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
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
释义
拉尼娜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拉尼娜事件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中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的性情并非十分温和,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形成原因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台风影响的差异,究其原因,与海洋和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高,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偏低,在西北太平洋,提供给大气的热量和水汽减少,太平洋低纬地区对流活动减弱,这是不利于形成台风所需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条件,因此在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而在拉尼娜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升高,使西北太平洋对流加强,有利于热带扰动发展,因此台风活动增强。需要指出的是,影响台风活动的因素很多,在少数的厄尔尼诺年也会出现台风偏多或拉尼娜年台风减少的情况。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泛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表现
播报
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一次的西南干旱。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实例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1997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国附近海洋变冷)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中国附近海水变暖)。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拉尼娜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当时的形势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由拉尼娜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影响
气候
上半年气候变化
1999年上半年中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中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历史对照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从公元300年以来,中国一共出现过5个沙尘事件频发期,每个周期持续90年左右,沙尘事件又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谈到沙尘暴出现的原因,陈峪认为,沙尘暴的形成及其规模取决于环境、气候两大因素,从环境上讲,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不容忽视。但“无风不起浪”,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自2月份开始,气温回升较快,偏高幅度达2至3℃,造成土壤解冻时间提前,干土层大量出现。这时,雨季尚未来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土借风势,沙尘暴随即形成。
北方高温少雨
北方的高温少雨,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3到5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从2月开始,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特别是2到4月,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少。高温再加上少雨,使北方地区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形成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春旱。
赵振国说,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土壤底层墒情已经很差。这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长江以南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对此,陆均天指出,南方的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降水量尚属正常。
陆均天在谈到中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从全球气候的走势看,普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作用的结果。在这种环境中,中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他说,国家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及时预报,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失。
2008年
中国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中国会有一个冷冬,所以可以看到,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中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美国中部出现20℃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50℃……拉尼娜仍未结束,事态依旧很严重。
全球
(1)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影响:东岸更干旱,西岸更湿,易引发洪涝。
(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异常。
(3)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的影响相对。
受赤道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和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2008年1月10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预测,这次拉尼娜事件会持续到2008年夏季前,将会给中国带来春夏季干旱及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偏多、夏季出现区域性洪涝几率增加等气象灾害。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意思,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表现为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历史上,1954年至1955年,1956年至1957年,1963年至1964年,1968年至1969年的冬季,中国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低温雨雪异常天气。国家气候中心综合分析了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后认为,这个调皮的“小女孩”将对春、夏气候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农业
2008年华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大部)在2月中旬至3月份的早稻播种期天气,华南南部较常年同期偏差;华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好,仅在3月中旬前期有2至4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影响不大,江南地区春播气候条件偏差。
拉尼娜现象往往追随厄尔尼诺现象到来。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在上涨期结束后,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到来,在拉尼娜现象出现后的12个月中,大多数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已经在较低水平。拉尼娜现象的另一重要影响是异常高水平的市场波动。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程度越大,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程度就会越大。
天气
2008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多发区沙尘天气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少,但与2007年同期相比将有明显增加;出现强沙尘暴的可能性较大。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沙尘天气日数偏多的可能性较大。
灾害影响
2008年春中国东部地区以少雨干旱为主,东部大部地区可能出现春旱,其中吉林和辽宁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南部、黄淮、粤桂北部春旱可能较为严重,须加强抗旱工作;夏季,全国少雨范围比多雨范围大,整体形势旱重于涝,长江下游至江南北部可能出现高温干旱。此外,春季黑龙江北部、吉辽大部、湘赣南部、粤桂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上述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2008年夏季,主要多雨带位于广西大部、云贵高原重庆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河北北部、京津地区、吉辽大部,这些区域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年,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中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
拉尼娜预警
世界气象组织于2011年1月25日说,与澳大利亚大规模洪水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极端天气存在关联的拉尼娜现象可能还将持续数月。
该拉尼娜现象始于2010年6月,伴随厄尔尼诺现象消失而增强。按这一联合国下属机构说法,就对大气的影响程度而言,这是“过去一个世纪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
2010年9月的“拉尼娜”现象在5月进入中性状态后,在8月份强度又再次加大。气象组织警告人们为此做好必要准备。然而,它比10年9月至5月在世界各地造成洪水和干旱的中强度“拉尼娜”要弱许多。
至少持续2至4个月
在25日发布的拉尼娜现象更新信息中,世界气象组织说,“明显的拉尼娜现象”继续存在于赤道太平洋地区。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拉尼娜现象不会在第一季度结束,可能持续至4、5个月,“几乎所有气象模型均预测,现阶段的拉尼娜现象会至少在今后2个月至4个月内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数据显示,本次拉尼娜现象出现以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较正常温度平均低1.5摄氏度。
尽管预测拉尼娜现象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世界气象组织说,拉尼娜现象有望在今后4个月内逐步减弱。
洪水干旱多与它有关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拉尼娜现象是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洪灾等异常天气的“罪魁祸首”。
“几周,我们看到(拉尼娜现象)最重要的影响是澳大利亚所遭受破坏性洪灾,”世界气象组织官员鲁帕·库马尔科利说。上年年底开始,澳大利亚东部遭遇大规模洪水。
“拉尼娜现象不仅与洪灾有关,”科利说,“同时与世界部分地区的干旱存在关联,尤其是在南美洲。”
世界气象组织说,拉尼娜现象致使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南部的降雨量超过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认为,中国“南冻北旱”可能也与拉尼娜现象存在联系。
