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
自然灾害现象
雪灾(Snow Disaster)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冬季或初春,主要出现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对道路交通、城市居民生活和牧业生产危害极大。
形成条件
暴雪、大风、降温等现象都是形成雪灾的重要因素。其中,暴雪天气是积雪的主要来源,而暴雪出现时所伴随的大风、降温等天气,也为积雪、吹雪等雪灾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暴雪天气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充沛的水汽供应是形成暴雪的基本条件,另外两点分别是强烈的动力抬升运动以及较长的持续时间。此外,还需要足够低的气温和适宜的大气垂直温度层结,才能使得雪花在下落过程中不会融化,直接降落到地面上。
根据暴雪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在对天气系统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分析动力抬升条件、水汽条件和降雪持续时间等,如果以上降雪形成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远超历史平均值,则有出现极端降雪的可能。
以2023年11月的北方强降雪过程为例,造成降雪过程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高空冷涡配合地面气旋,这为降雪提供了强烈的动力抬升条件,另外系统前部强烈的偏南风为东北地区带来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同时天气系统在东北地区移动较为缓慢,强降雪持续时间较长,这都符合极端降雪发生的条件。
雪灾分类
等级划分
根据城市雪灾气象指数将城市雪灾气象等级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四个级别。
对于牧区而言,人们通常用草场的积雪深度作为雪灾的首要标志。由于各地草场差异、牧草生长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灾的积雪深度是不一样的。内蒙古和新疆根据多年观察调查资料分析,对历年降雪量和雪灾形成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出雪灾的指标为:
暴雪预警
及时发布暴雪预警,是气象部门防御雪灾的重要手段。暴雪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蓝、黄、橙、红色四个等级。
应对措施
1.关注气象预警预报消息,关注高速封闭、机场延误等交通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
2.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做好保暖措施;
3.从危房或不结实的建筑物内转移至安全地带;
4.如果居住在牧区,要建立饲料基地,储草备荒,草场上可以建设透光保温的棚圈。
1.如果在室内,尽量不出门,不可急于外出清扫积雪,以免失温;
2.正确使用取暖设备,如果使用煤炭取暖,需保持通风,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3.如果必须出门,需从头到脚武装自己,建议穿上防滑靴;
4.雪天安全刹车距离较大,驾驶员应与前车保持平时2至3倍的车距;
5.如果遇暴风雪将车辆困住,应尽量待在车里不动,拨打求救电话寻求救援。
1.雪后外出尽量穿平底鞋,远离机动车道,以免机动车刹车失灵导致事故;
2.如果路滑摔倒,要尽量用手部和双肘撑地,避免碰伤脑部等重要部位;
3.及时清除大棚顶上的积雪,做好夜间保温及人工补光工作;
4.及时整修和加固畜禽圈(栏),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注意补给饲草料,增强牲畜抗寒能力,防止掉膘。
法律法规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地降雪、冰冻发生情况,加强电力、通信线路的巡查,做好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本地降雪情况,做好危旧房屋加固、粮草储备、牲畜转移等准备工作。
常见误区
降水形态共分成11种,其中液态降水有雨、毛毛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冰粒、米雪、阵雪、、冰雹,还有混合型降水有雨夹雪、阵性雨夹雪等。霰、冰粒、冻雨等都属于冬季降水,具体以何种形态出现,主要与水汽条件以及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有关。常见冬季降水区分如下:
雪是大气固态降水的一种。形成雪的云层较为厚实,云顶高度能达到6公里以上,云内气温最低能降至零下40摄氏度,冰晶不断吸附水汽增长,变成雪花,当下落过程中气温都维持0摄氏度以下时,雪花的状态才会得以维持。
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约2~5毫米,降落至地面常常会反弹,质地比较松散,很容易压碎。
冰粒,是指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降落至地面一般会反弹,质地较硬,直径常小于5毫米。冰粒降水一般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比较难以预报,主要有两种产生机制:一种是经典的融化机制,即大气温度垂直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冷-暖-冷,当上层的冰晶层中形成冰晶或雪花后,下落到中间的暖层部分融化,进入低空的冷层后再次冻结,以冰粒形式落到地面;另一种是暖雨机制,即大气垂直结构中没有冰晶层,当云中无雪花或冰晶产生的情况下,云滴增长为毛毛雨滴,后在冷层中冻结为冰粒后落到地面。
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摄氏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则被抬升,这样在垂直空间,气温就形成冷-暖-冷的三层夹心结构。上层的冰晶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降,又进入冻结层,变成过冷水滴;过冷水滴遇到近地面低于0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就会迅速结冰,形成坚实的冻雨。冻雨常发生在冬季或早春,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国内雪灾
20世纪前
周孝王七年(公元前903年),《竹书纪年》记载:“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天复元年(901年),入冬以后就开始下雪,连雨加雪一直下到春天也未停止,即史书所谓,“自冬至春雨雪不止。”在这样极端天气下,“民冻馁者无数”,即被冻死的老百姓不计其数,在当时的陕西京城,年头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每天冻饿死的老百姓都在千人以上。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正月,雪灾之严重以至于“禁旅垒舍有压者”,大雪还导致粮食短缺,“民多艰食”,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有将近四万“贫民之不能自存者”。
景泰四年(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极为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人畜冻死”。
正德八年(1513 年),华东地区大雪导致江河冰合,鸟兽冻死,甚至冻毙村民,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结冰:太湖,“冰,行人履冰往来者十余日”;洞庭湖,”冰合,人骑可行”。
清顺治十年(1653年),雪灾导致被冻死者“甚众”。河北一带,不少人被冻毙在山洞里。南方湖南永州等地,连下40多天雪,“民冻死者无算”。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一月,江浙两省普降大雪,积雪在平地上堆起足有四五尺厚。而在凹陷背风的山坳处,积雪更是达到了丈余深,所有的河汊、湖泊全部结冰凝冻,舟不能行,水陆两路的交通全部断绝。猝不及防的两省百姓只能依靠原先储备的粮食和燃料抵御严寒,结果被冻死冻伤无数。
20世纪
1927年,西藏阿里普兰发生大雪灾,造成牲畜大量死亡,不少牧民在雪灾中丧命。
1969年,中国新疆北部连续降雪,伊犁地区甚至连续降雪10天,总降水量达到8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0.4摄氏度。新疆因积雪、雪崩,交通电讯中断,机场停航6天,死亡82人,羊只普遍出现死亡现象。
