“超级台风”(Super Typhoon)水平。
注:下表的风速数据为各机构在台风公报中所给的最常见的数据,定强依据来自
德沃夏克分析法等主要分析方法。本表只反映相对大致对应强度,实际定强并非完全与本表数据一一对应。
以下是对应表:
预测展望
广州市气象台预计,2024年广州气温偏高,高温热害重;汛期暴雨集中,影响台风数大致为2~3个,局部洪涝灾害重,台风影响大。
河源市气象台预计,2024年南海海面和西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有22~24个,较常年平均(25.1个)略偏少,约有9~11个南海生成或进入南海海域。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台风有3~5个,接近多年平均(5.8个)略偏少,强度略偏强。初台较多年平均(6月24日)偏3晚,终台接近多年平均(10月4日)。其中,影响河源的台风频数有1~2个,较常年正常至略偏少。
温州市气象台预计,2024年台风影响前少后多,台风影响与2023年相当。预计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前少后多,影响温州市的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台风沿海北上概率较大,登陆或严重影响温州市的概率增大,较明显影响温州台风2~4个,台风影响偏重。
中国气象局在2024年6月5日举行的6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1~24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少(常年25个),其中有6~8个将登陆中国,接近常年(7个);台风的总体强度偏强,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中国华南东部和华东沿海地区,可能有1~2个北上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气象局在2024年7月4日举行的7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最新的预报意见,7月上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无台风生成,7月中旬起,台风活动将逐渐趋于活跃。预测夏季登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频数较历史同期正常或略偏多,并有可能出现北上影响中国东北地区的台风,各地各部门需要提前做好防御及灾害应对措施。预计盛夏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台风数为6~8个,较常年同期(9.4个)偏少;登陆中国的台风为4个左右,接近常年同期(4.1个),影响台风强度偏强;路径以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华南、华东沿海地区,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北方地区。
2024年8月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8月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对台风情况进行了分析,预计8月将有2到3个台风影响中国。预计8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3~4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5.6个)偏少;有2~3个台风登陆中国,台风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华南、华东沿海,同时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长江以北地区。。总体预计8月份登陆台风个数和强度或接近常年,但也不排除有“格美”强度的台风影响中国。
据欧洲数值2024年3月预报,2024年4~9月西北太平洋预计生成的台风数量将有约8.5~15.5个,其中达到台风级以上强度的将有约4~9个,
累积气旋能量指数(ACE)将达到常年平均水平的约40%~60%,均较常年平均水平明显偏少或偏低,预报显示2024年4~9月的台风活动可能显著弱于常年平均。
命名法则
综述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名称方面,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责任范围(PAR)以内的热带低压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都会给予其菲律宾当地命名,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有时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国际名及菲律宾名)。另外由于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采用同一翻译名,而中国台湾省气象部门的译名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热带气旋也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中文名。
国际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即国际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称。名称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称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24年可能使用的风暴名称中,新名称“普拉桑”“山陀儿”“银杏”分别取代已退役的“温比亚”“山竹”“玉兔”,同时已经使用过的名称中,“马力斯”“山神”“安比”“云雀”“丽琵”“百里嘉”分别取代已退役的“碧利斯”“桑美”“宝霞”“清松”“象神”“尤特”。2024年在新台风国际命名表自2000年投用以来处于第五轮循环使用,该年使用的风暴名称与2000至2001年、2006至2007年、2012至2013年、2018至2019年部分风暴名称相同。如果有从中太平洋或其他洋区进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同样会给予其国际编号,西北太平洋命名名单上的名字的国际编号将依次顺延一位。
以下是名单:
菲律宾名单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使用一套当地的热带气旋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或地区(不论强度高低,热带扰动以上强度级别,不包括热带扰动),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即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单对其进行当地命名。名单每四年循环使用一次,故2024年名单与2020年名单相同。其中,新名称“Aghon”“Querubin”“Romina”和“Upang”分别取代已经退役的“Ambo”(
台风黄蜂)“Quinta”(
台风莫拉菲)“Rolly”(
台风天鹅)和“Ulysses”(
台风环高)。
以下是名单:
活跃系统
国际命名系统
其他系统
风季影响
每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系统的活跃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下表列出所有于2024年在西北太平洋活跃的热带气旋相关影响数据,包括该热带气旋影响地区、登陆地区、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总计等。括号内的名称为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所使用的当地命名;未获日本气象厅国际命名的热带低压,则采用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提供的热带气旋编号(如果有)或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热带低压编号(如果有)或菲律宾本地命名(如果有);如有从其他洋区移入西北太平洋而未获得日本气象厅国际编号的系统,则采用其其他洋区原有命名(如果有)或美国气象部门提供的热带气旋编号(如果有)。
该年台风季期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灾害极端严重,多国多地皆遭遇重影响台风严重灾害,单年台风灾害遇难人数为2013年以来最多。其中
台风艾云尼、
台风格美、
台风摩羯、
台风山陀儿、
台风潭美、
台风万宜对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
台风格美、
台风摩羯对中国造成严重灾害;
台风摩羯对越南、泰国、缅甸等多国亦造成严重灾害。
2024年9月7日晚,海南省防御台风“摩羯”应急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9月7日15时,台风共造成全省19个市县52.61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1.26万,因灾死亡4人,95人受伤。受台风“摩羯”影响,位于海南文昌木兰湾沿海的风电场有多台风电机组被折断。其中一台6.25MW抗台型风电机组总造价近上千万元。
2024年9月24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小组24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天上午,严重洪灾已累计造成缅甸419人死亡。受季风及台风“摩羯”余波影响,缅甸多地近日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洪灾已造成超过14万人受灾,大量农作物、道路、桥梁和通信基站等遭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