虽将减弱 仍需谨慎
科利警告,虽然拉尼娜现象会逐渐减弱,但各国政府应继续保持谨慎,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尽管我们预计拉尼娜现象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减弱,但它所造成影响可能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拉尼娜现象所造成影响可能与以往不同。科利举例说,巴西和斯里兰卡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由拉尼娜现象所致。
科利说,现阶段缺乏足够信息以预测拉尼娜现象的长期发展趋势。“我们有100多年的数据,”他说,“但并未显示这类现象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现状
美国观点
200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在过去的3年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天气异常。
它们将不再影响热带地区,但其它地区还将受其影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的气温和水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太平洋中部的海水水位比正常值高14~32厘米,而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湾的水位却低于正常值5~13厘米。该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家威廉·帕策尔特说,这种平静状况始于3个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
正在衰退
以下内容均在2007年发表,但事实已经推翻这个理论,从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可以看出,拉尼娜仍未消失。——2008.01
法美两国“海神”卫星发回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表明,过去两年里影响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已经明显减弱,世界第一大洋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拉尼娜”是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因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据法国专家介绍,“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直到2000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他们表示,的研究还无法解释此次“拉尼娜”现象和在其之前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会异常强烈,也不能解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比以往延长了一年。
研究人员曾于1999年1月和6月两次观测到“拉尼娜”现象出现减弱征兆,但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不过是假象。在稍稍喘息后,“拉尼娜”再次卷土重来。法国专家强调说,此次卫星发回的最新数据显示,“拉尼娜”现象确实已明显减弱,“小女孩”这回是真的老了。
趋势
1.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的气温和水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家威廉·帕策尔特说,这种平静状况始于3个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认为全球气候系统已恢复到2010年前的状态。
2.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08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2006年年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特点
1.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2.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直到(2000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
3.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自然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会出现,却截然相反。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指的是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
4.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4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5.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
动态数据
1950年到2021年3月,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
从区域统计来看,拉尼娜年西藏冬季偏冷比例最低,仅有50%;华南、江南等地区则达80%以上。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令人记忆深刻,拉尼娜就是幕后“推手”之一。
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2021年11月,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2022年3月3日,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2022年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已正式形成,预计将于春季中后期结束。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0日,联合国新闻消息,世界气象组织表示,目前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至少延续到8月,北半球可能持续到秋季和初冬。
2022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
2023年2月13日,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预计将于2023年初春结束。
2024年4月3日,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处于持续衰减状态,夏季有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
2024年6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说,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减弱,在2024年晚些时候转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回归”或使全球在经历创纪录高温后体验些许凉意。拉尼娜现象有60%的可能将在7月至9月出现,有70%的可能在8月至11月出现。
2024年9月11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当前的中性状态(既非厄尔尼诺也非拉尼娜)转变为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55%。今年10月至明年2月,这一可能性增加至60%,在此期间厄尔尼诺现象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忽略不计。
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
2023年5月18日,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CSIRO 在《自然》上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自196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暖,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干旱、洪水和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期里,气候变化一直在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强度和频率。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蔡文炬表示:“该研究在当前和古时期的气候记录之间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联系,结果表明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气候。”研究通过比较1960年前后60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现,强厄尔尼诺现象从1960 年前的两次增加到1960 年后的四次,同期强拉尼娜现象从一次增加到九次。蔡文炬认为,如果气候变化没有产生影响,那么观测到的强度是不合常规的。即使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拉尼娜和南方涛动的合称)本身没有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也将会更加强烈。
“全球变暖使它们的影响更加极端,因为更温暖的大气层含有更多的水,所以下雨时会下得更猛,蒸发量也更高,使干旱更加严重,且干旱更早发生,也更难摆脱。”蔡文炬说。“结果表明,我们在澳大利亚看到的极端洪水和干旱至少部分归因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加剧导致的气候变化。”
不过,部分科学家对此研究结果持保留态度。据《卫报》报道,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分校的气候科学家莎拉·柯克帕特里克(Sarah Kirkpatrick)表示她“有点担心”该研究模型依赖的科学性,“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观察,我们至少需要数百年的数据,我们没有那么长的等待时间”。墨尔本莫纳什大学ENSO问题专家谢恩麦格雷戈(Shayne McGregor)也认为,虽然这项研究“提供证据支持了‘温室气体变暖可能影响ENSO’的观点”,但这一证据是“提示性的”而非结论性的。
2023年7月,Nature 刊发我国吴立新院士团队最新成果,该研究利用当前国际最新气候模式比对计划CMIP6中的多模式多场景试验数据,首次发现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将会在全球变暖后的21世纪显著增加。通常观点认为,多年拉尼娜事件倾向于跟随在强厄尔尼诺事件之后发生,然而该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后多年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的发生频率之间并不成比例,且前者的增加显著大于后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太平洋背景平均态海温变化导致的热带与热带外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是多年拉尼娜事件更加频发的关键机理。全球变暖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区增温较快,有利于局地产生位置更加偏北的“北太平洋经向模态”类响应。这一响应通常与前一年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的暖海温异常有关,并会在热带东太平洋背景态快速增温的加持下得到加强。上述响应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第一年拉尼娜的东风异常位置更加偏北,使得向赤道的Sverdrup热量输送(“海洋充电”过程)减弱,这有利于拉尼娜的冷海温异常维持到第二年。由此,多年拉尼娜事件得以更加频繁地发生,而与之相关的气候灾害事件将可能在未来更加频繁地来袭,这进一步凸显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参考资料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中国天气网.2009-12-23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0:10
目录
概述
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