1975年的青海雪灾是一次持续型雪灾,自1974年10月起,由于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冷空气南下,同时,太平洋地区暖湿气流北上,冷暖空气交汇,在青海地区高山众多的情况下,促使气流上升,形成了强降雪。其中,青海省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青南地区果洛、玉树、黄南等地造成极端大雪,降雪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最低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共有13个县的700万头牲畜受灾,死亡牲畜98.7万头(只)。有2000多人冻坏了手脚,不少人患雪盲、流感、肠胃炎、中毒性痢疾等疾病。
1977年10月24-29日,北方大部地区降了雨雪,华北、华东北部降了大暴雨(雪),其中内蒙古普降暴雪,锡盟北部最大,过程降雪量达58毫米,乌盟北部、赤峰市北部、哲盟北部及兴安盟、呼盟牧区降雪量25~47毫米,上述地区积雪厚度达16~33厘米,局部60~100厘米,为近40年罕见,大雪封路,交通中断,造成严重特大雪灾。据不完全统计,锡盟牲畜死亡300余万头,占牲畜总数的2/3;乌盟牲畜死亡56万头(只),死亡率达10.8%;赤峰市60万头(只)牲畜处于半饥饿状态,30万头(只)牲畜无法出牧,死亡牲畜10万头(只);昭盟北部下了冻雨,造成电线严重结冰,个别地区邮电通信中断。
1983年4月初,南疆西部山区寒潮大雪厚度达1米,造成牧区大规模的畜牧死亡,仅温宿县就损失幼畜30%左右。
自1997年冬到1998年春的3个月间,藏北遭遇特大雪灾,那曲地区降雪多达350余次,藏北草原1030个村的牧民被大雪包围,成群的牛羊因饥饿倒毙在雪地上。
21世纪
2005年12月3日至26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自渤海湾吹过,导致山东省威海、烟台两市持续20多天大雪,降雪强度之大、时间之长,为50年不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7143亿元。威海市平均降水量67.6毫米,烟台市平均降水量34毫米。两市平均积雪厚度1至1.5米,最高达2米。强降雪致使部分地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重灾区农业生产大棚80%以上倒塌,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4810万元。
2008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大气环流异常,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在冷空气来袭的同时,来自印度洋与西太平洋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西南、江汉、华南、江南、江淮一带交汇,导致自1月3日起,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出现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从1月3日至2月24日,因雪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灾害。京津冀地区和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和次低值。
2010年1月1日至6日,北方遭受强寒潮袭击,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极端最低气温达-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局部地区在-40摄氏度以下。其中,1月1日,内蒙古满洲里最低气温达-43.8摄氏度,突破历史极值;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16.7摄氏度,打破197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1月14日,秦皇岛持续低温使当地海域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海水结冰现象;1月17日至23日,中国大部地区再次遭受强寒潮袭击,渤海出现罕见海冰,海冰面积达历史同期最大。
2016年1月20日至25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被网友称作“Boss级”寒潮。全国过程降温超过6摄氏度面积达到786万平方公里,529县市过程降温超过12摄氏度,16县市超过18摄氏度。2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2016年1月24日,广州出现1949年以来首场降雪。此次强冷空气过程造成广东、江苏、浙江等13省(区、市)直接经济损失12.4亿元。
2018年1月24日至28日,中国中东部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多地降温幅度达12摄氏度到14摄氏度,局地超过14摄氏度;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局地累计降雪量超25毫米。此次过程是当年入冬以来中国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过程,江苏、浙江、安徽等14省(市)近900万人受灾,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
2018年12月,玉树州大部地区发生特大雪灾,受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玉树州的气象灾害频繁且严重。
2020年11月17日至23日,东北地区出现强雨雪天气过程,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超过8摄氏度,局地超过14摄氏度,吉林、辽宁两地共9县(市、区)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这一时期,东北中南部及内蒙古东南部累计降水量达25毫米至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50毫米。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局地积雪深度达25厘米至30厘米,吉林长岭、黑龙江密山积雪深度达38厘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遭受雪灾和低温冷冻灾害,铁路大面积停运,机场大量航班取消或延误,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公众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
2023年1月17日,西藏林芝派墨公路发生雪崩,造成28人死亡,为中国近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雪崩灾害。
2023年11月5–7日、21–24日冷空气强度达寒潮,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出现强降雪。12月13–16日冷空气强度达强寒潮,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共有18个站日最低气温跌破建站以来12月历史极值,中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受灾。
2023年,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322.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9.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9.2亿元。
2024年1月12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3人因雪崩死亡;1月20日至23日,2024年首场寒潮天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1月31日起,中国中东部地区将遭遇入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迎来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2月13日,新疆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发布通告称,有2名游客擅自在道外滑野雪,造成小型雪崩,导致4名雪友被崩雪覆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1:48
目录
概述
形成条件
参考资料